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看看心理學家是如何解讀的吧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看看心理學家是如何解讀的吧

有家長說,女兒每天不高興,問她什麼都不好好回答,偶爾說一句,也是透著對家長的反感,孩子這到底是怎麼了呢?

文|楊鳳池

小孩從十一、二歲開始到十七歲,身體上越來越接近成熟,內心也向成人過渡靠攏,第二特徵越來越多的出現。

他們想迅速獨立,想像一個成人一樣獨立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另一方面由於身心發展特點還沒有辦法擺脫依賴,沒有獨立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所以經常處於矛盾、衝突的狀態。

青春期學生內心衝突、矛盾的狀態大致是:獨立和依賴、理想和現實、自負和自卑、溝通和封閉。

獨立和依賴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關注自我形象,很多想法是互相矛盾和對立的。孩子學習出現困難差不多也是從初二開始。此時,自我意識中的各種矛盾、衝突、困惑都出來了,想要獨立又不能擺脫依賴,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主但還要聽爸爸媽媽怎麼說,自己想半天還是想不好。

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想得特別好,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對外部世界有著美好的想像,但當他進入青春期後,會開始深刻的思考人生、社會和自己,開始發現很多不如意不完美的一面,對理想能不能實現、現實能不能接受開始感到迷茫,開始感覺到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差異。

自負和自卑的矛盾

當青春期的孩子遇到困境的時候,他在受到一些表揚時會自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遇到一些挫折時又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能。有時候自負和自卑會不均衡,這種不均衡不協調是一種現象,其中自卑是主要的,覺得自己很渺小力量不夠,而自負則是對自卑的一種補償。

溝通和封閉的矛盾

青少年溝通慾望特彆強,希望和別人交流對生活的感受,但同時又想封閉,不願意和沒有共同語言的人溝通,也不想和年齡差距較大的人溝通。

其實,最願意和同齡人打交道的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比較好的。如果一個青春期的小孩願意和成年人在一起,有可能折射出孩子缺乏父愛或母愛,所以會和與父母年齡相仿的人交往。按照年齡特點,青春期的少年會比較願意和同齡人交往,因此不願意和家長多說話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所以,小孩在青春期的時候,不太愛理家長,喜歡反駁家長的意見,是這個階段獨立的表現。青春期的青少年每天都處於焦慮不安或者是擔憂的狀態,容易讓家長覺得孩子是不是不好接近了,是不是感情疏遠了。

其實,在青春期到來的時候孩子要展現自己的想法,內心有一些混亂,和家長溝通減少是好現象,家長應當學會坦然面對孩子青春期出現的情況,理性的家長需要做到不打擾孩子的這個過程。

雖然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現追星、離家出走、厭學等行為問題,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學會用間接的方式,直接地告訴孩子「你要如何」一點作用都沒有,家長要學會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作者介紹

楊鳳池

心理學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特殊職業群體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心理衛生學科科學傳播首席專家,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註冊督導師,多檔節目特邀心理專家。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

華康心理,最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康心理 的精彩文章:

一位離了婚的女人告訴你,要謹記這幾點……

TAG:華康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