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抽不到 The Ten,我還買不起 Off-White 的平價支線嗎?

抽不到 The Ten,我還買不起 Off-White 的平價支線嗎?

從去年 Virgil Abloh 與 Nike 合作的 「The Ten」 發布之後,人們沒有一天不被這十雙充滿話題的鞋款轟炸,儘管跨過一個年頭,這事也不見消停。

近期 Nike 在國內再度發布了這些運動鞋,透過新的 SNKRS App 進行線上的抽籤售賣活動,這是個十分聰明的作法,Nike 想要推廣 SNKRS 這 「新的購買與銷售體驗」,透過門檻極低的註冊與登記方式,再借著這十雙話題鞋款的再度發布與獨賣,品牌一次獲取了極大量的用戶體量與信息。

當然,我也是參與抽籤的其中一人;當然,我也沒有抽中... 雖然抽不中鞋已經是地獄倒楣鬼 a.k.a. 本人的日常與預設立場,但對於許多人恐怕不是 — 這兩天整個朋友圈都在曬 「抽不中鞋」 的截屏,感嘆著為什麼抽不中,然而這並不會阻止真正想要這些球鞋的人,過了幾天之後花上發售價三、四倍的價格入手。

是的,Virgil Abloh — 不如說 Off-White,就有這樣點石成金的實力和日正當中的光環魅力。光是能夠以 「原價」 購買到產品,就足夠讓許多人心動,現在品牌唯一的問題大概只剩下:太多人沒辦法買到他們的產品了。

這個問題除了激罕的限量性以外,還有一大部分,是 Off-White 那比肩頂尖奢侈品牌的極高定價,但關於這問題,Virgil Abloh 也在嘗試改變,昨天 Off-White 就公布了品牌推出 「相對」 平價的膠囊系列,名稱就訂的十分直白:「For All」。

此中性系列包含了 8 項產品,4 件連帽衫和 4 件圖像 Tee,如同臆想的,在產品上很明顯地能看到 Off-White 的標誌性美學:對角橫線、「引用」 文字,和既定的設計語言。帽衫售價 170 美元,Tee 則是 95 美元,嗯,我知道,這根本不是什麼 「平價」,而且來到國內也不知道得再加上多少個點,但再想想,一般 Off-White 服裝的零售價是 300 至 800 美元,「For All」 大概算是十分親民了。

關於此系列的發布,Virgil Abloh 也告訴 BoF 更多背後靈感與想法,他稱這是為了 「00 後一代青年」,「如此價格段能夠讓新的顧客體驗品牌的核心概念,Off-White 可以像傳統奢侈品定價一般奢華,但同時間,它也可以在可負擔的價格內保有特色。」 Abloh 說道。

Virgil Abloh 更提出了一個想法,本系列將會以 「周期性」 的方式發布。不知道你聽起來如何,不過對我而言,那讓 「For All」 聽起來像是一個新的 Diffusion Line,也就是所謂的 「平價」 支線。

這對 Off-White 與 Abloh 來說,都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我們在近幾年看見了一位 「新世代設計師」 的崛起,從 Kanye West 的創意總監(我到現在都還沒懂那是啥意思),Pyrex Vision 的 Re-Make 項目,到 Off-White 的 Logo 席捲全球,投入女裝設計,慢慢弱化那強烈的圖像語言,而更多投入在概念、設計與剪裁輪廓上,Off-White 將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強烈視覺與高度限量性作得極為成功,他的成長更是人們有目共睹的。

Off-White c/o Virgil Abloh 2013

而這些動作與策略也符合了 Abloh 早前說過的,他不想光是塑造一個成功的街頭品牌或話題單位,他的夢想是掌控一個結構完整的時裝屋,真正成為 「主流角色」。為了擴大品牌規模與營收,產品區分與支線的開發是必要的,但對於 Off-White 這種走著非尋常道路的單位,也是有著高度風險的。

Off-White 2018 S/S Collection

開設 Diffusion Line 或者帶入更多低價產品,是許多頂級時裝屋必經之路 — 透過季復一季在高端天橋發布會上賣弄品牌的 「酷」 因子,創造人們需求之後,再以較低價或延伸的配飾、香水、化妝品,當然還有平價支線等達到利潤更大化,好聽的是人們可以低價 「體驗」 奢侈品的光環,一個 「親民」 的親切舉動。如果計劃順利,品牌能夠從人們身上獲得更多銷售機會,不然為什麼 Off-White 要把那條被不斷炒作與抄襲的工業腰帶不斷重製,然後再推出更便宜的橡膠版本?

而這也是為什麼高端時裝屋都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支線,想想 Marc by Marc Jacobs、Dolce & Gabbana 的 D&G、Donna Karen 的 DKNY,Prada 的 Miu Miu,還有 Burberry 那令人眼花繚亂的 Prorsum、Brit、London 等等。

Burberry Prorsum 2014 Fall Collection

誒,等等,但這些支線好像都不在了?是的,Marc 與 Marc Jacobs 合併、D&G 關閉、Miu Miu 拔升到了姐妹品牌、Burberry 整合為一,DKNY 還在,但找來 Public School 的二人組成效依然不彰,再被替換... 是否代表著,平價支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DKNY 2016 S/S by Public School

Diffusion Line 在 90 年代與 00 年初期達到了鼎盛,設計師們可以用和本家相近的設計美學和世界觀、不同的表達方式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向人們揭示那 「並不常見」 的自己,但隨著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出現,大眾的資訊吸收方式與購物偏好都不再相同。

簡單而言,選擇更多了,人們在商品發布的半年前就透過直播和網路新聞看見最新作品與流行趨勢,你不一定得死巴著你愛的廠牌與欣賞的設計師,看著且等待著他們本家與 Diffusion Line 的不同作品,所謂 「混搭」、Hi & Low,在這個時代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 當你不吃不喝攢了三個月錢買到 Balenciaga 的外套時,拿來搭配 Uniqlo 或 Zara 也無所謂,但為什麼我要花 「不少」 的錢買一個 「好像不錯,卻又沒那麼好」 的產品?

這時候過多的 Diffusion Line 和支線,反而會混淆顧客,甚至影響本家品牌的形象與核心價值,畢竟當每天被各處投遞來的信息轟炸時,更多的情況或許是你被一張街拍的某個小眾品牌擊中,去搜索它的更多出品或故事,而非靜下心來搞清楚 Armani 究竟哪條支線是幹嘛的。

線上購物的出現,消費模式的變化也對平價支線十分不利,傳統百貨的式微,連鎖通路的乏力都對這些 Diffusion Line 的主力目標造成不小打擊,更別提快時尚廠牌的誕生,將這些流行元素光速帶到人們眼前 — 價格更不用多說了。這時候,處在中間位置的平價支線,就有點尷尬,反倒好像缺少了存在的意義。

這都是所謂平價支線的問題癥結,或許也是眾多品牌選擇關閉的原因之一,好比 Ralph Lauren,這個 Abloh 靠著把它們的法蘭絨襯衫印上圖像重製而發家的品牌,這個透過 Polo 征服全球的美國傳奇,也在最近碰到不小問題,諸多的支線、品牌,以及大量的銷售通路問題逐漸讓此帝國淡出舞台。

但那並不代表所有的 「支線」 都是毫無價值的,看看 Comme des Gar?ons 與 Nepenthes 等單位的成功,或許現在的 Diffusion Line 除了字面上的 「稀釋」 設計師與品牌魅力,更多需要具備的是不同創意、創新的概念和表現方式。

但這些無疑是 Abloh 與 Off-White 將要面對的問題,如何讓你的品牌有著 「更多便宜選項」 的同時,也不讓人感到 「便宜」?

特別對於 Off-White 這種充滿互聯網效應與 「For The Youth」 語言的廠牌,這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目前 「For All」 系列仍未官方宣布是一條 「平價支線」,以小型系列的模式呈現,並且只於全球 11 家實體店鋪進行販售,對銷售通路有著極高與嚴格的把握,同時,Off-White 已經創造過太多 「成功的特例」,搞不好這又是一個呢?

直觀來說,目前的狀況對於喜好品牌的年輕粉絲們總不會是個壞消息,就像標題說的:「抽不到 The Ten,難道我還買不起 Off-White 的平價支線嗎?」

圖片來源:goog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iLK志 的精彩文章:

小疑問討論環節_《星球大戰 8》仍在見證時尚嗎?

TAG:MiLK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