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振海:亦師亦友黃樹芳

史振海:亦師亦友黃樹芳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喜歡讀書,可惜至今沒有擁有黃金屋,沒有捧得顏如玉。但對讀書樂此不疲。順時讀書可以清醒,逆時讀書可以蓄積,觀皇胄庶民不打臉唱戲,想英雄豪傑走鋼絲遊刃有餘。其實這些都是熱鬧,過過眼癮而已。真正的樂趣是與聖賢對話,領略他們的心志、觀念、意圖、視野、格局等等,我想這應該算是思想吧。多年來,我養成一個習慣,生活和工作順與不順,在書中我總能找到他們的故事和言語來激勵自己安撫自己,時間一長,在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時,就顯得力不從心。

1

2002年我和黃樹芳先生相識,至今已有15個年頭,黃老從腰板硬朗到現在更加慈眉善目,我也從一個瘦弱懵懂的年輕人成長為身體持重中年人。期間與老黃聚的時候也不多,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一旦有時間、有機會,我就把想法、困難與黃老說說,想聽聽他的意見,每一次都「不虛此行」。時隔多日他也會問問我的情況,或者通過別人了解一下我是否還在忙碌。哪怕再小的成績,他都和我一起高興;哪怕再小的困難,他都反覆幾次問我什麼情況。這些我都清楚,他一直關注著我,關心著我。在2013年黃樹芳最新作品首發式暨業餘文學創作50年研討會上,來了許多國內、省內的大家名家,他們動輒就說和黃老交往20、30年,對黃老的人品很了解很讚賞、對文學作品好評如潮。印象最深的是《黃河》雜誌原主編張發發言,他說,在黃主席面前不敢有任何不好的念想,更別說不好的行動。我想這話既是玩笑話也是心裡話。之後又通過黃老認識了知名作家周宗奇,就文學作品的創作構思、結構安排、題材選擇等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討教,受益頗多。記得周宗奇在談到朱熹「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時,認真地說,難道朱熹是共產黨員?他的個性、學識和幽默讓人很難忘卻。

2

2017年7月,著名作家劉慶邦出席黃樹芳新書《往事札記》首發式暨文化名家到基層倡導讀書座談會,並做了《滿樹芳華情未盡》的發言。面對面聆聽大家的聲音,震撼之餘,著實勾起了我的一些回憶和思考。

慶邦老師的《鞋》是那一屆魯迅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那一年正好是我大學畢業季,幾個文藝青年先是拜讀,談感受,最後每個人都感慨主人公守明:世間竟然有這樣晶瑩剔透、潔白無瑕、重情義、明事理的女子,此生非她莫娶。以後一有機會,我們都互相追問,那一位是不是「守明」。事實上我們誰也沒有娶到「守明」,但是有一位同學,費了千辛萬苦硬是有了「守明」。他出身農村,畢業後又分配到鄉鎮工作,第一個孩子是女兒,他起名「守貞」,第二個又是女孩叫「守華」,第三個終於是個男孩,用他的話說,他替大家踐行了誓言,敞敞亮亮就叫「守明」。當時計劃生育政策緊,可想而知他有多難,多年來,一遇到提拔他都主動辭讓,直到現在都是普通職員,但是我們和他一道因為「守明」一起幸福著。慶邦老師是小說巨匠,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3

由此,我想起了父親和鞋的故事。父親耳朵有些聾,打小就聾而且很聾。當年在縣裡考高中全縣只有5個考上,他是其中之一,因為耳聾家窮他沒有繼續上學,這成了父親一生的心病。小時候,半夜無數次被父親夢話驚醒,看到他披著被子耷拉著腦袋,這一幕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長大後,他和我說每一次夢到的都是考試,可考的再好就是走不了。父親20大幾了還穿著一雙露腳趾頭的布鞋,眼看著到了成家娶妻的時候,因為奶奶半身不遂,常年卧病在床,所以二姨、三姨便張羅著要見鄰村的一位姑娘。介紹人說,別的換不了,總得換一雙不露腳趾頭的鞋吧。兩個姨姨多方打聽,費了不少周折,才借回一雙鞋,可一隻球鞋、一隻布鞋,好在鞋碼一樣,試著一穿,父親雙手捂臉失聲痛哭,他和姨媽說,咱不娶了。說完,頭也不回光著腳跑到村外的西溝,那裡有一口井,他知道這個時候世界上沒有人會來攔他,他在井沿邊整整坐了一個下午,最後他說服了自己,等自己有個孩子,他上了大學,了了這一心愿再死不遲。

大學畢業後我不能回到村裡,我怕父母期盼的眼神。之後較為順利地在黃老工作的平朔當了一名保安,由於文學的緣由,在我人生最困頓的時候,黃老主動找到了我,他用一貫而真誠的微笑將我迎進了門,他說看了我寫的文章挺好,想見見人。他的夫人周姨熱情地囑咐我趕快進門入座,我楞了半天遲遲沒有行動,我知道我的鞋裡,兩雙襪子窟窿多時。就這樣我還是坐在了黃老寬厚的沙發上談寫作、談生活。黃老的話,他的舉止重新點燃了我對文學的那份熱情,也點燃了對生活的渴望。從此,開始了我們的忘年交。我必須承認他對我的影響是深刻的,特別是人格的塑造,思想的成熟和進步,連我自己都看到感受到。偶爾也有接送周姨的機會,有一次,周姨上了我的車高興地說:「能坐上振海的車,真高興。」我心裡明白她高興的理由,我沒有被困難嚇倒、沒有被時間消磨,沒有落下生活的步調,她是作為長輩替我高興的。

4

勤奮刻苦的寫作已成為他的生活方式。他說:「我這人只問耕耘不管收穫,看重寫作行為,不看重寫作成果」。不張揚、不浮躁,他總是以平和的心態抵制文壇浮躁之風,潛心文學創作。我曾不知一次問過黃老寫作技巧,他總是招牌式的微笑,多次之後他才說「靜下心」就是技巧。我是一個慵懶的人,又沒有三頭六臂的本事,往往顧了工作就放下了寫作,相比黃老,不管在職與否,工作、生活、寫作都處理的從容有序、有條不紊,這也許也是天賦吧。坦率地講,我也有經不起榮辱、守不住清貧、耐不住寂寞的時候,也曾就一些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向黃老討教,他總是推心置腹,從不敷衍塞責,他說,到了這個年齡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其他隨緣!

我喜歡讀書,也有幾本書付梓出版。每一次黃老總是極其認真地指點斧正,鼓勵居多,鞭策其次。他總是這樣,多麼尖銳的問題,他看到的永遠是積極正面的東西。我曾翻遍古籍名著,總想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心靈慰藉,慢慢明白即便有,全憑自己踐悟。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驀然回首,父母、老師,他們始終微笑著目送我們的成長,他們吃苦耐勞、寬厚持重,他們嚴謹認真、優雅隨和,他們格局遼闊、視野高遠。這樣的人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是聖賢,美德與智慧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他們始終伴我們左右,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

GIF

作者

史振海,高級政工師,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三晉文化研究會會員,華僑抗戰女英雄李林研究會理事。現任晉能煤銷朔州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長期從事黨的理論宣傳和企業文化研究,2009年榮獲「山西省第九屆青年管理創新能手」。2012年經全市公開選拔,順利入選朔州市委宣講團,參與至今。工作之餘愛好閱讀寫作,在報刊雜誌發表理論研究、文學作品80餘萬字,出版文集《星苑》(華夏出版社)、《北固清懷》(北嶽文藝出版社)。

A

編者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度 的精彩文章:

TAG:1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