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人眼裡,國讎可以記恨多少年?答:哪怕過了一萬年也要報!

在古人眼裡,國讎可以記恨多少年?答:哪怕過了一萬年也要報!

人與人之間交往,所產生的仇恨,是一種比較負面的個人情緒。對於這種情緒,古人的觀點往往截然不同,有崇尚報復的(睚眥必報),也有崇尚寬恕的(雅量豁然),不能一概而論。可是,有一種仇恨,是哪怕再豁達大度或者胸襟寬廣的古人,都不會寬恕,更不會讓子孫後代忘記的。

那就是國讎!

當兩個國家,因為政治原因在戰場上爆發戰爭,雙方血流成河;或因為長久衝突,世代為敵,那麼它們之間的仇恨,就演變成了「國讎」。例如我們和日本,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巴基斯坦和印度。

南京大屠殺三十萬遇難同胞紀念館

那麼,在古人眼裡,國讎究竟可以記恨多少年呢?我們不妨先看以下古代三個「復國讎」的例子!

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公元前892年,紀國的國君,紀煬侯向周夷王進獻讒言,說齊哀公的壞話。周夷王聽聞後,一怒之下,就「烹齊哀公於鼎」。

周夷王烹齊哀公

自哀公始,歷經胡、獻、武、厲、文、成、庄、僖,直到公元前698年,傳位齊襄公時,齊國國君已經歷經九世,共計共計約二百餘年。

公元前694年,齊襄公以為齊哀公報仇為名,占卜誓師出征,攻打紀國。

結局:公元前690年,齊軍破紀都,紀國滅亡。

孔子後來在寫《春秋》時,肯定了齊襄公復仇的正義性。在描述齊襄公滅亡紀國的事情時,春秋筆法用「大去其國」的記載錄入此事,而沒有直筆寫成「滅其國」。故而,孔夫子是讚賞此事的,所以《春秋》大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為了加快統一六國的步伐,先遣李信為將,率領二十萬秦國虎賁攻入楚國,卻被楚國名將項燕擊敗。後又遣大將王翦,統六十萬大軍,於公元前223年,大敗楚軍,俘虜楚王。楚國滅亡。

楚國滅亡時,楚國的南公曾痛哭流涕的賭咒發誓說:楚國哪怕被秦人殺的只剩下三戶,將來滅亡秦國的也一定是楚國。

西楚霸王項羽

結局:公元前206年,項燕的孫子,西楚霸王項羽入咸陽,屠城,殺子嬰,燒秦宮室。秦國真正意義上滅亡,實現了當年南公的誓言,楚人向秦人報了亡國之仇。

高帝白登之恥,呂后致書之辱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此時漢帝國和匈奴帝國之間的邊境戰爭愈加頻繁。匈奴經常從河套平原進入中原地區進行掠奪,嚴重威脅到漢帝國的安全。再加上當年,有漢高祖劉邦在白登被匈奴人包圍的屈辱,呂后也曾遭到冒頓單于書信的調戲。於是在漢武帝的堅決要求下,漢王朝通過決議北伐,向匈奴人反擊復仇。

漢武大帝打斷了匈奴人的脊樑

結局:漢軍在長平烈侯衛青、冠軍侯霍去病這對叔侄的率領下,通過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三大戰役,徹底打斷了匈奴人的脊樑。匈奴在漢軍的持續壓力下,被迫開始了始無前例的大遷移,以避開漢軍的兵鋒。

以上三個,都是古人應對國讎的反應,最優解,當然是滅亡對方的國家。可如果現在的力量做不到怎麼辦?

古人給出的答案就是:等待!

《春秋公羊傳》

對於國讎和私仇復仇的時限,根據儒家《春秋公羊傳》里的記載:孔子當年在錄《春秋》時,其實就已經借著肯定襄公復仇之事,表達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文曰:「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讎乎?雖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

孔子認為,國讎不要說才區區隔了九世,哪怕隔了一百世也可以去報;但這僅限於國仇,家仇不可以,不能追究那麼久。這裡的一百世,是虛指,是年代長遠的意思。簡單來說,孔子的觀點非常鮮明:對於國讎,隔了一千年,一萬年去報仇都不晚。

提倡國讎要「記你一萬年」,還要想辦法報復回來的孔夫子

以上就是古人性格鮮明的「復仇觀」,大家認為這樣的「復仇觀」,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還有就是,中國人和日本人,考據君仔細一算,還不到一百年。為什麼有人就忘記了呢?

資料參考: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春秋公羊傳-庄公四年》

整編:考據君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最成功的間諜,沒有之一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