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被冷落的第一好片,看完暖心整個冬天
每年這個時候,各大電影榜片單又開始扎堆刷屏。
眼看著2017年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卻還留下了太多好片在2018年未完待續。
在前不久豆瓣公布的「2017年度電影榜單」中,各種排行五花八門,分類形式也越來越細。
而今天香玉要介紹的,正是其中的「2017年度冷門佳片」NO.1。
去年最被冷落的佳作——
莫娣
Maudie
去年最「冷門」的佳片,卻成了香玉近期看過最「暖心」的電影。
豆瓣評分8.8,好於97%的愛情片。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莫娣(Maud Lewis),加拿大最著名的民間藝術畫家之一。
她的畫色彩艷麗,大多是戶外題材,貓咪、小鳥、鮮花、藍天……
一切都看起來如此美好。
這裡忍不住贊一下韓國的四款海報,融合了莫娣的畫作,真是清新又好看。
如果不了解她的生平,光看這些明亮而溫柔的手繪,一定會以為這是個一輩子都很幸福的女人。
然而,莫娣的前半生卻是以不幸開場的。
因為患有天生性風濕關節炎,莫娣四肢僵硬、行動不便。
一直被家人當殘疾人般照顧。
她原本家境不錯,但父母卻早早雙亡。
哥哥繼承遺產後,轉手就將房產變賣,把她丟給了姑媽照顧。
莫娣曾經有過一個孩子,但是生下來之後卻一眼都沒有見到。
家人告訴她,那是個畸形兒,一出生就死了、埋了。
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後她才知道,那個孩子長得很健康,並沒有死,而是被哥哥賣給了富人家收養。
理由是,他們覺得莫娣無法照顧這個孩子。
生活的種種不幸讓莫娣難以忍受,她渴望跳出這個牢籠。
偶然的機會下,她聽說了魚販埃弗里特正在招聘女傭的消息。
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她徒步十多公里就跑去應聘了。
雖然表現出百般嫌棄,但埃弗里特還是留下了莫娣。
那天,他開著自己的破舊小貨車,接走了莫娣,兩人的生活從此開啟了新的篇章。
女主莫娣的扮演者是神似小雀斑的莎莉·霍金斯。
曾憑藉《藍色茉莉》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的提名。
今年的金球獎,她主演的另一部《水形物語》提名了金球獎、美國評論家選擇家在內五項最佳女主提名。
都是奧斯卡的風向標。
目測將會是今年奧斯卡影后的有力競選者。
《水形物語》本身就是今年頒獎季大熱選片,已經拿下威尼斯金熊獎和金熊獎最佳導演。
而男主埃弗里特,則是人見人愛的伊桑·霍克大叔。
就算滿臉胡茬、言行粗鄙,也依然擋不住那眼神里的似水柔情。
這本是一部人物傳記片,但我卻更願意把它當成愛情片來珍藏。
莫娣和埃弗里特,在清貧的生活中相守相伴了一輩子,真正詮釋了什麼叫「粗糙而柔軟的愛情」。
在外人看來,他們都是被排擠在社會邊緣的「怪胎」。
莫娣天生殘疾,走在路上都會被調皮的孩子扔石子,但她溫順而善良,從不對生活有過多的抱怨。
埃弗里特在孤兒院長大,沒有文化、脾氣暴躁,內心的自卑外化成不可侵犯的自尊心。
莫娣剛來的時候,埃弗里特對她惡語相向,說她連狗都不如。
「在這個家裡,首先是我,然後是狗,接著是雞,最後才是你」
一開始確實覺得他很可惡,簡直就是直男癌晚期。
可是到後面就會明白,其實他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說得全是反話。
有人出高價想買莫娣一副尚未完成的畫,莫娣不同意,急得掉眼淚;
埃弗里特錢都已經收進口袋裡了,愣是又甩回去:
我剛才開玩笑的,這幅畫,謝絕出售。
莫娣說,我們裝個紗窗吧,蒼蠅飛來飛去影響我畫畫了;
埃弗里特白眼都翻上天了,矯情娘們兒,裝什麼紗窗,浪費錢!
結果口嫌體正,第二天叮叮咚咚就弄好了。
連當莫娣提出要結婚的時候,埃弗里特都是下意識地先回絕。
結婚證不要錢的啊!
但莫娣懂他,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接受別人的愛,所以第一反應就是先拒絕以防止自己受傷。
埃弗里特說,我不喜歡大多數人。
莫娣回他,他們也都不喜歡你。
但我喜歡你。
這句話,又何嘗不是埃弗里特想說的呢,只是憋在心裡罷了。
結婚那天,埃弗里特穿上了自己最帥的西裝,把自己拾掇得乾乾淨淨。
沒有多少親友,也沒有盛大的婚禮,兩人就在上帝面前許下了誓言。
那天,埃弗里特滿滿都是寵妻的眼神。
——明天的我還是會說反話。
——我知道。
莫娣和埃弗里特一輩子都過得很清貧。
一座16平米的二層小木屋,三扇小窗,一個破床,不通煤電,遠離城區。
莫娣受不了這屋子冷冰冰的模樣,於是在牆壁、窗戶、桌椅上都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
她讓這裡終於有了點家的樣子。
因為腿腳不靈便,莫娣一輩子大部分的時間,就窩在這小木屋裡不常走動。
但她的畫卻天馬行空,視野寬闊。
莫娣說,因為不方便外出,所以這些畫都是她記憶中的樣子。
那些美好的事物,哪怕只看了一眼,就深深印刻在了她心裏面。
她畫的就是她眼中的美好世界。
越來越多的人來買莫娣娣畫,電視記者來採訪她,甚至副總統都來預訂她的作品。
於是,她的哥哥在消失很多年後,也來找她了。
他聲稱,自己可以給莫娣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幫她管理賣畫賺來的錢。
說白了,還是眼紅妹妹現在過得比自己好,想分一杯羹。
結果莫娣非常直接地拒絕了:
你只會欠債。
你對錢太痴迷了。
把哥哥懟得說不出話。
現代人習慣於把物質視為婚姻的基礎,沒錢談什麼戀愛結什麼婚?!
愛情成了一種奢侈品。
但莫娣和埃弗里特的故事讓香玉重新審視麵包與愛情的關係:兩者並沒有必然關聯性。
麵包在一段愛情中的價值比重,取決於雙方對物質的期待。
而期待這種東西,是因人而異的。
對於莫娣來說,她的前半生已經太過沉重,所以只要能獲得一點點愛,就已經心滿意足。
因為期待足夠低,所以非常容易滿足和快樂。
但偏偏埃弗里特又是個死要面子的人,他一邊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配不上莫娣,一邊又表現得很暴脾氣。
有一次吵完架,埃弗里特跑去跟莫娣道歉,說出了心裡話:
我只是害怕你離開我。
你完全能找到比我好得多的人。
而溫暖如天使的莫娣告訴他:
不,我不能。
你已經給了我想要的一切。
1970年,莫娣因為肺炎去世。
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你愛我。
香玉沒有打錯,就是「你愛我」。
因為埃弗里特始終沒有對她說這句話,但莫娣知道,他在心裡已經說了一萬遍了。
儘管有史料爆出,影片有美化埃弗里特的傾向,真實的埃弗里特或許更自私、貪婪,甚至長期剋扣莫娣的收入。
但至少,在《莫娣》這部電里,香玉看到了一個溫暖的愛情故事,足夠在這嚴冬,暖心一整季。
而且還是在沒有暖氣的南方的冬天。
在這個贏在射精前、被成功學毒雞湯淹沒的時代,幾乎每個人從出生就被教育要仰望星空、目標遠大。
「功利性」三個字已經侵蝕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連愛情都可以明碼標價。
但莫娣告訴我們,生活的起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之後的路怎麼走。
她的繪畫,她的愛情,她的一生,都不帶任何功利性的目標,卻實現得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好。
生活中的我們,更多扮演著的是莫娣哥哥和姑姑的身份,坐在精美的大房子里、熱鬧的酒吧里,羨慕著16平米小木屋前的莫娣可以生活得那麼快樂。
而且至死不理解這到底是為什麼。
當然香玉並不反對部分女孩子對物質的追求,各有各的活法。
只是香玉自己認為,生活中的現實主義已經足夠多,不妨讓愛情更浪漫主義一些。
降低一些期待,少一些功利性。
麵包有很多方式可以賺,但愛情卻得來不易。
金山銀山,填不滿同床異夢的空虛;
粗茶淡飯,只要有你與我廝守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