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為什麼滿漢聯姻沒有讓大清更強大?
原標題:揭秘 | 為什麼滿漢聯姻沒有讓大清更強大?
全文共4220字 | 閱讀需要8分鐘
大清立國後,多次強調成功依賴於「國語騎射」,乾隆更是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此重要性;滿蒙聯姻是大清統治塞北的重要基石,甚至演化出「南不封王、北不斷親」這樣的俗語。在清朝的官方歷史書寫與觀念塑造中,自然會延續這一欽定的說法。
前代的書寫基本締造了後世的認知,對於「滿蒙聯姻」在今天更是演化出了滿洲本位、內亞性這些概念。歷史就是這樣,住房子的孫子往往會忽略掉打地基時候的鄰居大伯,只因為鄰居大伯分到的又被拿走而已。
事實上,《清太宗實錄》評價大凌河作戰:「大凌河克成厥功者,皆因上創造紅衣大將軍炮故也,自此凡遇行軍,必攜紅衣大將軍炮雲。」而規模引入紅衣大炮的正是率眾來歸的降臣。
這些漢人藩王也長期與皇家保持了通婚,滿漢聯姻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存在著。只是歷史書寫的選擇性讓後人遺忘了這一切。
清太宗實錄
想像的滿漢界限
一般而言,努爾哈赤的政權建設有三大源頭,蒙古、朝鮮、明朝,其中朝鮮制度學習自明朝,努爾哈赤長年活躍於遼東地區,並兩次到達京師,漠南蒙古受明朝的影響也很大,幼子繼承製已經變為長子繼承製。從根源上來看,努爾哈赤更多的還是學習自明朝(更具體是遼東)的制度。
而在另一方面,明朝對建州的態度也很值得玩味。在戰爭爆發後,明朝也是參照剿滅土司的經驗來指導戰爭;甚至到了崇禎末期,朱由檢都在說「邊烽(女真)與俺答不同,開市許插(察哈爾)不許東(女真)」。可以說,在明朝皇帝的眼中,建州與蒙古有根本不同,建州就是一土司。
對於一個處於邊疆地帶,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首領,在很長時間並沒有那麼大的野望。與大明言和開啟朝貢、互市貿易,在兄弟之稱與龍虎將軍之間,獲得王封(其實和朝鮮的兄弟之稱,就是默認議和可以接受朝貢);儘可能的吸收更多的人加入,是更為實際的選擇。
大清皇帝對蒙古王公不吝嗇懷柔之賞,其實對漢族軍將也不吝嗇爵祿之封。李永芳只是撫順游擊,在投降後可以娶到努爾哈赤的孫女(阿巴泰的女兒);佟養性可以娶到宗室女子,號「施吾理額駙」。而佟圖賴女兒(孝康章皇后)、孫女(孝懿仁皇后、愨惠皇貴妃),都嫁入了皇家。
作為實際的策略,蒙漢的區別更多來自於實力(這一時期蒙古人在政權中地位更高),而非觀念。塑造觀念的人本身並不那麼強烈地被觀念控制。滿漢的畛域更沒有後世所說的那麼大,況且滿洲是皇太極登基十年後發明的。
龍虎將軍努爾哈赤就像《塵埃落定》裡面的獲得中央政權封號的麥其土司
行進的滿漢(藩)聯姻
隨著降服蒙古人的增多,成立了蒙古二旗、八旗;隨著漢人的增多,成立了漢軍二旗、四旗、八旗。
對應的是,臣服盛京的蒙古部落與率眾來歸的漢人將軍。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帶軍隊降清,帶來了新式火炮、火槍、水師,讓清軍的裝備迅速提高,步騎炮協調作戰更加普遍。攻破旅順堅城,打破明的島鏈封鎖就是明證。之後三順王在破皮島,入關劫掠也立下赫赫戰功。這也是能被封王的實力,從頭到尾他們都統帥有自己的部隊,有自己的區域。東京(遼陽)、鞍山、蓋州、海州,就是他們的封地,義務即作戰從征(與蒙古王工一樣)。而且三王朝班甚至位列首班,不比滿洲親王低,和蒙古王公一樣。這時候清朝的體制是「八旗+王公制度(漢族王公、蒙古王公)」。
1644年天下大變,吳三桂降清,因功勞巨大,被封為平西王。之後隨阿濟格在陝西,荊襄作戰。在擊破李自成主力與滅了南明後,各位藩王都回到了遼東的封地,爵位也在郡王、親王之間擺動。吳三桂的封地在錦州、寧遠一代,大致獲得了山海關到大凌河之間一半的土地。
如果歷史到此為止。四王就和蒙古王公一樣,和大清皇家聯姻。而且他們比蒙古王公更親,帳下的部隊編製是都統,佐領,封地在龍興之地。
大汗征服朝鮮,以朝鮮的布匹絲綢換區蒙古的馬匹;
大皇帝入主中原,廢除明朝的苛政(三餉),以中原的財富供養遼東、蒙古的王公。
既有過去的經驗,也有當下的可行性,這應該是1645年最理想與最樂觀的選擇,攝政王多爾袞也是這麼做的,南征四王在戰後返回遼東。
但南明的持續抵抗,川陝的不穩,湖廣的動亂。使朝廷認識到:南方很難只靠打擊部隊南下,得勝回朝而解決,南方需要長期的經略鎮守。朝廷最終決定四王徹底拖家帶口南下。在前後近十年的作戰中,吳三桂獲得了雲南、貴州,孔有德女婿孫延齡獲得廣州將軍,尚可喜封廣東,耿精忠封福建。
這時候大清就像三明治,最南邊四省是漢人藩王守著,最北邊漠南是蒙古藩王守著,共同作為中間八旗朝廷的屏藩。在合適的政策(世襲,聯姻,尊重,默認貿易)下,大家都會相安無事。
《三藩史略》
岳托在皇太極時代就提出過通過滿漢聯姻來鞏固聯繫,即「凡歸降的一品漢官,以諸貝勒女嫁之為妻;二品漢官,以國中諸貝勒、大臣女嫁之為妻。即使原來已經有了妻室,仍以諸貝勒、大臣女與之,以示我誠信。」甚至對士兵都有考慮,「核查各牛錄所屬寡婦,給配為妻」。
至於南部三藩、將軍與皇家的聯姻大體如下:
和碩額駙吳應熊:1653年,娶世祖皇帝福臨最年幼的異母妹。
和碩額駙耿聚忠:1663年,娶安親王岳樂 (饒余郡王阿巴泰子 )之女。
和碩額駙尚之隆:1660年:尚公主。公主為福臨養女 ,即福臨兄承澤親王碩塞女。
和碩額駙耿精忠:1654年,娶肅親王豪格女。
俺達尚之信:世祖皇帝的俺答,娶耿精忠妹。
和碩額駙耿昭忠:1654年,娶固山貝子蘇布圖女固山格格。1660年,封和碩公主 (後封和碩和順公主 ) ,之隆得封和碩額駙。
和碩額駙孫延齡:1660娶和碩格格孔四貞。
清初公主下嫁演變大體如下:
女兒 |
滿洲 |
蒙古 |
漢人 |
|
太祖 |
10(2養女) |
7 |
3 |
|
太宗 |
15(1養女) |
3 |
11 |
1 |
世祖 |
4(3養女) |
1 |
1 |
2 |
結合起來可以發現,在順治朝公主下嫁漢人已經增多,也可以側面反映出漢族王公的地位。相對而言,與宗室、滿洲貴族聯姻就更多了,尚可喜的後代有14個男丁與皇族聯姻。按著歷史的趨勢,聯姻會越來越頻繁。
建寧公主,被演繹最多的滿漢聯姻代表
但歷史總是隨著實力的變化而讓關係變得微妙。蘇尼特部世襲罔替的多羅君王、郡主額駙騰機思,只是在漠北蒙古的吸引下就起兵了,根本不顧及聯姻。而三藩實力早已不是漠南蒙古王公的級別了。
在平定南明後,三王在各自的地方都有發展。吳三桂接收了南明諸降將,在之後的幾年裡東征西討,做到了第一不能裁兵,第二諸將發財,第三軍隊戰鬥力強悍。之外還給各省推薦將軍,山陝川諸將多與平西王有往來,且雲南銅錢流入海內。大致處於一種強兵,富地,軍依託戰有財,王依託兵有權,相互依存。和當年難以離土的遼東兵一樣。
尚可喜年齡大了,許多事情交給自己的孩子處理,廣東自明以來就各種和西洋人貿易,諸將作戰能力不敢保證,但白花花的銀子沒人拒絕。耿精忠在福建因為應對鄭經的問題,軍隊比較強大,更重要是和馬尼拉等地的貿易在開展也很有錢。
這時候三藩有共同的特點,第一、新入諸將安土重遷,不願離土離財,不僅僅是藩王問題;第二、老一代人會懷念故鄉遼東,真想回去;第三朝廷每年還得花銀子養著三王,財政緊張。
第一個特點了決定了南征以來新入的諸將絕不贊同移鎮,他們的財富在這裡,遼東的藩地和他們沒關係,而且他們本身就是降將,也不信任朝廷。
第二個特點決定了總有人真心想回遼東,祖墳、老戰友、記憶都在那裡,他們遲早會提出。雖然已經是少數,但提出就是契機。
第三個特點會影響朝廷的決策,和平時期財政開支必須穩下來,而且許多地還需要善後。朝廷需要諸王減少開支,裁軍、節餉、移鎮都有可能。
現在的三藩可比蒙古王公大多了,他們在實力上屬於喀爾喀蒙古三汗、厄魯特四部,在名分上與漠南王公一致。實力變化與傳統名分的落差都在微妙中變化著。
三明治模式大清需要經過內部整合才能走上大一統
實力變動與矛盾
雖然上面的這些矛盾是發展著的,但在一般情況下大家都可以過得去。康熙親政後,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皇帝既然能解決鰲拜,也能處理其他;皇帝的記憶里只有海內外一統,並沒有父輩們與他們合作的誓言。
契機就是1673年2月,尚可喜上表要帶兩個佐領及遼東籍士兵家眷回遼東,留兒子鎮守。康熙同意了半個,就是前者。這就很微妙了。耿精忠也表示要「撤回安插」。康熙的回應「靖南王即請自福建遷移,應將王本身並標下十五佐領官兵家口,並行遷移。」吳三桂也獲得了大致一樣的言語。
按照程序上,康熙是讓諸王回遼東的封地而已,依然是實封的王,依然是有事從征。甚至康熙在安插問題上不惜得罪滿洲貴族,做到藩屬官兵人到即有寧居。並非是削藩,削奪王爵,剷除異姓王之類。
這些條件並不比1644年的低,比1646年多爾袞給的還高,實力也不會比漠南王公差。但大家不一樣了。三藩加起來帳下有4個統領,83個佐領。帳下還有大量的綠營。
王或許願意北歸;王的子弟肯定不願意,只見遼東留守的親戚南下,不見回去的。諸將更不願意。
野心+鼓動=反了。畢竟是有人認為是康熙不守契約。
在漠南蒙古額哲的兒子(林丹汗的孫子)布爾尼也反了,畢竟是個恢復四十萬蒙古的機會。
到這時候基本就覆水難收了,至少對吳沒法統戰了,只能打下去。畢竟政治從來不是程序,程序是可以後續補的,實力沒法後續談。
三藩之亂
戰爭與聯姻的結局
滿漢並沒有那麼多界限,一個高度漢化的邊疆女真部落,在納入邊疆區域的蒙古人、漢人與實力派後,逐漸形成了「八旗+蒙漢王公」的體系,在歷史機遇下進入關內,形成了「皇家在中心,王公在南北」的模式。控制與反控制,大一統與封建,在不斷的博弈者,最後引發三藩之亂(事實上有五藩之亂,南四,北一)。
八年時間的戰爭,天下相當於重新打了一遍。戰後在漢地十八省再沒有藩臣,也沒有王輔臣那樣的半獨立將軍,徹底實現大一統。對漠南蒙古控制更加嚴密,任何王公都不再有反叛的能力。皇太極以來懷柔的爵賞分封,基本達成了事實上的收回。之後就是對付名義上都沒納入的台灣、外蒙、厄魯特。大清的大一統之路從此開始。
聯姻和爵賞一樣從來都是政治上的錦上添花,而非基石。聯姻註定不可能成為實力變動下的穩固紐帶,但發展到戰爭也標誌滿漢聯姻成為絕響。從而有了之後的漢人無封王,滿漢不通婚。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