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茶湯冷卻後,遊離在杯中的不明絮狀物是什麼?

茶湯冷卻後,遊離在杯中的不明絮狀物是什麼?

有時候茶湯沒喝完放在桌上,冷卻之後我們會發現杯中會懸浮著一些淺褐色的絮狀物,茶湯也變得渾濁了,這種現象我們俗稱為「冷後渾」。有茶友給它起名「茶乳酪」,它的基礎物質是茶黃素、茶紅素與咖啡鹼的絡合物。

冷後渾形成的另一核心物質「咖啡鹼」,是茶湯苦味的來源;而茶葉中兒茶素是澀感的主要來源。紅茶發酵過程中兒茶素經過氧化和聚合轉化成茶黃素,沖泡過程中茶黃素與咖啡鹼凝聚後,苦澀味也會因此降低。

當水溫接近100℃時,茶紅素、茶黃素呈遊離狀態,溶於熱水,但隨溫度降低,它們通過羥基和酮基間的H鍵締合形成絡合物。隨締合反應的不斷加大,其粒徑增大,茶湯由清轉渾,表現出膠體特性,粒徑持續增大,便會產生凝聚作用。是否產生冷後渾,以及冷後渾的顏色如何主要取決於茶黃素的含量,茶黃素含量低的茶不容易產生冷後渾。

從冷後渾現象可以間接判斷茶湯水平,一般冷後渾較快,黃漿狀明顯,乳狀物顏色較鮮明,說明湯質較好。

有人說「冷後渾」是優質紅茶的特徵之一,但是這種現象在普洱茶中也常見到。並且也不能單單通過「冷後渾」這一單一表現來判斷某一款茶的優劣。如要判斷茶湯是否是冷後渾。可將有絮狀物沉澱的茶湯稍稍加熱,茶湯應當清亮如初。

圖文整理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茶網 的精彩文章:

年度知識:普洱茶之喝茶品鑒篇上

TAG:新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