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掠翼技術有很多優勢,比如像蘇47,那為什麼不大力發展推廣呢!
以蘇47為代表的前掠翼飛機主要是與其他形狀機翼相比,前掠翼具有許多突出的優點。前掠翼的許用迎角大,可增大飛機的轉彎角速度;阻力小;不會出現翼尖氣流分離現象,故可增大升力,從而顯著提高飛機的升阻比;另外還可改善布局,減小迎面對雷達波的反射面積。美國在研製F-16的過程中,也曾研製了一架帶前掠翼的原型機SFW/F-16,在機翼後掠角為-20°~-25°的條件下,按計算,飛機的轉彎角速度可提高14%,飛機的活動半徑可增大34%,起飛著陸距離可縮短35%~50%。
前掠機翼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的發展的,並首次在漢斯?沃克領導設計的Ju-287轟炸機上使用。前掠翼技術起源於元首時代的概念產物,那時候的元首想要製造一種能讓敵軍的戰機跟在後邊,並且靈活多變的戰機來應對蘇聯等國家的戰機。所以納粹的軍工就提出了前掠翼的概念,並在戰爭的末期研發出來第一款前掠翼戰機-JU-287。不過,研發出來已經沒有意義了,戰爭都已經結束了。不過這個技術卻被蘇聯學習下來,所以,在上個世紀末期,蘇聯研發出了比較先進的前掠翼戰機S37。
前掠翼技術有很多優勢。比如在結構方面,前掠翼結構可以保障機翼與機身之間更好地連接,並且合理地分配機翼和前起落翼所承受的壓力。而其它方法很難達到或者不可能達到,它大大提高了飛機在低速機動時的氣動性能。而且前掠翼的結構設計,還可使飛機的內容積增大,為設置內部武器艙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飛機的隱身性能。前掠翼在氣動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由於它的升阻比高,所以能保證機翼與機身之間更好的連接,有利於起降。並且,它的最大好處在於機動性,這種優勢在亞音速範圍內最為明顯。
如果將前掠翼布局與推力矢量控制系統綜合使用,飛機在空戰中更是如虎添翼。使用前掠翼結構可以提高飛機低速度飛行時的可控性,並能在所有飛行狀態下提高空氣動力效能,降低失速速度,保證飛機不易進入螺旋,從而使飛機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由於材料的制約,人類一直無法克服機翼前掠所帶來的「氣動彈性發散」問題,使得前掠翼的獨特優勢一直無法發揮,也因此,前掠翼一直無法得到廣泛的應用。直到20世紀70年代,複合材料機翼結構的應用,才使得前掠翼的發展柳暗花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材料發展,慢慢突破材料的限制,前掠翼技術一定會越來越好。
TAG:愛吃甘蔗的二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