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鏡》第四季已上線,國產短劇的春天還會遠嗎?

《黑鏡》第四季已上線,國產短劇的春天還會遠嗎?

被眾多小夥伴們稱為神劇的《黑鏡》,在2018年新年鐘聲敲響之前悄然上線了。

但是不少《黑鏡》迷們發現,此《黑鏡》已非彼《黑鏡》,由美國奈飛(Netflix)接手後,《黑鏡》已變成了美國出品,劇集也從每季三集變成了六集,並且是一口氣播完的,雖然《黑鏡》此次易主帶來了許多令人驚喜的變化,但是仍然有許多粉絲對新版《黑鏡》表示失望,認為易主後的《黑鏡》失去了這部劇的內核,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美式大雜燴。

有劇迷表示,《黑鏡》第四季六集只看了一半就想棄劇,經過這一季,黑鏡徹底走下神壇,成為大眾的娛樂劇,失去了原本的先鋒意義。

(除特別篇外,四季《黑鏡》對比確實一季比一季評分低)

雖然新版《黑鏡》飽受爭議,但是其風格仍然沒變,還是保持一貫的充滿科技味道的詭異感以及對現實赤裸裸的諷刺,而質量上也確實好於大部分的國產劇。因此,第四季一上線,仍然受到大批《黑鏡》迷的追捧,可以說熱度猶在。

(仍然有36.9%的人為第四季打5星,43.5%的人打4星)

《黑鏡》的編劇查理·布魯克曾經說過:「本劇的內容和結構是「每集都有不同的演員、不同的背景,甚至一個不同的現實。但都是關於我們當今的生活方式的 ,如果我們愚蠢,十分鐘之後就會是這樣。」這也正是這部短劇如此吸引人的原因,看似荒誕不羈,實則真實的令人害怕。它深刻的探討了科技對人類的影響,科技並不是如人們看起來那麼美好,這把雙刃劍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一個不注意或許會隨時反噬人類。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想讓你記住我,並不是需要在告別的時候大聲念三遍我的名字,而是拚命向上與你等高,讓你一側過頭一轉過身就會知道,我是誰。—— 張瑞琪

而《黑鏡》給我們的啟示是,雖然這一切看似是科技惹的禍,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人類的慾望作祟,就像有人說的,「痛苦的本源在於慾望,金錢的慾望、權力的慾望、愛情的慾望,而慾望總是水漲船高、永無止境……很遺憾,技術沒有讓人變得更快樂,幸福千篇一律,但痛苦卻各有不同。」

(《黑鏡》的每一集都在探討慾望)

神劇《黑鏡》無疑是給短篇電視劇做了個好榜樣,也讓高質量英劇走進國人視線,雖然《黑鏡》易主美國,但是英國短劇並沒有因此青黃不接,《黑鏡》過後,又有一部英式短劇走進大眾視線,那就是一經上線(第一季)就取得IMBD評分8.4,豆瓣評分8.8這般超高成績的《9號秘事》。

雖然一集一個故事的篇幅以及反諷意義的題材與《黑鏡》大相徑庭,但是每一集故事各自獨立、沒有固定核心統一的元素設定,唯一永恆的主旨,可能就是每一集故事都會在各地出現莫名的數字「9」,無限大開的腦洞和永遠反轉反轉再反轉讓你永遠猜不到結局的智商競賽,讓觀眾對這部作品刮目相看,也讓眾多媒體無法對這部作品的巨大成功置若罔聞。

而中國觀眾對這部英倫短劇也很買賬,和《黑鏡》一樣已經出到第四季的《9號密事》卻不同於《黑鏡》的一路走低,目前第四季的評分已飆到了9.4,實力不容小覷。

其實,短劇並不是英美國家一家獨大,說起短劇鼻祖,當屬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語》系列。這部劇的前身是由日本富士電視台推出的一款深夜檔節目,最早於1989開始播出,雖然是在深夜播放,但一經推出便受到眾多年輕觀眾的推崇,於是便一發不可收拾的連載至今,可以說是短劇界連載時間最長的作品了。

據說在一開始,電視台內部一直不看好這個節目,原本打算做一個單元就結束的,沒想到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於是就轉而在黃金檔播放,卡司陣容也越來越豪華,日本當紅明星幾乎都參與過此劇。

(《世界奇妙物語》華麗的演職員表)

和《黑鏡》的風格不同,《世界奇妙物語》的題材更加廣泛,不僅有懸疑驚悚等元素,更有喜劇型、奇妙型、感人型等眾多類型,唯一不變的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和其背後發人深省的深刻啟示。但是,好多一直關注《世界奇妙物語》迷們表示,現在《世界奇妙物語》的作品感覺都是在重複以前的內容,大家都在感嘆話題也都差不多用完了,的確,一檔連載多年的短劇要想一直保持新鮮感實屬不易,於是一向以腦洞大而著稱的日本人在擅長的短劇類型中又有新突破。

這部被稱為日版《黑鏡》的短劇《下北澤之人生最糟的一天》每一集都短小精悍,但每一集都意味深長,可以說深得前輩《世界奇妙物語》真傳,雖然有些小眾,但是豆瓣8.0的成績足以說明這部劇還是一部不錯的作品,算是日本電視劇近年來的佳作了。

而韓國也播出過類似短劇,只不過它並不是獨立短劇,而是韓國SBS電視台每個星期天晚上在人氣綜藝節目x-man播完後播出的綜藝節目的一個分支欄目,長度約45分鐘,由兩個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大約22分鐘左右,每次的內容都是獨立的。

(曾經的當紅韓流組合東方神起成員參演SBS反轉劇)

雖然現在已經停播,但是相信這檔反轉劇仍然是國內許多小夥伴們童年的美好回憶。這部劇的特點是在反轉劇里演員們往往以本名做為角色的名字,這當然是因為反轉劇邀請的卡司都是當時當紅的韓星,而且這部短劇劇情花樣繁多,親情、愛情、友情、奇幻、偵探、懸疑、鬼怪、搞笑、感人、意外……無所不包,而且往往都會有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養眼的俊男美女加上出人意料的劇情以及短小精悍節奏快,在當時也引起了不錯的反響。

(剛剛過去的2017國劇盛典,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國劇崛起的力量)

目前中國電視劇市場正處於上升階段,各種類型的電視劇正在這片沃土下生根發芽,更值得欣喜的是,國人對電視劇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眾多高品質的電視劇正成為主流。短劇作為電視劇的一個重要分支,早已談不上是什麼新鮮事物,況且又有如此之多的優秀作品做榜樣,在國劇井噴式發展的大好時機下,按說國產短劇也應該順勢而起才對,但是奇怪的是,為什麼在眾多國產電視劇中還是難覓短劇蹤影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1

利益驅使

拍攝電視劇的目的說白了還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相較於短劇,長篇電視劇更容易拴住觀眾,收視率更有保證,如果再配上當紅流量生花擔任主要卡司,吸粉會更快且不容易丟粉,收視率上去了自然收益就更高,與其冒險拍攝故事沒有連續性的短劇,還不如花精力在長篇電視劇上來的實在。

(現今的優質國劇多以長篇電視劇為主,並且依託大ip的居多)

2

眾口難調

國內人口基數大且文化多樣,抓住大多數人的喜好本就不易。短劇因為篇幅短小致使每集都需要有不同的故事和立意,看起來是能夠迎合不同人的口味,但是卻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觀眾喜歡其中的某幾集,也不代表整部劇集都能獲贊,如果每集的質量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反而容易遭到吐槽。

3

尺度問題

國內電視劇審核異常嚴格,根據前輩經驗,大多數短劇若想成功需要以「獵奇」為噱頭,恐怖、懸疑、驚悚題材居多,如此一來在國內不容易過審,也就更不會有電視劇製作單位冒險拍攝了。

4

好劇本少

目前國內許多爆火的電視劇大多是依託大IP改編,本就有不少粉絲捧場,在收視上自然能夠輕而易舉的俘獲不少觀眾,以原創劇本拍攝的國產劇在國內依然不在主流,好的原創劇本更是可遇不可求,而短劇主要依託劇情吸引觀眾,不僅要出其不意還有立意深刻,這對劇本的要求很高,好劇本少,也是造成國內短劇短板的重要原因。

(以原創劇本為藍本的《白夜追兇》大獲成功,但好劇本仍然一本難求)

在未來,隨著國內電視劇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相信短劇這一形式的電視劇終究會在國內出現,而如何拍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優質短劇是擺在眾多電視劇製作人面前的一個難題。在題材上,我們完全可以另闢蹊徑,將溫情型、搞笑型、感人型作為中國短劇的主流類型,這樣在尺度上就更好把握,並且不失短劇引人深思的目的。

另外,可以先將短劇以網劇的形式試水,網劇不論在尺度和形式上,相較於熒屏劇更寬鬆,受眾也大都是年輕一族,更容易接受短劇。其他方面,比如鼓勵原創劇本、啟用新人演員作為短劇主要卡司等也是國產短劇可以嘗試的發展方式,我想只要觀眾渴望好的短劇作品,我們國內電視人就敢於突破自我,也期待國產優質短劇問世的那天早點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酷評 的精彩文章:

TAG:影視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