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教授: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四)
編者
作者簡介
王雷泉教授:1952年生,上海人,無黨派人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宗教學系主任。中國佛教協會漢語系教材編審委員會諮詢委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佛學院客座教授、閩南佛學院客座教授。代表作:《摩訶止觀釋譯》《中國文化辭典·宗教編》《中國思想家傳記匯詮》《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宗教卷》《禪與西方思想》《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宗教卷、《中國佛教的復興》。個人研究風格:不尚空談,不作違心之論,力圖以史料和事實表達對中國佛教的反省與前瞻。
本文原載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高高山頂立 深深海底行
——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四)
王雷泉
不變之經與必變之史
無論是出世做宗師,還是入世當英雄,關鍵皆在於把握時節。時節未至,鳴不當時,是無智;時節若至,不應時度眾,是謂無悲。中國文化的歷史哲學,是講變的史觀。總之,事無巨細,學無古今,人無老少,一切都在求變、待變、必變的巨變過程中:
「懂了真正的變,就曉得如何『適變』,不等到『變』來了以後才變,而先領導變。我常說第一等人是自己製造機會,領導了變;第二等人機會來的時候,把握了機會,如何去應變;第三等人失去機會,被動受變,隨物化去了。」[26]
在「變」的世態中,有一種「不變」的東西,這就是永遠存在於人心之中的道德和善惡意識。「它是人性中自然具有的一種功能,它只有隨著時間和空間的作用,轉變形態。」[27]時有常、變,勢有順、逆,事有經、權。南懷瑾常說的「經史合參」,並非狹義的歷史研究方法。經即常道,就是永恆不變的大原則,事物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稱為「經」。而「史」是記載這個原則之下的時代的變動、社會的變遷。[28]正如前引袁煥仙所說的,「非離真而有妄,實藉妄以詮真。」真與妄、體與用、經與史,皆為一體二面、二而不二的統一體。故能圓融無礙地出入經史諸子百家,以孔孟之學的王道德政作為治事與立身、立國的中心。而以《戰國策》、《孫子兵法》等作為權變、應變、撥亂反正的運用之學。[29]縱然是謀略之術,「倘能以德為基,具出塵之胸襟而致力乎入世之事業,因時順易,功德豈可限量哉!」[30]
兩千年來,推行王道政治的儒家,雖然秉持師道的原則,但事實上始終是走「依草附木」式的臣道路線。他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為堯為舜,只是希望已經在位的帝王,能夠變成堯、變成舜。而一部中國歷史,卻記載著大部分帝王不但並非堯舜的根株,而且都是以征服起家的草昧英雄。到了成功以後,使四海謳歌讚頌,認為天命有歸。因此,那些坐而論道,拚命講述「致君堯舜」的儒生,往往在帝王專制政體中,變為博取功名,「致身富貴」而已。[31]
在儒家的影響下,輕視貨利,商人被列為士農工商四民之末,致使工商業不發達,科學不進步,而形成中國文化獃滯的一面。相反,偏愛黃老道家思想的司馬遷,正式提出來談經濟思想,他推崇的經濟專家,第一位是姜太公,第二位是范蠡,第三位是孔子的天才學生子貢。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司馬遷指出:「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南懷瑾指出,從「待農而食之」的農業經濟,發展到「工而成之」、「商而通之」的經濟形態,是順著人類社會的需要,自然演變出來的生活方式,並不是由法律或命令規定而來的,也不是由某一人提倡或教育而成的。因此,最高明的為政方法是「因之」,依著百姓的本質和稟賦,在立法和行政上很自然地把他們引導到好的方向。只有等而下之者,才與百姓對立相爭。[32]
由此,南懷瑾揭示了每一個朝代共同的秘訣,即「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內在真正的領導思想,是黃老之學,而在外面宣傳教育上所標榜的,則是孔孟的思想。「我們看中國歷史,漢、唐、宋、元、明、清。開基立業的鼎盛時期,都是由三玄之學出來用世。而且在中國歷史文化上,有一個不易的法則,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無可救藥時,出來『撥亂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33]儒道都是救世的良醫,而老子可謂是「醫生的醫生」,即強調要因應自然,對症下藥。老子所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即把握了易的變通思想。易有「理、象、數、通、變」五種學問,必須「樣樣深入,全部融會貫通,方能達『變』,方能洞燭機先,隨時知變、適變、應變。知道變,而能應變,那還屬下品境界。上品境界,能在變之先,而先天下的將變時先變。」[34]
真正的智者,就在於洞穿世事聚散無常而因應自然規律,把握進退存亡之機。這個「機」,可以「功遂,身退,天之道」的七字真言概括之。無論是自然界的日月經天、寒來暑往,還是人間的道德學問事功,都是功成身退而不居。此即老子「曲則全」的大道,這才是人生的最高藝術。
臘月在東西協會辦事處講易學有感
一念難將願力空
但憑赤手辟鴻蒙
慧光照耀三千界
心海交流七佛同
知命尼山非自了
微明李耳得圜中
平懷動靜希夷境
舉步截流是大雄
[35]
由此詩可見南懷瑾對儒釋道三教的總體把握。自唐宋以後,儒釋道三家,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儒家的學問偏重入世,從倫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道。佛家的學問偏重出世,從心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道。道家的學問,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介於出世入世之間。「道家如良醫診疾,談兵與謀略,亦其處方去病之藥劑,故世當衰變,撥亂反正,舍之不為功。儒者如農之種植,春耕秋割,時播百穀而務期滋養生息,故止戈而後修齊以致治平,舍此而莫由。」(《〈正統謀略學彙編初輯〉前言》)[36]
知權達變的有道者,外表上「和光同塵」,混混沌沌,內心則清明洒脫,「遺世獨立」,胸襟「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容納一切塵垢。身處高山夜靜時分,傾聽人間不及的「天籟」,卻遊戲人間,只是同流而不下流。此即老子所云:「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對這種人格的描繪,還可見諸在《禪話》序言中所引劉悟元一詩:
勘破浮生一也無
單身隻影走江湖
鳶飛魚躍藏真趣
綠水青山是道圖
大夢場中誰覺我
千峰頂上視迷徒
終朝睡在鴻蒙竅
一任時人牛馬呼
[37]
註:
[35]南懷瑾:《金粟軒紀年詩初集》,繁體1987年12月版,第128頁。
[27][38]南懷瑾:《亦新亦舊的一代》,簡體1995年12月版,第5、1頁。
[26][28]南懷瑾:《論語別裁》,簡體1990年9月版,第74、772、65頁。
[36][37]南懷瑾:《中國文化泛言》,簡體1995年12月版,第96、205頁。
[29][31][32]南懷瑾:《孟子旁通》,繁體1987年12月版,第20、198 — 200、265頁。
[30]南懷瑾:《歷史上的智謀》,簡體1991年3月版,第162頁。
[33][34]南懷瑾:《老子他說》,繁體1988年11月第2版,第6、225頁。
(待續)
本文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南懷瑾先生的生平、事迹與學術研究
長期徵文及史料 郵箱:ws@nanss.org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本信息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