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回顧50年來海上重大漏油事故 每次都是海洋劫難

回顧50年來海上重大漏油事故 每次都是海洋劫難

綜合媒體報道,6日晚,一艘從伊朗出發,向韓國運送原油的「桑奇號」油輪在上海長江口以東 165 海里處與和中國「長峰水晶」號貨船相撞,這艘裝載著 13.6 萬噸凝析油的油輪已被烈火包圍。船上有數十名船員,各方正在組織搶救。鑒於這艘輪船存在爆炸風險,環保組織警告,事故可能造成環境災難。據了解,50年以來,海面上曾發生過多起石油泄漏事故,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

1967年3月,賴比瑞亞「托雷峽谷」號油輪在英國錫利群島附近海域沉沒,十二萬噸原油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國海岸。這是海岸居民在清除油污。受此次事件影響,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事組織開展了一項關於海洋污染預防和應對及問責和賠償問題的工作方案,並於1973年通過了《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俗稱《防污公約》。

1978年,油輪阿莫科·卡迪茲號在法國布列坦尼海岸附近遭遇暴風雨,導致船舵失靈觸礁擱淺,22萬噸原油泄漏造成空前規模的海洋石油污染。這些石油令100多英里的法國海岸受到影響,給海洋生物以及海鳥也形成了災難性後果,數以百萬計死亡的海洋動物和軟體動物遺體被衝上岸。

1979年,墨西哥灣的「伊克斯托克-I」油井發生爆炸,向墨西哥卡門城附近的坎佩切灣泄漏了約45.4萬噸原油。這些泄漏的石油給周邊環境造成了嚴重衝擊。

1979年7月,「大西洋女皇」號和「愛琴海船長」號兩艘油輪在多巴哥島附近的加勒比海水域發生碰撞導致爆炸,泄漏原油28.7萬噸。這些石油所含的化學物質直接進入藻類等食物鏈底端生物,食物鏈頂端的哺乳動物乃至人類同樣難以倖免。

1988年11月,美籍油輪「奧德賽」號在距離新斯科舍省1127公里處遭遇風暴,甲板隨後發生爆炸,船身斷裂變成兩截。船上共有13.2萬噸的原油,但大部分都焚燒殆盡,海洋生態未受波及。

1989年3月,美國埃克森公司「瓦爾德斯」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灣擱淺,泄漏5萬噸原油。沿海1300公里區域受到污染,當地鮭魚和鯡魚近於滅絕。海鳥翅膀沾染油污失去飛行能力,海豚努力跳躍甩脫油漬,最終卻筋疲力竭沉入海底。海象、鯨魚等動物也受到波及,即使生存下來的海洋生物,體內都會累積大量有毒成分。

1996年2月,賴比瑞亞註冊的載重量為14.7萬噸的油輪「海上女王」號在英國威爾士的聖安角米爾福德港附近觸礁,這艘油輪裝有13萬噸輕原油,共向附近海域泄漏了6.5萬噸原油,形成6公里長的浮油帶。超過2.5萬隻水鳥因此死亡。

2002年11月,載有7.7萬噸燃料油的希臘油輪「威望」號,在西班牙西北部距海岸9公里的海域遇風暴,船體出現裂口導致燃料油外泄,海面出現大片污染。西班牙4艘拖船將這艘油輪拖向外海。「威望」號在西班牙海域沉沒後溢出大片油污,對葡萄牙海域也有很大影響。泄漏的2.5萬噸燃油在海面形成38厘米厚的油膜,破船內還有5萬噸燃油沉入海底。

2010年4月,英國石油公司所租用的一個名為深水地平線的深海鑽油平台發生井噴並爆炸,導致漏油事故。事故導致了11名工作人員死亡及17人受傷。共泄漏原油58萬噸。這起事故還在2016年被拍成電影《怒火地平線》。

2010年7月,大連市大連灣一艘30萬噸級外籍油輪泄油引發輸油管線爆炸,導致6萬噸原油被泄漏到海面上。泄漏的原油污染了周邊海域,這是工作人員在人工清理油污。

2011年6月,中海油與美國康菲合作開發的渤海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件,是中國內地近年來第一起大規模海底油井溢油事件。此次事故共造成原油泄漏385噸。國家海洋局表示,這次事故已造成5500平方公裏海水受污染,大約相當於渤海面積的7%。圖為隨船監測人員在採集海面漂油樣品。

前兩天這次撞船事故,導致這艘載有13.6萬噸石油的郵輪起火。郵輪上共有30名伊朗籍和兩名孟加拉籍的船員,現在全都下落不明。中韓美三國出動救援力量搜索失蹤船員。中國貨船上船員已全部獲救。但石油泄露量和撞船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譯眼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世界之都紐約的寫字樓:完美的工作空間讓人沉迷加班,快來看是誰家公司

TAG:譯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