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同樣幅員遼闊,為何北美在印地安人時期沒出現大型國家?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里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問:請問堂主,美洲土著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為啥沒發展成大陸性國家?
誰給你說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的?
資源來說,我們現在看著美洲資源是很豐富,但是這個資源豐富至少也是相對於鐵器時代,還得是鐵器時代後期進入近代了,有鋼、有帆船、有火藥、有工程學才行。
圖:黑曜石武器。印第安文明很奇葩的一點是沒有發展出鋼鐵冶煉技術,他們的武器是用木頭夾雜黑曜石製作的,後者的物理性質跟玻璃相似,破碎後非常鋒利。這可能就是路徑依賴問題,因為有替代品,所以沒有點技術樹。
以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來說,北方的新英格蘭是苦寒之地,土地也相當貧瘠,早期產業其實是伐木為基礎。依靠豐富的木材來製造木板,一部分賣到加勒比海去做酒桶裝朗姆酒,一部分拿來造船捕魚,糧食都要靠賣魚和木板賺錢來買。
沒有大航海時代的遠距離貿易,就靠新英格蘭那點農業基礎,哪怕是白人也只能跟印第安人一樣打獵為生,也根本撐不起多少人口。
圖:美國地形圖,其山脈是南北走向的,這意味著冬季無法阻止冷空氣南下。
圖:世界一月等溫線,華氏32度就是攝氏9度,50度是10度。北美的0度線包括大部分新英格蘭地區,10度線幾乎到了加勒比海。看新聞也能知道,美國冬季經常有覆蓋半個國土的大雪。冬季特別冷,這在古代是特別大的缺陷。
南邊的北卡羅萊納之類那更要命了,歷史上是大片的沼澤,是白人殖民者修築了大量的堤壩和灌溉渠,就像我們祖先在長江流域一樣開闢了大量水稻田,才支撐起來人口增長。這些都是必須要近代文明才能支撐起來的,靠原始的印第安人只能是做夢。
在白人進入北美以前,也就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河谷流域依靠玉米能撐起比較大的聚落,資源豐富的北美實際上人煙非常稀少,根本沒法形成大國家。
圖:印第安文明分布,阿茲特克和瑪雅文明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地區,印加文明在南美洲的西海岸。這些地區氣候炎熱而多雨,但好歹有足夠的食物,於是才能形成城市。北美、南美東部就相當於我國古代的蒙古高原、東南亞等地,是部落競爭失敗者才會呆的地方。
問:堂主,說氫氧火箭是比沖最高的火箭,但氫氣容易泄露發生事故,再一個是不被液化不易儲藏,所以發展緩慢。但據我所知甲烷在這兩方面要比氫氣好很多,為什麼之前沒有用甲烷做火箭燃料的?
甲烷做火箭燃料的想法一直都是有的,只是說之前發展慢而已。甲烷本身也是低溫燃料,用甲烷的話等於是燃料-甲烷、氧化劑-液氧,這兩都是低溫液體。比起液氧+煤油,或者四氧化二氮+肼類這樣的常溫燃料,也還是比較麻煩的。
圖:美國大力神火箭,1959年到2005年間共發射368次,使用四氧化二氮和混肼 50推進劑。常溫推進劑不需要考慮太多保溫措施,也不容易因為超低溫而出現故障,用起來很方便。
圖: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進行代號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務時,因為右側固態火箭推進器上面的一個O形環因低溫失效,在升空後73秒時爆炸解體墜毀,機上的7名宇航員全部喪生。當時肯尼迪發射中心的氣溫剛到零度以下,密封環就失效了。換成零下200多度的液氫,帶來的麻煩更多。工程項目,一貫是夠用就行,不求最好。
過去大家一般用液氧煤油或者常溫燃料就可以了,現在環保壓力大,而且甲烷確實性能也比液氧煤油好些,發動機也不容易出現積碳等現象,所以現在才開始成為一門顯學,大家都在搞了。
而且過去大家在氫氧機上積累不夠,直接搞甲烷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多。現在氫氧機大家都搞的還不錯了,這樣的話直接利用氫氧機的技術積累來做甲烷機,就很方便了。
圖:土衛六上有豐富的甲烷,甚至能匯聚成湖,以後深空探測登陸這些星球,用甲烷發動機很容易補充燃料。
圖:美國CECE發動機,採用甲烷燃料。現在用甲烷燃料的火箭發動機大都是從液氫燃料發動機改的,畢竟二者技術上很相似,甲烷的溫度還要高一些。
問:堂主,DSI進氣道的設計有什麼難點嗎,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美兩家在用?特別是兔子家,但凡有個新戰鬥機必裝DSI進氣道,讓人覺得設計DSI進氣道似乎挺容易的啊。為嘛毛子的蘇-57,鬼子的心神以及周邊的雜魚國家推出的五代機模型都不用DSI進氣道呢?
因為21世紀以來,你還見過幾個國家在研製自己的新超音速戰鬥機的?
21世紀以後搞的,或者至少21世紀還來得及且值得修改設計的,無非也就是F-35、FC-1、J-20、FC-31、J-10、蘇57六種,而這裡面五種都是DSI……
圖:一個例外是歐洲正在搞的四代機,概念圖上仍然使用加萊特進氣道,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歐洲沒錢鋪開大攤子,同時項目進度又很急。
圖:土耳其的兩個方案,分別使用加萊特和DSI,這就是經費、技術、效果的不同選擇了。
DSI和加萊特其實都是利用激波技術,只是80年代計算流體力學還很落後,所以只能通過實驗辦法來解決激波利用問題。加萊特結構簡單,就是平板的位置組合,可以通過實驗找出能用的構型。
圖:土耳其加萊特方案的吹風圖,可見加萊特就幾個很單一的面,吹風時甚至比機翼都簡單,氣動和隱身都好控制。
而DSI是複雜的起伏外形,風洞吹風只是最後確定用的驗證手段,選出來可用的外形必須靠計算機。而當時各國國家在計算流體力學上水平還是不足,所以只能用簡單的加萊特了。
圖:FC-1的進氣道總壓恢復係數、畸變指數與油流圖,可見流場非常複雜,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搞定的。
實際上加萊特最大好處是做差一點也無所謂, 反正也不追求2馬赫以上速度,就當成F-16那樣的皮託管設計就行。
問:求問小糖,軍改後裝甲旅整編成合成旅,裝甲兵的專業訓練怎麼滿足?包括合成旅中其他各個兵種,不像以前的大規模、大體量的專業訓練,專業作戰能力會不會下降?
如果你這麼問的話,那其實可以反問一下,以前裝甲旅下屬的那個步兵營還有炮兵營,平時怎麼組織大規模大體量專業訓練?或者是以前步兵師裡面那個裝甲團,怎麼組織大規模大體量專業訓練?
圖:坦克兵訓練最基礎的是單車,也就是射擊、駕駛、搜索、維護,這些班排級就可以組織,像這個就是涉水駕駛訓練。基礎訓練只要有統一方法和標準,有好的訓練器材和場地,不在乎營級還是師級組織。
至於戰術訓練,不要有單一兵種思維,現代社會早就是合成化戰爭的時代了……
實際上二戰以來,軍隊都是基於合成化構型的,往往都是步兵、裝甲兵、炮兵混編,坦克部隊練習更多的也不是幾百坦克豬突,而是一個營怎麼配合一個步兵團,或者一個機械化步兵營行動。
圖:俄軍坦克團進攻,這種大規模的坦克突擊以前是很有用的,所以沿襲老習慣的毛子還堅持搞,其他國家就不怎麼做了。
圖:末敏彈試驗。坦克群豬突被廢棄的理由就是精確制導武器的大規模應用,大規模集結就是找打擊,而且還沒法躲。
部隊本身訓練也是營級開展的,也用不到你說的所謂大規模大體量訓練。平時裝甲兵自己的訓練那就是小規模的駕駛、射擊訓練,哪兒用得著純粹的裝甲旅這麼大的單位。
圖:現代坦克技術先進了,能夠控制的範圍更大。坦克在戰場上的直視範圍基本是1-2公里這麼大,平原地區也不過3、4公里。以單車間距100米計算,一個坦克連就能拉出1公里的橫隊,一個坦克營就是2-3公里的寬度,這個範圍之外的坦克也沒法直接協同,只能是根據命令去支援。所以訓練由營一級組織就夠了。
真的大規模大體量,過去是一個師整體拉上去,而現在可以一個旅或者幾個旅合練了。
問:親愛的堂主,中國古代的野外戰場戰術描繪很少的,什麼八卦陣之類的看起來就是神話。大家津津樂道的都是攻城守城、火燒赤壁、背水一戰、水淹七軍、襲擊糧道、武將單挑之類的,這些是古代中國戰爭的主旋律嗎?西方的戰爭感覺是野外正面懟,我大中華就是攻城戰、襲擾戰,春秋過後好像基本沒見過關於野外硬仗的事兒了,這僅僅只是文人對武事的歪曲,還是國情不同,我們這兒的戰爭本就不是以野外戰場硬幹為主?
恰恰相反,是我國的野戰更多,歐洲反而是野戰少。
因為我國是大一統集權政權,不是分封體制,所以城寨主要是縣城和縣城以上為主。縣城往往要控制周圍幾十公里上百公里半徑,各個縣城之間距離也很遠,所以城市之間是很空的。而且也不可能在縣城分散部署大量兵力,只能集中野戰部隊在少數核心據點來掩護城市之間的交通。
圖:官渡之戰中,官渡只是個渡口不是城市,是駐軍後才有的軍營。烏巢只是個鄉鎮或村莊,當時屬於酸棗縣管轄。所以看看地圖,這個戰役範圍內只有幾個真正的城市和要塞,其它地方都是鄉村。
圖:東北亞夜景衛星圖,那些小點都是縣級市或大的鄉鎮,中間隔著巨大的空白。在人口只有當前3-4%的古代,空白地區只會更多。
同時農業生產也是分散在鄉村的,糧食儲備其實也基本在鄉村。如果敵人大規模野戰部隊進來,那完全可以繞過大部分縣城不攻,甚至直接掠奪周圍農民就行了,把你周圍搶光了明年你日子也沒法過。這種情況下,就必須野戰部隊出來驅逐敵人,不然經濟上就頂不住。
圖:國內兵法是保密的,比如宋代武經總要就只有官員可以學,普通小地主子弟學不到,這就搞得國內的戰爭記錄很多都是小說似的。清軍這個野外火牛陣,就純粹是想像的東西。
而歐洲和日本是封建體制,往往就是一兩個村就有個領主和他的城堡,戰爭也往往就是領主們互相打。而歐洲的農奴又不算人,農產品大部分都被領主徵收了,領主把農產品又全放在自己城堡裡面。敵人要來了,打不過自己就往城堡裡面一躲就行了,敵人來了都沒啥可搶的。要打掉敵人就必須攻城,所以小規模的攻防戰鬥就很多。
圖:歐洲城堡大都很小,而且也不都那麼扼守交通要衝,主要考慮如何不被別人打下來。因為小,所以人不多,哪怕被包圍都可以吃存糧堅持1、2年。歐洲城堡和城鎮分離,城鎮是自由民建立的,有自己的僱傭軍衛隊。不過他們也得給國王交稅,所以平常沒人去打。
問:唐元明清各朝代的建立初期,高祖們都會四處殺伐消除威脅,為什麼宋朝建立初期外圍還有很多不小的威脅呢 ,宋高祖咋就杯酒釋兵權了呢?
五代十國時期中央集權的加強,其實本身也是一個大的趨勢,和唐末和五代初期的本土化藩鎮不同,實際上隨著五代十國進程的推進,傳統藩鎮在北方已經逐漸被消滅了。
比如說河北第一大鎮魏博鎮,在晚唐有「長安天子,魏州牙兵」的說法,幾千牙兵號稱銀槍效節軍煊赫得不行,動不動就謀殺或者驅逐節度使。五代初的節度使羅紹威,就勾結朱溫把自己藩鎮的牙兵殺光了,結果沒人能殺將逐帥,但是魏博本身的獨立性也就沒了。
圖:五代軍隊浮雕。牙軍一開始是大將親兵,只服從大將一人。因為五代持續時間長,各藩鎮牙軍前後換了幾代將軍,就沒有人能有特別高的威望控制住全軍。到最後,牙軍里的牙兵已經變成類似1980年代的國企員工,維護自身利益的意識特彆強烈,又知道將軍拿自己沒辦法,於是什麼都不怕,大不了把將軍趕走或殺了。
五代時期因為大規模戰爭的頻繁,割據力量必須把自己控制的幾個藩鎮的兵力集中起來使用,組織大規模野戰軍團,比如說朱溫就從各個藩鎮抽兵組織了侍衛親軍的馬步軍,之後的後唐也延續了這種模式。
之後的各種造反,實際上主流已經是中央禁軍的將領在造了,各個藩鎮節度使已經是中央可以調換的,也就不是真正的藩鎮了。
圖:後周太祖郭威在造反前任後漢樞密使,掌管全國的兵權,先後擊敗擁兵造反的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和契丹軍,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可見他是典型的中央系高官。
圖:推翻後周的宋太祖趙匡胤是陳橋兵變中上台的,當時他是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殿前都點檢毫無疑問是中央軍的大將,並不是地方割據勢力。
但是這些中央禁軍造反又帶來了政局的不穩定,後唐、後漢、後周都死在這個問題上,自然趙匡胤要杯酒釋兵權,把控制禁軍的大將外調了。實際上這些大將杯酒釋兵權以後,也是在外面擔任節度使,也還是在統兵,只是趙匡胤把中央禁軍的統帥權分散給大量中級將領而已。
圖:《熙陵幸小周后圖》。宋太祖趙匡胤死得早,宋太宗趙光義比他哥哥差遠了,兩次進攻遼國失敗,然後就只能議和。從根本上來說,宋代建立前沒有經過大規模農民戰爭,財富分配不均問題持續存在,內部矛盾十分尖銳,於是國家早早就喪失了行動能力。
迷你踢館
問:請問堂主陸軍列裝運-9是什麼情況,不該是空軍的嗎?
實際上以前陸軍也一直都有運-8,運-9隻是拿來替換之前陸軍自己的運-8的。
問:糖主,聽說法國在2005年拍過一個記錄片,說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被美軍誤會擊沉的。2000年8月12日,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正在俄北部海域參加軍事演習。此時,美海軍「孟菲斯」號和「托列多」號核潛艇就潛伏在「庫爾斯克號」附近偵查,而「孟菲斯」號核潛艇在靠近「庫爾斯克」的過程中,由於計算失誤不幸與之發生碰撞。美軍另一艘「托列多」號潛艇卻誤以為俄羅斯潛艇攻擊了「孟菲斯」號,擊沉了「庫爾斯克」號,艇上118名俄羅斯官兵全部遇難。之後柯林頓與普京聯繫,許諾免去俄羅斯100億美元的債務才獲得諒解,俄對外宣稱潛艇毀於事故。糖主怎麼看?
陰謀論者津津樂道的庫爾斯克號「破口鋼板內傾」是水壓作用的結果,巨大的水壓下即使是內爆,向外脹開的破口也會立刻被海水擠壓向內,所以單看這個並不是說從外部發射擊中的。
而且2000年8月份那都馬上要大選了,即將卸任的總統哪兒有這麼大權力。俄國外債那主要是在銀行手裡,哪怕美國總統想免除也得走國會要預算去買債券。
圖:庫爾斯克號殘骸,前部耐壓殼向內凹陷。這是內部爆炸摧毀耐壓殼結構完整性後,海水擠壓導致的。
問:堂主,請問我國研製武器時有沒有進行過調研,有沒有和作戰部隊溝通過,調研水平怎麼樣,有沒有真實數據支撐?
當然要調研了,不然那麼多戰術戰法研究機構是幹嘛的……
問:中國空軍、美國空軍、x國空軍........為毛到了毛子那就成了俄空天軍?在編製或者任務上有什麼不同嗎?
空天軍是以前的俄羅斯空軍為主體,納入了反導和軍事航天力量。在俄羅斯,主管軍事航天的太空軍1992年成立,96年被併入戰略火箭軍。2011年,改組成為空天防禦兵(從名字上看拔高了反導的重要性)。2015年,普京大帝批准新的空天一體的新作戰理念,把航天防禦這塊任務重新納入新組建的空天軍。為了體現任務範圍上的新變化,新軍種改稱空天軍。美國是因為以前軍事航天和反導就是空軍自己在搞,所以不需要特別提。
圖:像是反導這塊業務,交給空天軍來搞比給戰略火箭軍來做更合適,戰略火箭軍則專心負責核威懾。
問:以前聽人說過,核潛艇最佳的帶蛋數量是十六枚蛋,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是很相信。我知道數量都是四的倍數,現在據說模塊化了,四個一組更加便利有助於戰鬥力提高,但為什麼各國真的都往16枚蛋靠攏?英法都是16,毛子新貨16,美帝新一代據說也是16,我國下一代也從12變16。我就是真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往16上湊,不應該是越多越好嗎?如果是24,兩艘就夠別人三艘了!省錢!
因為24發的太長了,很難做。美國人做了24發的俄亥俄,現在也回歸16發,就是因為未來潛艇追求靜音,沒那麼大長度利用了。
圖:港口內的颱風級,一艘可以帶200枚核彈頭,3艘就是600個。大家之所以減少載彈量,更重要的是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它要求美蘇核彈頭數量不超過1500個。一枚導彈帶8個核彈頭,24枚就是192個、16枚是128個。假設海軍總計就分到1000個彈頭的名額,那是不是需要的潛艇數量就很少了?這時候被人擊沉一艘,是不是損失的比例就很大?
問:請問為何朝鮮戰爭時,米國糾結16國作戰,而到了越南戰爭時期,卻只有它自己孤軍作戰了呢?
法理上美軍在南越是受南越政權邀請來幫助抵禦北邊的,而且你忘了還有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參戰,尤其是韓國人武德充沛,最擅長殺良冒功。
問:新年第一踢,堂主接招,請問維京海盜在歷史上到底有多厲害?為啥沒聽說他們在歷史上建立過強大的國家?
俄羅斯強大不強大?其實俄羅斯的起源就是個維京海盜國家哦……維京海盜從北部進入征服俄羅斯和烏克蘭,就建立了基輔羅斯,也就是現在俄羅斯國家的重要起源之一。
還有英國,到現在為止,其實大部分的英國上層社會都是維京海盜的後裔。維京海盜在法國建立了諾曼公國,然後從諾曼公國征服了英國。而且他們為了爭奪法國王位,還跟法國人打了足足100年,也就是著名的百年戰爭。
圖:維京海盜征服英國的事件叫做諾曼征服。1066年初,英王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死後無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二世被推選為國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愛德華曾面許繼位為理由,要求獲得王位。1066年9月末,威廉入侵英國。10月14日,雙方會戰於黑斯廷斯,英軍戰敗,哈羅德陣亡,倫敦城不戰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國國王,建立諾曼王朝(1066~1154)。這是最後一次歐洲大陸對英國的征服,之後拿破崙和希特勒都失敗了。
11世紀的時候,南義大利和半個巴爾幹半島,也是維京人的領地。
問:踢堂主,哈里里背後的後台是不是法國,為什麼法國會幫助黎巴嫩!不會只因為曾是殖民地吧?
主要是法國也需要在中東有自己的立足點,才能深度參與中東事務維護自身利益,這種時候賣個人情沒啥不好。
TAG: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