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第一篇,寫給自己
剛申請好,還不知道怎麼用,不過先隨意敲一點字談談新鮮感吧。曾經還算喜歡寫,素色的信箋、不智能的手機;曾經也寫過不少的小感悟,那個時候多愁善感;曾經寫下的小感悟,隨著自以為是的成長,或者伴隨著某一個人某幾件事的離去,被一點點的清除。「曾經」的事,時間太久,都成了故事。有五年的時間沒寫過100字以上的小文章了(除了畢業論文)。所以這一篇,且不論內容和文筆,碼字超過100,我就成功了。
我每天都會抽時間看一些出版類的書籍、名著,我也關注一些大V或者名人公眾號,總覺得這些有經濟交易驅使的文字,離我們平凡樸實的生活有些距離感,而生活是踩在土地上的。同一位多年不聯繫的女同學聊天,她曾經喜歡看我寫的隨筆,並向我推薦了這位L同學。我幾乎每天都會看L同學的文章,關於工作的、生活的、情感的,最起初給我一種感覺是,他的文章華而不實,太過注重辭藻和文章布局,導致思想空洞。差不多一年過去了,明顯感覺到他的文章厚重起來,有了溫度,或許跟職業有關,他似乎帶著一種這個年紀的人不該有的悲憫之心,所以文章也有了厚度和高度,通過文章,聯想他自己描述的身世、外貌等,有時候會覺得他有一點文學大師莫言的影子。所以我在想,希望在可以被允許的言論自由範圍內,他的文能再尖銳、再犀利一些才更好看,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和魄力下個ID見的。
回頭說說申請這個號的初衷。我是這樣一個人:看過的書大多記不住主人翁的名字,見過的人大多都成路人,經歷過事並沒有學會真正思考。很多時候,該記住的忘掉了,該留下的離開了,沒有停留,逐漸變成一個沒有獨立思想和被人灌輸思想的walking dead。或許碼字的過程,才是思考的最好時刻。同時,讀書和寫字是互相成全的,讀書可以讓寫字和思維更有深度和廣度,寫字是讀書和生活積澱在人生里的烙印。我呢,書讀的少,寫字又是初來乍到,現階段對自己的要求是語句通順即可。
在跨年的時候,我很鄭重地寫下幾行字,如下:
過去的2017,有過一些辛酸難過和失望無助,但收穫更大。真心感謝一些人,無論是老友還是新朋,熟知抑或素未謀面,成長道路上的點滴,分享與鼓勵,即是最好的陪伴。希望2018年,在工作方面,成長進步得更快更紮實;生活方面,繼續堅持讀書、堅持運動,臉更小一點,走更遠的路,看好看的景,吃更多的美食。
我可能不會每天寫,看過一句話說寫字之初就是體力活。當你某一天突然想說「嗯,她終於寫的沒那麼差了」的時候,記得告訴我。
願我們都有酒有詩,晴耕雨讀,不負獨行,不負時光,不負己。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