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態環境承載力研究成果:雄安新區承載人口應限制在500萬人

生態環境承載力研究成果:雄安新區承載人口應限制在500萬人

原標題:提升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力 助雄安新區建設目標實現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區位條件

表1 太行山東麓古都狀況

新區地處太行山斷裂帶和郯廬斷裂帶之間的安全區域,地質條件穩定,歷史地震烈度為Ⅶ度,僅與北京市西北部、天津市南部等低值區相當。

土地資源承載力

當前,新區?3?縣人口密度僅為?726?人/平方公里,單位面積年經濟產出?1?355?萬元/平方公里,與上海浦東新區(人口密度?4?523?人/平方公里,單位面積年經濟產出?6.53?億元/平方公里)、深圳特區(人口密度?5?398?人/平方公里,單位面積年經濟產出?9.66?億元/平方公里)相比,土地資源承載力仍有巨大潛力。

水資源承載力

新區?3?縣多年平均降水?516?毫米,水資源總量?1.2?億立方米/年,其中?91%?為地下水(表?4)。2015?年,新區?3?縣總用水量?2.53?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開發利用量?2.47?億立方米,佔總用水量的?97.6%。總用水量中,農業用水量占?77.3%,居民生活用水量占?9.9%,工業用水量占?8.6%。目前用水赤字?1.4?億立方米/年,水資源承載力已達到自然的上限。

新區水資源承載力不足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新區?3?縣地下水位快速下降。2006—2015?年,容城地下水埋深由19.2?米下降到?22.5?米,雄縣地下水埋深由?17.8?米下降到19.2?米,安新地下水埋深由?7.8?米下降到10.8?米,下降幅度達?38%。新區?3?縣地下水已不同程度超采,容城縣因嚴重超采而形成?20?米深的漏斗。

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是剛性的長期性問題。1960?年以來,華北地區每?10?年增溫?0.1℃—0.3℃,降水量每?10?年減少?5—20?毫米(圖?4),蒸發量呈增加趨勢。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的模擬研究表明,2026?年以前是華北地區弱的多雨期,2026—2046?年則為極端的乾旱時段,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形勢將可能加劇(圖?5)。

生態環境承載力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濕地,主要分布於安新縣(312?平方公里)和雄縣(18.3?平方公里)境內,計有143?個淀泊、3?700?條溝壕,屬於典型的淺水型淡水湖泊。白洋淀一直被作為海河流域重要的蓄滯洪區,在攔蓄上游洪水、拱衛津冀安全,調節華北氣候、補充地下水源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水環境狀況直接反映並影響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承載力。

災害風險

大清河流域年均降水?500—600?毫米,其中每年?7—8月降水佔全年降水的?60%,暴雨頻發。暴雨通過山前扇形河網快速下泄,注入白洋淀,匯水同步性強,洪澇災害極易發生。據史料,過去?700?年雄縣特大澇災12?年?1?次。1963?年?8月,大清河七峪站?7?天降水?1?329?毫米,白洋淀水位超過海拔?11?米達?13?天之久,京廣線中斷?27?天,百姓生命財產損失巨大。

全球增暖將導致流域暴雨增強,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的模擬結果顯示,如增暖?2℃,暴雨將增強?20%。根據對《近?500?年中國旱澇圖集》、《清代海河灤河洪澇檔案史料》和雨雪分寸記錄分析,結合陸面水文模型?VIC、多功能高性能水文-地質災害模擬系統?HiPIMS的模擬結果:當發生?2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時,3?縣淹沒面積達34%,陸地平均淹沒水深為?3.2米(圖?9);當發生?10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時,3?縣淹沒面積達?61%,淹沒水深約為4.5?米(圖?10);當發生?300?年一遇洪澇災害時,3?縣淹沒面積達?90%;當發生?50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時,3?縣全境被洪水淹沒,平均淹沒水深超過?7?米。

洪澇風險評估結果還表明,除西北、東北及西南小部分地區外,約?1?100?平方公里的地域洪澇災害風險較高,佔新區?3?縣總面積的?68%(圖?6)。

未來發展情景與資源環境壓力模擬

條件設置

依據雄安新區定位,參照沿海先發先進城市的標準,以人口規模?300?萬和?500?萬為目標值,在土地適宜性評價和洪澇災害模擬的基礎上,建立如下基本假設,開展多尺度區域發展與資源環境壓力模擬。

根據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地的功能定位,新區未來人口和產業主要集中在非農產業,人口機械增長全部來自區外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區內原有農村人口將在新區建設的推動下逐步城鎮化。

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新增城市人口的人均建設用地標準為?100?平方米。初期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大,工礦交通用地面積在最初?10?年按?20%?速度增加,第二個?10?年降為?10%,第三個?10?年降為?5%,此後保持不變;農村居民點面積隨農村人口城市化逐步減少;未來新區產業用地規模約佔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的?20%。

建設用地布局優先考慮土地適宜性,按土地適宜程度從高到低依次開發。土地適宜性評價綜合考慮土地利用、地塊高程、洪澇風險、交通通達性等因素。

針對區域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問題,新區產業選擇偏向低耗水或節水工業,現有耗水型工業逐步退出,可能造成區域水環境污染的皮革、造紙、化工、有色冶金等行業逐步退出,工礦用水總量基本保持不變;城鎮用水(含生活和城鎮服務業)參照北京市用水標準;農村生活用水控制在人均?100?升/天的標準;農業用水隨耕作面積而變;生態用水基本保持不變,充分利用中水。

根據新區建設目標,未來新區以高端、高技術、綠色環保產業為主,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效率達到同類地區的產出水平。

模擬情景?1:人口?300?萬

模擬結果顯示:

當人口規模達到?300?萬時,雄安新區核心區人口預計達到?250?萬人,城鎮建設用地需求?48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佔區域土地總面積?31%,其中產業用地?100?平方公里,區域資源環境系統從目前以農業系統為主體轉變為以城市為主體。

城鎮生活用水需求達到?5?億立方米/年,農村生活用水需求下降至?0.14?億立方米/年,工礦用水基本保持不變,農業用水需求降至?2.14?億立方米/年,總用水需求?8.11?億立方米/年。

新區西北部、東北部將成為城市化區域(圖11),傳統農業生態系統減少?60%。當發生?100?年一遇洪澇災害時,按國家基準地理高程估算,將有?1/3?建成區存在洪澇災害風險(圖?12)。

新區產業體系基本建成,有能力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濱海新區等形成分工合作體系,經濟效率可望達到張江高新技術園區的水平,單位面積的年經濟產出約?4?億元/平方公里,年產出總量超過?1?900?億元,成為推動京津冀經濟轉型發展的引擎。

模擬情景?2:人口?500?萬

模擬結果顯示:

當人口規模達到?500?萬時,核心區人口預計達到?450?萬人,城鎮建設用地需求?671?平方公里,建設用地佔新區土地總面積的?43%,其中產業用地?130?平方公里。

城鎮生活用水需求將達到約?9?億立方米/年,農村生活用水需求降至?0.1?億立方米/年,農業用水需求降至?1.7?億立方米/年,總用水需求達到?11.6?億立方米/年。

新建城區在西北部和東北部進一步擴展(圖13),新區濕地系統、陸地景觀格局將發生功能性變化,傳統農業生態系統減少?90%。當發生?100?年一遇洪澇災害時,約一半的建成區存在洪澇風險(圖?14)。

新區產業規模達到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水平,單位面積經濟產出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持平(單位面積年經濟產出約?8?億元/平方公里),地區年經濟總量將超過?5?300?億元,高於目前保定市經濟總量。

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控提升方向

現有生產生活模式下,新區?3?縣資源環境承載力已接近自然上限;未來新區建設將進一步加大區域資源環境壓力;要實現新區建設目標,必須科學調控、提升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針對水資源短缺、地表水質污染和洪澇災害風險等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主要限制因素,提出?4?點對策建議。

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和產業結構,調控區域資源環境壓力。堅決實施非首都功能疏解措施,並將雄安新區人口規模控制在?500?萬以內,防止出現北京人口未減而新區卻聚集數百萬人口現象;發展低耗水、無污染現代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體系。

多途徑調水,適度控制濕地和森林面積,提升水資源承載力。南水北調工程每年可向新區調水?4?億立方米,如實施「人口疏解+調水指標」同步政策,每年另增加調水?1.5?億—2.3?億立方米(圖?15);上游水庫、「引黃濟淀」每年為白洋淀注水?2.6?億立方米;耕地轉化為建設用地後,每年可減少用水?1?億立方米。以上途徑綜合實施,每年可增加水資源量?9?億—10?億立方米。此外,應實施非常規水源利用政策,拓展供水渠道,按「海綿城市」理念建設新區。新區水面年均蒸發量?1?124毫米,約為降水量的?2?倍。為減少蒸發損失,濕地面積應控制在?400?平方公里。森林面積不宜過大。新區森林年均蒸散量?550?毫米,與降水量相當,草地年均蒸散量約為森林的?3/4。新區綠化應林草結合,森林覆蓋率宜控制在?35%?以下,並將有效減少蒸散作為條件納入森林布局規劃。

加大減排治污力度,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環境承載力。首要任務是保護白洋淀。將整個白洋淀納入新區管轄,建設國家濕地公園。控制新區污染物不超過目前水平的?20%;圍繞淀周建設?1—2?公里森林帶,穩定維持濕地面積?350?平方公里。在白洋淀周邊和河流兩岸規劃建設生態廊道;結合新區功能布局,科學建設城市綠地生態系統。

提高防洪標準,科學選址建設項目,規避洪澇災害風險。按?100?年一遇防洪標準,對千里堤、新安北堤、四門堤、障水埝、淀南新堤進行建設(圖?16)。對白洋淀上下遊河道實施疏浚和河堤加高工程,在白洋淀內實施開卡除堼工程。按?20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設城市項目。建立流域洪澇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項目選址優先考慮新區西北部地區,以防範洪澇災害風險。如啟動區選址不變,則應將「地面墊高?3?米」作為建設條件納入規劃。

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可得到三點結論。

一是雄安新區區位優勢明顯,土地資源豐富,但如維持現有的生產、生活、生態模式,新區?3?縣資源環境承載力已接近自然上限。主要限制因素是:水資源短缺,地表水質污染,洪澇災害風險。

二是新區規劃建設將顯著加大新區資源環境壓力。當人口規模達到?300?萬時,城鎮建設和產業用地分別為?485?和?100?平方公里,年用水?8.1?億立方米,傳統農業生態系統減少?60%。當人口規模達到?500?萬時,城鎮建設和產業用地分別為?670?和?130?平方公里,年用水?11.6?億立方米,傳統農業生態系統減少?90%。當發生?100?年一遇洪澇災害時,兩種情景下分別有約?1/3?和?1/2?的建成區存在洪澇災害風險。

三是實現新區建設目標,需科學調控、提升區域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力。具體方向包括:新區人口規模控制在?500?萬以內;多途徑調水,適度控制濕地和森林面積;加大減排治污力度,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高防洪標準,科學選址建設項目。

從百年尺度看,影響新區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人口規模、供水能力和環境質量;千年後,確保雄安新區是否能夠成為我們這代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則依賴於華北資源環境系統彈性幅度和新區災害風險防範能力。要把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和開放發展先行區,仍需統籌謀劃,提出系統化、詳盡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優化提升方案。當務之急是進一步細化水土資源評價、環境污染整治、洪水災害模擬、城市發展預測、產業結構規劃、生態建設策略等?6?個方面的研究。通過深入研究和科學規劃,從提升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合理控制資源環境壓力兩方面入手,徹底破解新區建設發展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地表水質污染、洪澇災害風險等內附與衍生的資源環境問題。(作者:「雄安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和調控提升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水白洋 的精彩文章:

TAG:碧水白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