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馬克龍臨時大幅增加參觀時間的大雁塔,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點

讓馬克龍臨時大幅增加參觀時間的大雁塔,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點

法國總統馬克龍參觀大慈恩寺

作為2018年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十九大後首位訪華的歐盟國家領導人,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首站選擇了中國古都西安。

在這個中國古文明搖籃、古絲綢之路起點、「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總統去哪兒」值得關注。與前幾任不同,這位新任總統在出訪前夕決定,將大大縮短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參觀訪問,大幅延長西安大雁塔的參觀時間。

據愛麗舍宮的消息,此次更改為訪華前夕馬克龍與漢學家經過一番探討之後決定的。

大慈恩寺、大雁塔,究竟有何魅力,引得法國總統如此鍾愛?

大雁塔又稱大慈恩寺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永徽三年),是為保存高僧玄奘法師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可以說,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而大雁塔則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標。

2014年6月22日,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馬克龍選擇大慈恩寺、大雁塔,也許因為其與絲路的密切聯繫,因為其獨特的信仰、文化含義。

大慈恩寺中的玄奘大師像

絲路上的孤寂身影

駝鈴聲聲,羌笛陣陣。千百年前,大漢子民以長安為起點,浩浩蕩蕩開啟一條絲綢之旅。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經樓蘭、于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

漫漫絲綢路,悠悠禮佛心。一位年輕僧侶,從大唐長安出發,一路顛簸流離、風餐露宿,一雙布履、一襲破衲開啟萬里孤征,終抵達佛教起源之地——古印度那爛陀寺。之後,657部經典、釋迦佛舍利、珍貴佛像、梵文經典等,與大師一起踏上絲路,來到遙遠東土。

歷史蒼蒼,千年偉業盡點綴,人海茫茫,自由偉人側身行。這位中國佛教史上的偉人,就是玄奘,魯迅盛讚的「民族脊樑」。

玄奘大師像

千百年後的今日,人們依舊無法忘記那抹絲路上的孤寂身影,而他在長安城中譯經、藏經的大慈恩寺、大雁塔,將永久被後世所仰望。

大慈恩寺,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初名無漏寺,二十九年後遭棄。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慈母文德皇后恩德,再建此寺,故名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自建寺之日起,就註定與佛學巨人玄奘緊密聯繫在一起。作為此地的首任住持,玄奘將此地作為譯經場所,所譯佛經皆成為世界佛教文化之瑰寶。同時,他還在此創立了佛學界具有非凡意義的法相唯識宗。在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史上,大慈恩寺都意義重大。它是皇家寺院,是唐代長安三大譯場之一,亦是法相唯識宗的祖庭。

航拍大慈恩寺

從犍陀羅到長安

絲路西去,佛典東來。為供奉大師帶來的眾多聖物,大雁塔應運而生。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附圖表上奏修建佛塔。他所規劃的佛塔為石塔,總高三十丈,仿照印度「窣堵波」高塔式樣。相傳初建時,塔共五層,塔上有壇,塔頂為平台,中央設置一個大型覆缽塔,四角各設一個小型覆缽塔,呈「金剛寶座」之樣式。之後風雨五十載,佛塔歷經傾坍拆修。武則天時期,塔向上增高,5層變10層,塔頂的壇消失;外包覆一層磚,四周佛龕、金像、浮雕蕩然無存,外形更顯中國化。因武則天是女性皇帝,塔層變為偶數。晚唐時,大雁塔再被重修,10層變7層。到明朝,塔身又用磚包砌了一層,大雁塔變「胖」很多,比例較最初建造時發生了嚴重變化,從秀麗之姿逐漸轉為雄渾之作。

大雁塔

大雁塔處尋佛歸

如今的大雁塔,雖歷經修繕,卻仍維持著唐代佛塔的形制,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塔高64.5米,上小下大,收分極為明顯。塔身七層,底層呈正方形,每層凸出疊澀式屋檐,塔頂為四角攢尖頂,上方置巨大塔剎,剎形如葫蘆。塔內各層四面均辟磚券拱門洞,底層四面皆辟石門,門楣門框雕刻有唐代線刻畫,諸如佛、菩薩、金剛力士像等。尤其西門楣上的「阿彌陀佛說法殿堂圖」,畫中所繪殿堂真實再現了唐代建築風格。

塔頂有塔剎

塔內第三層塔室正中,置有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貴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舍利系印度玄奘寺住持悟謙法師所贈,屬一乘佛寶。相傳玄奘大師當年曾帶回不少舍利,《法師傳》中曾記載,塔里「層層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餘粒」。後幾經修建,原有舍利存放何處,至今仍是千古之謎。

塔中每層都保存有許多珍貴資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貝葉經。玄奘沿著絲綢古道取回的657部真經均為貝葉經,大雁塔四層塔室內就供奉有兩片長約40厘米、寬約7厘米的貝葉經,上面刻寫著密密麻麻的梵文。據說現在全世界認識該文字的學者不足10位,珍貴神秘程度可見一斑。

此外,底層南門洞兩側嵌置的唐太宗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唐高宗做太子時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也頗為珍貴。這兩通「二聖」豐碑,記述了玄奘西天取經宣揚佛法之內容,價值極高。

流連往返於眾文物間,一碑一瓦一石,均讓人心生感慨。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將大慈恩寺妝點得萬分凝重。那清脆的晨鐘,渾厚的暮鼓,沿著古道階梯扶欄相望,飛檐騰空,帶走歷史之腳步,留得花開滿寺香。

遠望大雁塔

作者:李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