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承載的水墨韻味
「一!二!三! 」「倒! 」和著勞動號子,長約11米的水槽一側, 22名工人迅速而整齊地從混有紙漿的水槽中抬起竹簾一側,水槽另一端的22名工人則將竹簾的另一側微微向下壓,瞬時,竹簾上的紙漿猶如潮水般退去……在「宣紙之鄉」安徽省涇縣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三丈三」巨宣生產車間里,長11 . 4米、寬3 . 6米的紙幅,由44名撈紙工人在8名拉繩工人配合下成功抄制面世。伴隨著這場熱火朝天的巨宣製作,由中國美協、安徽省文聯主辦,安徽省美協、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暨當代中國名人名家精品展」在一旁的中國宣紙博物館舉行,宣紙和中國畫在此完美結合。
書畫琴棋是文人墨客追求完美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宣紙為其提供了最佳載體。宣紙既承載了中國繪畫千百年的文化傳承,又是中華文明中具有獨特性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而當下隨著展覽空間的變化,以及藝術語言和繪畫形式的多樣化,宣紙也面臨新的挑戰,從此次畫展也能窺見一二。
當代中國名人名家精品展展出劉大為、徐里、呂章申、楊曉陽等當代中國名人名家為此次畫展創作的36幅精品力作,展示了新時代名人名家書畫創作的最新成果;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共收到投稿作品5800餘件,經初評、複評,共評出入選作品255件,其中入會資格作品59件,這些參展作品題材、形式多樣豐富,反映了中國畫創作現狀與水平。
專家一致認為,前者作品尺幅較小,筆精墨妙,緊貼傳統;後者尺幅較大,更注意圖像的表達,著重圖像的驚艷效果。「追求圖像表達與創作的驚艷效果是現在創作比較關注的問題,這兩個展覽提出了中國畫的傳統和當代創新性的問題。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工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表示,「宣紙的性能不適宜畫太大的作品,如果畫面尺幅太大,工筆畫顯現不出線條的精微,整體畫面效果不耐看;寫意畫的水墨在宣紙上微微滲透的韻味也不容易體現出來。畫家在創作時要發揮宣紙的特點,不一定要尺寸太大,注重宣紙和筆墨的結合,效果會更好。 」
一方面是宣紙的紙性與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結構問題,一方面是中國畫作品尺幅越來越大。中央美院教授羅世平表示:「現在展覽中中國畫尺幅較大,這樣的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到了。中國畫創作的趨勢和潮流是隨展示方式的發展而變化,因為展示方式的變化勢必會帶來視覺和觀看方式發生變化,會隨之帶來圖像表現系統的變化。怎樣在媒材上展開表現,這實際是中國畫創作之變的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持續展開關注。 」
從藝術實踐的角度去看,傳統的扇面、冊頁等都是把玩性質,適合近距離觀賞,所以作品追求筆墨精妙,但現代展示空間較大,尺幅太小不適合空間展示。「今天的中國畫不滿足於它的文化性,更考慮它的觀賞性,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輝說,紙性決定了畫家繪畫語境的特點,比如傅抱石先生用皮紙,筆痕不像宣紙那麼實,邊緣相對模糊,從而創造了他蒼茫的繪畫語境,這是不同媒介的作用。「藝術材料影響一個藝術家風格的形成,同時藝術家也要注意如何利用材料表達自己的語言,最大限度的發揮介質的特性。 」他說。
進入20世紀以來,中國畫的變革從墨和紙的關係擴展到色彩領域,這對材料是一個考驗,即紙張對色彩的承載力、對筆墨的承載力有什麼新要求。「當前材料如何發展是很大的問題,不僅是傳承,還要在傳承中發展。材料的發展離不開創作,離不開畫家的藝術實踐,兩者相互推動,回到本體語言上來說,材料只提供了一種創作發展的可能性。 」鄭工建議,宣紙也可以從普遍的大批量的生產,回到有針對性的發展,即針對群體的生產,這個群體可大可小,甚至是個人,「個性化時代,藝術家越來越強調個人手法和風格的時候,對材料的製作是不容忽視的,這關係到整個作品最後的呈現。 」
以宣紙為主的中國畫材料如何與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好地結合,從而傳承弘揚中國畫優秀傳統,推動中國畫藝術創新發展,正如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杜軍所說:「進入新時代以後,無論在表現當下現實主義題材還是其它方面,對宣紙的要求應該是越來越高了,因為藝術家的表現語言和繪畫形式多樣化了,要適應藝術家在表現的時候如何把宣紙運用好,宣紙也要更進一步適應藝術家新的創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