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利益平衡:法國願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利益平衡:法國願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法國願意參與"絲路"建設,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西安表示。在古代去往歐洲和中東的商隊起點正是西安。法國高層首次肯定中國"絲路"倡議,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1月8-10日)的主要初步成果之一。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認為,法國的立場將有助於在歐盟形成對中國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更友好的氛圍。

馬克龍走的這步政治棋對歐盟與中國關係會產生重要影響。英國投票退歐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治地位因在組執政聯盟接連失敗而被削弱後,法國試圖承擔起歐盟融合者的角色。為此法國需要對華的建設性政治關係以及中國對法國經濟計劃的支持。訪華給了馬克龍一個理想的機遇。因為所有其他除外,他已成為中共大會後以及新年首位訪華的歐洲領導人。支持中國高層通過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復興連接亞歐的海陸商路,是馬克龍作為總統首訪亞洲做出的富有遠見的一個舉措。中國也恰好是歐洲領導人可以向歐洲人乃至全世界表明自己雄心的平台。

"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向中國表明自己獲得21世紀中歐夥伴關係的決心,"法國總統在訪問西安時表示,"我希望,我們能一起制定每一方都能獲勝的平衡關係的規則。"馬克龍還強調法中兩國命運的依存關係,指出,"未來需要法國、歐洲和中國"。

馬克龍在給出法國對"新絲路"感興趣的信號後,同時提醒,古代絲路從來都不只是中國人的,而"新路不能只有一個方向"。他強調,共同實施"絲路"項目,應能保證共同的知識產權、競爭以及對公開市場的准入。法國總統強調,"多邊主義意味著一個更平衡的合作",而"新的商路不能是通往新霸權之路,後者只能迫使所經國家陷入依賴境地"。

聖彼得堡大學專家亞歷山大·謝爾古寧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提醒說,歐盟暫時還沒有制定出針對中國"一帶一路"的統一戰略;也正因為如此,法國的立場是大膽的。

亞歷山大·謝爾古寧說:"歐盟暫時正在研究這一倡議,但不急於參與其中,因為還未最後確信所有方面的透明度。客觀上該倡議對歐洲國家有利,因為它是旨在發展經過俄羅斯和中亞通往歐洲的運輸線路。歐洲人都是些實用主義者,他們在研究這一倡議對他們有哪些利弊。法國決定響應該倡議,看來是為自己找到了某些好處。暫時還沒有歐盟委員會的官方立場。相應地歐盟每一成員暫時有明確自己對中國倡議立場的自由,就此發表意見。"

這位俄羅斯專家認為,說歐洲整體上對中國倡議持不信任和懷疑態度是不對的。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捷克以及中東歐一些國家都支持中國的這一倡議。北歐國家的歐盟成員也對同中國合作持積極態度,沒錯,但有時並不包括"新絲路"。那裡歡迎中國投資。因此現在就談論歐盟對中國倡議的明確立場還為時過早。目前歐洲國家都在單獨解決這一問題,但都彼此參考。法國的立場顯然能給中國倡議創造一個更積極的氛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認為,歐洲人不太了解中國的倡議,因此也就有了對它的相應態度。黃衛平認為,法國的立場可以促使它的歐洲夥伴重新看待這一倡議。

黃衛平接著說:"首先,我想,歐盟其他成員國會認為這只是法國自己的一個表態。其次,我相信,未來他們也會從自己的角度,認真可考慮該如何看待『一帶一路"這個倡議,以及將來在政策上有哪些體現,但目前馬克龍總統表態之後,歐盟的其他成員國中還沒有人就此作出表態和評論。再次,目前歐盟各國對『一帶一路"的看法還沒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民間、學術界和商界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看法並不一致。我曾經在歐盟總部見到歐盟的高層官員,實際上他們對『一帶一路"並不十分了解。一位歐盟官員曾說,他們那裡的基礎設施已經過剩了,我們的『一帶一路"是搞基礎設施的,對他們來講沒有太大的幫助和意義。其實東歐的成員國基礎設施是相當差的,歐盟在實施了旨在全面改造歐盟的基礎設施的『容克計劃"後,中國總理訪問了歐盟,雙方進行了交流,較之前而言,他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一帶一路"倡議從來不是『大家聽中國的",而是『中國聽大家的",這也是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國際關係中所持立場最大的區別。例如美國所主導的合作機制都是『大家聽美國的"。而『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共商、共建、共享,在商業的基礎和原則上為世界構建公共產品。基於這一點,我想歐盟未來對此會有一個全新的考慮。中國和歐盟之間的中亞、西亞一帶的基礎設施並不像歐盟所想像的那樣完善。中歐雙方其實可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合資項目,共同打造以商業原則為基礎的世界範圍內的互聯互通。但是歐盟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各國領導人誰說了都不算,無法達成統一意見。"

馬克龍此次訪華的一個目的是減少法國300億歐元的貿易赤字。顯然參與"絲路"項目,是平衡對華貿易的手段之一。周二馬克龍向中法企業家(法方代表團中有50位企業領導人)建議為中國投資開放法國,以換取法國公司更大規模地進入中國市場。它同時警告,現存的貿易不平衡或導致貿易保護主義。而核能、航天航空以及農業食品部門被認為是帶動中法平衡的貿易投資出現新增長的火車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俄羅斯SputnikNews 的精彩文章:

RT主編西蒙尼揚:俄羅斯人對美國的態度在何時發生了變化?

TAG:俄羅斯Sputnik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