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彼得·蓋勒森:西方當代紙雕大師的「白色世界」

彼得·蓋勒森:西方當代紙雕大師的「白色世界」

2018年1月4日下午,丹麥著名藝術家彼得·蓋勒森(Peter Callesen)在中央美術學院7號樓紅椅子報告廳進行講座「Peter Callesen的白色世界」。講座得到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特邀喬曉光教授擔任講座主持並進行對話。1月6日,彼得·蓋勒森紙雕藝術展「白色世界」在798藝術區丹麥文化中心開幕。

藝術家彼得·蓋勒森1967年出生於丹麥,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與奧胡斯藝術學院、奧胡斯建築學院,在丹麥、英國、韓國、德國等許多國家舉辦了個展。藝術家以A4紙雕創作而知名,同時也進行建築設計與藝術裝置的創作。此次講座彼得·蓋勒森從「紙」出發,詮釋了其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對生命、空間的思考。

?

主講人 丹麥紙雕藝術家Peter Callesen

主持人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喬曉光

表演藝術作品

彼得首先介紹了自己最早在倫敦進行的表演藝術《城堡》(Castle)。藝術家用紙板箱和膠帶建造了一個城堡,藝術家喬裝成國王。倫敦潮濕多雨的天氣很快使得城堡傾倒坍塌,藝術家需要不斷地進行修復與重建。然而彼得所要傳達的正是這種「與不可能作鬥爭」的想法,這也體現在了他之後的許多作品之中。來自安徒生故鄉丹麥的彼得作品中帶有童話的回憶。之後在芬蘭赫爾辛基進行的《夢之宮殿》(Palace of Dreams)是藝術家早期藝術的延續,關聯著童年記憶,同時試圖重新解讀經典童話。彼得用小船來接送觀眾到城堡進行獨自體驗。這個漂浮的白色城堡是藝術家為觀眾建立的進行沉思冥想的自由王國與童話世界。

城堡,表演藝術,1999,倫敦

夢之宮殿,2003

裝置藝術作品

在哥本哈根進行的裝置藝術 《地球》(Earth)表達了主題「我們在天上看到一個旋轉的地球」,以一種荒謬反思的手法表達了藝術家對藝術的理解。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藝術是發現你從來沒有在意的東西。」對於彼得而言,有趣的、有意思的藝術應當有這樣一個效果,它能夠使人意識到、發現新的事物,這些東西要麼教人反思,要麼使人更具智慧。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義大利藝術家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的作品《世界基座》(Socle Du Monde),表現了想像力之強大能夠把整個世界顛覆過來,或者從顛覆的狀態將其還原。彼得的很多作品都受到皮耶羅·曼佐尼的啟發——極具創意,同時能把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實在的藝術作品。

地球,裝置

世界基座,皮耶羅·曼佐尼

A4剪紙藝術作品

彼得主要介紹了自己的A4剪紙藝術作品。《不能進入的城堡》(Impenetrable Castle)是藝術家第一個A4剪紙藝術作品。藝術家試圖用一張A4紙將「夢之宮殿」複製出來,這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但半年後他做了出來,後來的一系列A4作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所有的作品都用一張A4紙完成,可能會剪掉某一部分不用,但從來沒有加上一些東西。

不能進入的城堡,2005

《順流而下》(Down the River)還試圖將空間拓展到紙外。彼得的所有作品中都對細節進行刻畫,這件作品中小船與人上演意外來臨前的瞬間,給觀眾留下了開放式的結局和無限的想像。彼得將普通的白紙,變成了一個個故事,觀眾運用想像力將自己變成故事裡的一個小人進行觀看與想像。《單雙人床》(Single Double Bed)表達了愛、思念或是孤獨的主題,將二維轉變成三維空間。彼得的很多作品都與光影、輪廓與三維空間打交道,寓意了一種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表達了對從一種生命狀態到另一種的轉變的深層次關注。

順流而下,2005

單雙人床,2005

遙遠的願望,2006

長梯,2007

女人造就男人,2005

冰海,2006 同時是展覽的海報

彼得作品中一個典型主題即悲劇浪漫主義。《雪跡》(Traces in Snow)中人的腳印與熊的腳印交匯在某處,混亂髮生之後只有熊的腳印留了下來,留給觀眾無盡的想像。浪漫主義畫家弗里德里希(Friedrich)也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他有很多作品表現人與自然的鬥爭,彼得也反覆使用了這個主題。彼得的作品還包含了對生命、死亡、宗教、歷史、本源的思考,他從小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去表現其中的矛盾、張力與敘事思考,這不僅表現在他的A4作品中,也表現在大畫框剪紙藝術的創作中。除此之外,彼得還創作了一些大型剪紙藝術。

雪跡,2005

蘭花的陰影,2005

沒有新娘的婚紗,2005

不可能的遇見,2005

18.2厘米的巴別塔

天使,2006

衣櫥,2006

時間與陰影的短距,2006

全部的全部,2006

搖籃,2006

復活,2008

大畫框剪紙藝術作品

割到見骨頭2,2008,139×107×13厘米

掛像,2008,139×107×13厘米

活著,但已死去,2006,129×94×11.5厘米

五個被遺忘的想法,2008,107×83×13厘米

天堂的根源,2009,107x107x13厘米

大型紙雕藝術作品

無題(問題頭腦),2015

無題(太多句子),2015

內外倒置,2016,紙裝置

大紙堡,2004,7.2×7.15×3.75米

人類的毀滅,2008,256.5×144.5×25厘米

隨後,彼得·蓋勒森與喬曉光教授進行了對話,各自呈現了對中西方紙文化歷史和傳承的思考。講座最後,喬曉光教授也闡釋了自己對於彼得·蓋勒森選擇A4紙作為創作對象的理解。在互聯網時代,A4紙是全世界通用的符號,彼得先生選擇了看起來非常普通,卻是全球化時代最具廣泛性的紙張代表。彼得先生所追尋的「紙的不可能性」,正是在尋找紙的最陌生的多種可能性的表達。

紙張創造最初有兩個基本功能——傳達與複製,喬教授從這兩個角度對彼得的藝術進行解釋。藝術家打破平面與二維空間創造三維空間,這種新的表達來源正是紙的脆弱、敏感,同時以此追求表達的永恆、時間或者大家更關注的普遍性問題。而彼得的大型剪紙藝術正是對建築空間的複製。其實他的創作並沒有離開兩千年前紙發明之初兩個基本功能。彼得創作的意義在於在這個簡單的平面藝術上,在A4紙可能消失的時候,提供了一個陌生化世界:在白色的紙張之上,他發現了死亡、悲傷,同時背後蘊藏了美好、溫情與希望。他是矛盾的,他發現了紙張所承載思想的深刻性,發現人生的混深性,發現了紙張表達的灰色和混沌地帶,他提供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文丨吳慧霞

圖丨胡思辰

講座現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央美院藝訊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央美院藝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