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8個細節 教你延長相機的壽命

18個細節 教你延長相機的壽命

無論是價格昂貴的牛頭還是隨機購買的狗頭,如果正確的維護和保養,它們都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陪伴你拍攝出好照片。如果疏於保養或錯誤使用,則可能讓這些鏡頭在一段時間內很快損壞,相機同樣如此,所以在平時我們應盡量為相機和鏡頭提供一些保護措施並注意正確的操作。[/alert]

1. 使用大攝影包攜帶

如果條件允許,攝影包應儘可能大而高,這樣可以將相機和鏡頭連接在一起存放在攝影包內。與相機一起掛裝的鏡頭最好是常用鏡頭,一旦有需要拍攝的情況,取出相機就可以直接拍攝。此外,掛著鏡頭外出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減少鏡頭更換次數,也能減少灰塵進入相機內部和鏡頭後組鏡片上的幾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攝影包內裝的是又大又重的鏡頭,最好專門在鏡頭上加一個U形內襯隔層來支撐鏡頭,以避免攜帶時相機卡口受到鏡頭重力的擠壓。

2. 注意鏡頭的放置方向和方法

把帶著鏡頭的相機或單個鏡頭放在攝影包內時,要注意鏡頭的放置方向,不要把鏡頭直接朝著攝影包外側放,這樣容易讓鏡頭受到直接衝擊。同時,攝影包內不要放堅硬銳利的東西,如瑞士軍刀等,如果一定要放則應將硬質物品放在攝影包的整理袋內。

3. 準備一個防護套

最好給相機準備一個橡膠制的保護套,而鏡頭也盡量配用軟質的橡膠遮光罩,這種遮光罩具有更好的防碰撞和抗衝擊能力。在不用的時候,還可將其向內擠壓,摺疊後包裹在鏡頭上,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減震作用。Hakuba公司的硅膠鏡頭保護套,還可以在包裹鏡頭的同時,使鏡頭具有三防能力且能正常使用。

4. 安裝UV鏡或專用保護鏡

不要吝惜小錢,給每個鏡頭安裝一個UV鏡或專用前部保護鏡是非常必要的。這種鏡片除了能過濾紫外線以外,還能避免灰塵直接落在鏡頭表面。同時,其防止意外磕碰更是有明顯的效果。

5. 單個鏡頭的存放方法

在攝影包內單個放置鏡頭時,首先應將遮光罩反扣卡緊,並蓋上前後蓋,再把鏡頭大頭(一般是前部)朝下放置,而不要將後蓋朝下放置,這樣可以減輕鏡頭受到自身重力壓迫的力量。而在攜帶相機不拍攝時,則應將鏡頭的調焦環調到無限遠擋位。同時,變焦鏡頭的前伸鏡頭筒應將其旋轉到最短狀態。不使用鏡頭時,對於有鏡頭鎖定鈕的鏡頭還應使用鏡頭鎖定鈕,以防止鏡頭意外伸出被刮碰。

6. 為重型鏡頭購買腳架環

在使用重型長焦鏡頭拍攝時,應把三腳架的一個撐腳擺放在鏡頭的下側,這樣,即使出現三腳架傾翻,也不容易直接砸碎鏡頭。同時,最好為重量超過相機的鏡頭準備一個專用腳架環,然後將三腳架雲台直接與鏡頭腳架環連接,這樣可以平衡相機卡口所受到的力,避免相機卡口或鏡頭後部因受力過大而斷裂。

確定快裝板在相機或鏡頭腳架環上鎖緊,如果兩部相機共用一個三腳架或相機與長焦頭共用三腳架,最好在每台相機或鏡頭腳架環上都安裝一塊快裝板並鎖緊。這樣不但在更換相機或鏡頭時速度要快很多,也減少了快裝板和相機螺絲孔的磨損,更避免了頻繁更換快裝板而造成的因快裝板可能未裝牢導致的相機或鏡頭跌落。

7. 準備一個攝影背心

攝影背心的好處是:當相機閃光燈、鏡頭以及各種連接線、存儲卡等被取下時,可以臨時放在口袋內,避免了這些小附件因隨意放置而丟失。穿攝影背心在更換鏡頭、取用器材時要方便很多。應盡量選擇攝影口袋多,且能將鏡頭放在其中的背心,還應考慮透氣、堅固。背心口袋應具有蓋布或拉鏈,防止其中的器材掉落。

8. 冬天更換鏡頭不要哈氣

在寒冷戶外更換鏡頭時,應防止口鼻哈出的熱氣在反光板上結霜、凝霜。所以換鏡頭時不要讓自己的嘴和鼻子與相機過近的親密接觸。如果有條件,取景器目鏡上還應加裝防霧眼罩,防止額頭和眼睛的汗水讓目鏡結露影響取景。

此外,劇烈的溫差會引起相機結露,而這就有可能導致鏡頭和相機的電子部件短路,還有可能誘發鏡頭鏡片產生黴菌。冬季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或在夏季從空調室內走到潮熱的室外,都有可能產生結露問題。應先用塑料袋將相機嚴密包裹,或裝在攝影包內攜帶,直到過一段時間包內外溫度相同後再使用。冬季乾燥的環境下不要用手去觸摸相機和鏡頭的外露觸點(如熱靴插座、手柄觸點、快門線介面、PC同步端子等),避免靜電擊穿電路。

9. 雨天少換鏡頭並使用防水攝影包

在雨天環境下,則應盡量避免更換鏡頭,防止雨水進入機身和鏡頭內部,器材在不使用時應立即放回攝影包內。為了更好的防水,攝影包以及鏡頭袋最好不要使用真皮材料(真皮材料是一個真正的吸潮機,在乾燥環境下則又會「放水」,很容易讓相機和鏡頭髮霉),應採用尼龍或防雨布等防水面料。此外,攝影包上蓋及側袋的護蓋最好是整塊材料無接縫製成,蓋的側邊應包裹住攝影包的外側上沿,遮住整個攝影包袋口,防止雨水從縫隙中進入攝影包。如果攝影包上蓋或側面有拉鏈,最好是那種具有防水塗層的隱藏式防水拉鏈。此外,攝影包還應具有防雨罩,平時在隱藏夾層內存儲,當遇到雨天或濕度大的環境時,可直接從夾層內翻出,蓋住整個攝影包。

10. 在灰塵環境下要「摸著」換鏡頭

在風沙、灰塵較多的環境下盡量減少更換鏡頭次數。如果一定要更換鏡頭,應將相機和鏡頭放在攝影包內,雙手盲視靠手感更換,以降低灰塵進入器材內部的幾率。

11. 意外落水的一般處理方法

如果相機意外落水,應在撈出後,首先關閉電源並取出電池,然後再擦乾縫隙處的水。將鏡頭從相機上取下,打開相機電池倉蓋,用熱吹風烘乾相機與鏡頭。再就近找到維修點拆開相機機身清潔、烘乾內部。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確認內部完全乾燥之前,千萬不要通電試驗,否則水漬可能導致電路完全短路而徹底損壞相機。

此外,許多相機都有專用的潛水外殼,以便於潛水攝影愛好者在水中攝影使用。這種外殼因為具有耐高壓,防水、防塵的功能,除了能在潛水時使用之外,也可以在潮濕或雨雪天氣下使用來保護相機和鏡頭。

12. 潮濕環境下的鏡頭存放方法

在潮濕的環境下,可以用能密封的塑料袋臨時包裹鏡頭,內部同時放置硅膠或食品乾燥劑吸收水分,再將其放到攝影包內存放。

13. 清潔鏡頭禁忌

不要用嘴直接吹鏡頭。直接吹鏡頭的結果不是把一隻狗頭吹成牛頭,而只會讓唾液腐蝕掉鏡頭的鍍膜,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鏡片,皮膚上的汗水和油脂同樣對鍍膜沒有好處,更不要用衛生紙擦鏡片,那樣鏡片會變成大花臉。

拆修過的鏡頭一般多少都會對鏡頭的光學素質、對焦精度產生一定影像。因此,如果鏡頭上有了霉點或灰塵,只要不影響成像,不要急於修理。在拍攝過程中,如果鏡頭沾上指紋、油污,也不要用鏡頭紙或麂皮乾擦,這樣容易損傷鏡頭。

14. 裝卸鏡頭禁忌

在裝卸鏡頭時,應手握鏡頭不能轉動的鏡筒部分,不要持握調焦或變焦環以及光圈環裝卸鏡頭,以避免對這些可變機構造成潛在的物理損傷。

15. 養成手持鏡頭帶動相機的習慣

在使用重量較大的鏡頭時,要養成手持鏡頭帶動相機的習慣,而不要手持相機帶動鏡頭,這樣可以避免影響鏡頭卡口的精度。

16. 不要對強光學拍攝

在拍攝一些強光源物體時(如太陽、霓虹燈),長焦鏡頭容易對光線產生匯聚作用,這時候的光線強度就可能非常強,而過強的光線一是有可能通過取景器灼傷人的眼睛,二是有可能在感光器件上產生強大的電荷,對感光器件的壽命造成一些潛在的影響。因此,人眼在使用取景器取景時,應先眯眼遠離取景器觀察光線亮度,如果可以接受,再慢慢貼近取景。在進行這種強光拍攝時,應盡量使用小光圈、高快門速度進行拍攝,縮短感光器件受強光照射的時間和強度。

17. 不要隨意拆卸和保養鏡頭

不要試著自己拆修鏡頭,沒有鏡頭安裝經驗的人即使有全套的鏡頭拆卸專用工具,將鏡頭拆開後,也有可能讓鏡頭報廢。更不要給鏡頭或相機隨意加潤滑油,否則容易導致器材損傷。

18. 鏡頭存放的技巧

鏡頭長期不用時,應將其放在清潔、陰涼、乾燥的環境下存放。存放環境的相對濕度應最好低於60%。如果濕度過高,就應將相機放在防潮箱內保存。在南方的梅雨季節,不要將鏡頭存放在封閉的保險柜、衣櫃和書櫃內。也不要將鏡頭放在皮質的相機包、鏡頭筒和鏡頭袋內,因為皮質物品的鬃孔很容易吸潮,並在乾燥時再把潮氣放出,而木質物品也容易吸潮,也應盡量避免使用真皮和木質的盒、套來長期存放鏡頭。此外,存放鏡頭其實並不是越乾燥越好,最適合相機存放的濕度大約在40% -50%之間,濕度過低,有時也容易導致鏡頭內零件上的潤滑劑幹掉而影響鏡頭操控。同時,過於乾燥還可能導致鏡頭的調焦環膠皮開膠。

此外,攝影器材在存放時還應遠離電視、無線電、音箱、冰箱、電扇、微波爐、電磁爐以及如CRT顯示器等具有強磁場、強電磁波的電器,因為強磁場可能導致鏡頭的光圈葉片被磁化而影響控制。可揮發的溶劑如殺蟲劑、計算機清潔劑、樟腦丸等化學物質也應遠離攝影器材,否則揮發物質沾在器材上就可能導致器材故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TAG:攝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