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輝瑞大動作,裁員也上榜,這到底怎麼了?

2018輝瑞大動作,裁員也上榜,這到底怎麼了?

這並不是輝瑞公司2018開年的第一個新聞了:

4號輝瑞宣布將以里程碑形式投資8.3億美元,給Arvinas公司的蛋白水解技術(默克4.3億,基因泰克6.5億,輝瑞8.3億——三大巨頭巨款匯聚Arvinas蛋白水解)。

而就在同一周,輝瑞宣布將以追加1620萬美元的方式加深與Sangamo公司在基因療法方面的合作。

隨後又以臨床中期數據不理想,將IDO1抑製劑EOS200271的開發權退還給了iTeos Therapeutics公司。

2018年伊始,輝瑞如此頻繁的動作,應該可以看作是公司對全年的一個總體布局了。

輝瑞神經科學管線

目前輝瑞公司官網列出的神經科學相關管線共有9個(圖1),其中處於臨床III期的藥物Tanezumab是與禮來公司共同開發的,並不會終止。抗NGF藥物Tanezumab 可用於緩解疼痛,當年這比18億美元的合作也曾名噪一時。除此之外,其他處於臨床I-II期藥物包括一個GABA-A受體激動劑(治療癲癇)和一個多巴胺-1活化劑(治療帕金森PD),四個早期阿爾茨海默病(AD)項目等,在此輪公司調整中恐怕難逃一劫。

圖1 輝瑞公司神經科學領域目前在研管線(圖片源自Pfizer官網)

其實輝瑞此舉早有端倪,去年5月份,輝瑞終止了一個用於治療亨廷頓氏病(Huntington』s)藥物PF-02545920雖然輝瑞對此沒有做詳細說明,但具知情者透露,這一藥物被公司內部認為是一個完全失敗的開發,它在II期臨床的271名患者身上沒有顯示任何癥狀改善。

2016年公司曾大張旗鼓的聘請神經學領域知名科學家Ole Isacson博士來帶領公司的神經科學部門。輝瑞全球R&D負責人Mikael Dolsten先生當時說道:「Isacson博士在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的深厚專業知識與我們AD和PD方面的工作完全一致,我們正在努力推動潛在的突破性療法,來填補相關患者的巨大需求。」然而僅僅9個月後,Isacson博士就黯然離開了輝瑞。到如今,Dolsten先生的豪情壯語言猶在耳,相關團隊也已面臨裁員。

Mikael Dolste

Dolsten先生曾表示輝瑞的研發策略是總體平穩的,但是會把注意力放在更有前景的項目上。神經科學曾是輝瑞公司除腫瘤和炎症&免疫領域,第三大的研究板塊。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大公司通過裁員來調整公司布局這種做法,畢竟在神經科學領域,特別是像AD這種連背後機理都尚不確定的疾病,只憑著若干假說和一腔熱血,不能給公司帶來確定的收益。雖然廣大的市場前景在不斷的誘惑者著製藥巨頭們,但是接二連三的臨床失敗也讓他們逡巡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上周五,武田(Takeda)公司剛剛宣布與Denali Therapeutics將合作開發針對神經推行性疾病的藥物,他們看上了Denali的抗體療法新技術,投資金額將超過10億美元。我們也很高興看到不斷有像Denali這樣的新銳公司湧現在神經疾病領域,因為我們都太期盼能夠治療AD等神經疾病的藥物問世,而每一個他們的一小步,都是我們人類的一大步。

參考:Pfizer isaxing its neurosciences division, laying off 300 and discarding new drugs,Endpoinsts 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渡經緯 的精彩文章:

PI3K抑製劑類藥物常見毒性淺析

TAG:葯渡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