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著連載】義大利的統一

【名著連載】義大利的統一

原標題:【名著連載】義大利的統一



到19世紀中葉,義大利統一運動己延續了近一個世紀。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總決議,義大利被分成了8個邦國。在北半部,只有撒丁王國是由義大利人自己統治的獨立國家,此外都是被奧地利統治或受其控制的地區。南半部的兩西西里王國則是由西班牙波旁王室旁支撐握統治權的。羅馬地區還有法國軍隊駐紮。

撒丁王國在整個義大利是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統治撒丁王國的是薩瓦(又譯薩伏依)王朝。它比較早地進行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在經歷了l848年革命的洗禮之後,於l849年即位的國王維克多一埃曼努伊爾二世以開明的姿態保留革命時制定的憲法,實行起君主立憲制。l852年他任命了加富爾為首相。加富爾原任內閣農商兼財政大臣,年僅32歲。他雖出身貴族,但深受自由主義思想影響,還曾遊歷過法、英、比利時諸國,親眼看到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他羨慕這些國家在經濟方面的繁榮,羨慕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在國內,他有自己的大莊園,而且仿效資本主義農場進行經營管理,例如重視農業技術,購買農業機械,使用化肥等,使莊園發展很快,贏利也很多。後來他又將穀物運往國外,發了大財。積攢了大量錢財後,他又投資鐵路、開辦公司,並與人合資興辦銀行,財源廣進。l847年時他創辦了《復興報》,大力宣傳反對民族壓迫和諸侯割據,堅決主張國家的統一和復興。這樣,他就成了資產階級擁護的代言人,同時是在民眾中享有很高聲望的活動家。


他擔任首相後,大力推行了改革。重要措施有:鼓勵工商業、修築鐵路、改良港口、建立商船隊、實行自由貿易等等。與此同時,他還著力於富國強兵,推行增加軍費、擴充軍備、整編軍隊、嚴格訓練等政策。在政治上,他宣布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的自由。所有這一切,都使撒丁王國威望大增,成為全義大利資產階級與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偶像。更重要的是,人們把擺脫外來統治、爭取國家統一與復興的希望,寄托在了撒丁王國身上。由此看來,撒丁王國這種眾望所歸的地位,是因本身的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沒有任何的強制因素。在整個統一運動中,撒丁王國就是旗手,這是那時公認的事實。當然,義大利確實有些革命者如燒炭黨、青年義大利等組織,明確提出了建立共和國的主張。不過,他們在群眾中威信並不高,掌握不了大多數群眾。這是不爭的事實。


加富爾是個冷靜的人,他想到要統一必須與奧地利開戰,而那時撒丁王國的實力還不可能與奧地利抗衡,就決定聯絡外援。l858年7 月,加富爾與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訂立協議,法國與撒丁王國結成軍事聯盟,共同對奧作戰;勝利後由撒丁王國兼并倫巴底、威尼斯,但需將薩瓦、尼斯兩省割讓法國,作為報償;事後由撒丁王國負責聯合北部的托斯卡納、中部的教皇國、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共同組成四國聯邦,由教皇出任名譽元首。 。


1859年對奧戰爭爆發,奧軍很快遭到失敗。就在對奧戰爭爆發前後,受到形勢鼓舞的中部各幫,包括托斯卡納、帕爾馬、摩地納三個公國,教皇領之中的羅曼納、馬爾克、翁布里亞三省,都發生了革命,政權先後落入資產階級手中。這時拿破崙三世變卦了,他出兵並不是為了幫助義大利,而是為了打擊世仇奧地利,更重要的是想藉此把法國的勢力滲透入義大利。但是中部革命一爆發,他很快感覺到,此地的形勢很難控制,而奧地利的實力也不可低估,還是及早抽身為好。於是他利用有利時機,於1859年7月背著撒丁王國,與奧地利皇帝達成協議,規定奧地利把倫巴底讓給法國,由法國轉交給撒丁王國;威尼斯仍由奧地利統治;法國負責恢複發生革命地區原來的政權,爾後再成立教皇為元首的義大利聯邦。

拿破崙三世的背信棄義行為,激起了群眾的憤怒,也使加富爾惱火異常。加富爾憤而辭職,前往中部各幫去遊說,以補前愆。中部各幫新建立的議會早就把撒丁王國看成是統一的旗手,此時又惱怒於拿破崙三世的背叛,於是很快通過決議,廢除原來親奧地利的王朝,立刻併入撒丁王國。l860年3月經全民公決,合併正式實現。這就使義大利北部實現了統一。這個重大成就使中部資產階級得償宿願,又挫敗了拿破崙三世的圖謀,還使加富爾官復原職。還在對奧戰爭開始之前,剛從海外歸來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就接受了撒丁王國國王的委派,去建立一支志願軍。1859年3月國王將這支軍隊命名為「阿爾卑斯山獵兵」,任命加里波第為司令官。戰爭打響後這支軍隊英勇作戰,很快攻入倫巴底。加里波第發表公告說:「按照全民意願選出來作我們最高統帥的維克多——埃曼努伊爾,派我到你們當中來領導這場鬥爭」。加里波第本是革命派成員,主張共和制度。但是他打出了撒丁國王的旗號,說明他了解民情尊重民情。


在北方鬥爭節節勝利的情況下,l860年4月南方的西西里發生了起義。為支援起義,加里波第組建了「千人志願軍」即紅衫軍。出發前他寫信給撒丁國王說:「我們的戰鬥口號是:『統一的義大利可歲! 維克多一埃曼努伊爾——義大利第一名最勇敢的戰士萬歲!』……如果我成功了,我將驕傲地為陛下的王冠上綴一顆璀璨奪目的新寶石。」他率領紅衫軍很快解放了西西里島,而後揮師渡海北上,不久就打下了整個兩西西里王國。他在發布的所有文告中,一直都使用撒丁王國的名義。當國王和加富爾總覺得不放心而趕到南方時,他從首府那不勒斯迎出城外,與國王並騎一起進了城。


實事求是地說,撒丁國王和加富爾都只是要把義大利收歸到撒丁王國麾下,使薩瓦王朝成為統治整個國家的王朝。因此,他們不發給加里波第軍隊武器和糧餉,反對他進軍兩西西里首都那不勒斯,加里波第得勝後又明白聲明要他交出權力,等等。這一切加里波第都十分清楚,一些革命派的人曾經勸他,要他應自己掌握權力。但是他不肯另起爐灶,還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擔當統領全國的大任。他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完全清楚如果自己直接控制權力,必將引發一場內戰,既不利於統一大業,又給群眾帶來災難。後來國王曾表示要委他以高官,賜他豪華府邸和巨額財富,並為他的兩個兒子安排官職,都被他婉言謝絕,不受半點封賞,交出兩西西里的權力後飄然而去。


這些問題是學習義大利統一史應該認清的。它們既說明了統一運動的領導權問題,又說明在統一運動中並沒有出現革命道路與王朝戰爭道路的尖銳對立。關鍵在於要看準歷史發展的客觀趨勢。


編輯:yepotter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學科教育 的精彩文章:

複習專題 丨統編版七年級上第一單元

TAG:歷史學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