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究竟亡於何人之手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走投無路的崇禎帝朱由檢,弔死在景山上的歪脖槐樹上,死時穿著白夾藍袍白細褲,光著左腳,右腳著綾襪,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殉葬。
崇禎自縊前在藍色袍服上留下文字:「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以這種慘烈的方式兌現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承諾。雖然他也一度想著「遷都」,"講和",但出於種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最終還是走上了破家亡國這條不歸路。崇禎死時三十四歲,一生勤政,生活簡樸,和他之前的幾位皇帝相比,實在不算是昏君。崇禎帝也曾不無委屈的哀嘆:「朕非亡國之君,但處處皆是亡國之象。"」就連他的對手李自成也這樣評價:「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作為亡國之君,崇禎得到比較多的理解和同情。崇禎死了,大明亡了,中國的歷史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轉折。後世在論起大明到底亡於何人之手時,觀點也不盡相同,有亡於正德說,有亡於嘉靖說,有亡於萬曆說,有亡於天啟說。總之,明朝覆亡這件事,崇禎之前的皇帝要負絕大部分責任,崇禎只是接了一個名存實亡的爛攤子,當了背鍋俠而已。事實果真如此嗎?
崇禎末年,北方糜爛,南方還保持著相對穩定。在宋朝的時候,中國就完成了經濟中心的南移,江浙賦稅半天下。李自成起義軍人數雖眾,但僅僅是控制著北方几個大的據點。明朝的錢袋子,菜籃子,糧倉依然控制在朝廷手中。
明朝自永樂帝遷都北京之後,一直實行兩都制。副都南京有一套完整的朝政系統,可以說是北京的備份。如果崇禎能審時度勢,遷都南京,這套朝政系統馬上就可以被激活,發揮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王朝南遷之後,從而延續國祚的,並不鮮見,如東西晉,南北宋。
除了這些,明朝在關外尚保有一支精銳的作戰力量,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如果皇帝不在北京,那關寧鐵騎就不用投鼠忌器,正好奮力一搏。在和李自成作戰過程中,明朝在北京附近的作戰力量雖然瓦解,但淮河以南還有成建制的百萬大軍,崇禎身亡時,勤王軍隊已經開到山東北部。假如崇禎果斷南遷,所面臨的處境應該不會比宋高宗更差,而且可以把北方的民生壓力丟給對手。
所以說,1644明朝並不是非亡不可。南明政權,在明亡之後,尚能存續數近二十年,就很能說明問題。事實上,崇禎接手皇位時,大明王朝雖然危機四伏,但並非完全失控。就在明亡前幾年,明朝軍隊還多次贏得對李自成軍隊的完勝,李自成本人也是通過數次詐降,才死裡逃生。
治大國如烹小鮮。有一種理解認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這句話放在明朝崇禎年間尤其適用。崇禎帝一心求治,這本來是好事。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史稱「崇禎五十相」。正是崇禎的「操切」,急於求成,剛愎自用,猶豫遲疑,果於殺戮,最後導致君臣離心,大廈傾覆,終於把明朝這鍋大菜給攪爛了。
如果說世上有四種人:勤勞的聰明人,懶惰的聰明人,勤勞的糊塗人,懶惰的糊塗人。那崇禎帝應該算是「勤勞的糊塗人」,用力越猛,效果越差,局面越壞。他的各項舉措,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崇禎在位十七年,有足夠的時間一展雄才,他本人也志向遠大、勵精圖治,但明朝最終還是在他手裡弄沒的,說他不負主要責任,顯然說不過去。 對此,清代張廷玉有中肯的評價:「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