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估值15億美金的公司,他們都遵循這些商業規則

那些估值15億美金的公司,他們都遵循這些商業規則

公子靈的創業圈讀書會

12

第四本第二講

本文來源於彼得.蒂爾《從0到1》的閱讀精華整理

文章作者:王金靈,(ID:willingswang),畢業於廈門大學,自2009年開始創業,先後在廈門大學創立校園單車共享、校園金融、電動汽車共享等創業項目。2012年聯合發起成立中國苗族經濟促進會,幫助促進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教育發展。2014年創立免費公交項目-智行公交,並獲得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CCTV4《走遍中國》30分鐘人物專訪。

創建一家估值15億美金以上的公司是任何創始人都夢寐以求的,但是在通往15億美金的道路上,有的公司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有的公司在中途戛然而止,有的公司在接近目標時轟然倒下,有的甚至莫名其妙的就解散。

創業就像是一場馬拉松,任何提前離開賽場的選手,成績都不作數。只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終點的選手才能獲得應有的獎勵。而在漫長的創業征途中,註定你不是一個人在奔跑,你是和一群人在奔跑,有你的敵人也有你的隊友。

而如何與隊友一起堅持跑完整個比賽並擊敗對手,這是所有創業選手時刻都在思考的命題!《從0到1》正是這樣一本關於如何與隊友一起創建創新公司並擊敗競爭對手的書,主要基於彼得蒂爾和PalPay(2002年以15億美金賣給eBay)聯合創始人帕蘭提爾,以及facebook和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300家初創公司投資者的經驗寫成。

雖然本書中提及許多模式,但是本書絕非成功秘笈,創業秘籍並不存在,因為,任何創新都是新穎獨特的,任何權威都不可能具體規定如何創新,事實上本書提到一個最為重要的模式是:成功人士總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價值,他們遵循的是基本原則,而非秘籍。

成功不是中彩票

我本身是一個創業者,曾結識過不少商業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中有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好未來集團聯合創始人曹允東——從大學創業者到身價數百億的教育行業變革者;也有《時代商家》封面人物興富祥集團董事長彭洪富——從打工仔到身價數十億的中國機床製造業領軍人物;

也有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中科漢天下集團董事長楊清華——從研究學者到身價數億的手機晶元行業領軍人物;也有區域沙石行業的服務提供商唐淵董事長——從白手起家的農民子弟到身價數千萬的土石方承包商等。

我經常問他們的一個問題是:「成功是靠運氣還是靠技能?」有些人開玩笑說「成功,一半靠運氣,一半靠時機,剩下的則是智慧」。

而在《從0到1》這本書中,彼得蒂爾認為:

成功不是靠運氣,成功源於規劃。

摘錄

對於初創公司,最有效的還是富有智慧的設計,規劃優於機遇。現在好的設計是一種審美需求,任何人從懶人到雅皮士,都對自己的外在形象非常在意,確實每個偉大的企業家都首先是一位設計師。

任何手裡拿著蘋果的智能設備或外形流暢的蘋果筆記本電腦的人都會感覺到喬布斯對產品完美的視覺和體驗的痴迷。但是我們從他那裡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與美學無關,喬布斯最好的設計是它的企業。

蘋果公司發揮想像並多年執行明確的未來計劃,去創造新產品,有效分銷,忘掉「基本的可用產品」吧。自從喬布斯在1976年創立的蘋果之後,他就意識到,只有對未來精確的規劃,才可以改變整個世界。而非傾聽焦點小組的意見或複製其他人的成功。

我們必須重新找回明確的未來之路,初創企業是你可以明確掌握盡最大努力的機會,你不只擁有自己生命的代理權,還擁有世界上某個重要角落的代理權,而這一切都要從抵制不公平的概率主宰在開始,因為你並不是一張被概率決定命運的彩票。

彼得蒂爾創辦並投資過多家市值超過10億美金的公司,被稱為矽谷的投資教父,是矽谷「PayPal黑幫」的教父級人物,他說的話必定是有幾分道理的。

這些觀點是值得我們好好深思審查的。所以,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成功,一定不是我們的運氣不夠好,而是我們的規划出了問題。因為,

成功不是中彩票,成功源於規劃

在這一點上,我犯過的一些錯誤或許對大家有所啟示。2011年大學畢業,我從廈門來到北京創業。作為一個無技術、無背景、無資歷的三無年輕創業者,我雄心勃勃的擬定了自己150多頁的健康大數據項目,

壯志豪言的對所有人宣布:「人類20世紀前的壽命變革是從疾病包圍健康開始的,那麼今天的這場大數據技術革命將以健康包圍疾病而告終」。就這樣開始了歷時1年多的融資歷程。

稍微有點成功融資經歷的人都能預測我鐵定是沒有辦法拿到融資的。因為,從三個最基本的因素來評估,我一樣都不具備:

第一個,人能力方面,我的主專業是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從技術角度講,做無人機還可以,涉及到健康領域的事情對於我則十分陌生,在經驗上,我剛畢業,從來沒有健康大數據相關領域的工作經歷;

第二,在資源方面,我沒有任何和康大數據相關的行業資源;

第三,項目方面,這個項目整整超前了4年,因為,2015年健康大數據才開始火起來。

我對能力、資源、項目的盲目樂觀,讓我的創業規劃建立在了毫無根據的基礎上,這樣的失敗不是因為運氣不好而導致失敗,而是因為規劃的失敗早已註定結局的失敗,一個用了1年5個多月才買回來的經驗教訓!

痛!痛!痛!我的青春小鳥就這樣徒勞飛了一年半!!

如果你的規划出了BUG,即使上天想幫助你,他也無能為力,上天只能給你風,只能給你雨,但卻沒有辦法給你發芽的種子;他可以幫助你從1走到n,卻永遠沒有辦法代替你從0走到1。

如果必須要用一句話概括規劃的指導思想,那麼「順勢而為」應該是最合適的一句。在公司開始之前務必要有一個靠譜規劃,因為成功不是中彩票。

冪次法則

大家都知道,聖經有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就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提到的馬太效應。

但是估計大家很少將這個原理和錢生錢這個觀念聯繫到一起。錢生錢,即,複利—世界第八大奇蹟,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發現,宇宙最強大的力量。這則是馬太效應在商業最有力的展現形式。所以,千萬不要低估指數級增長,即冪次法則。

摘錄

冪次法則是宇宙的法則,是宇宙最強大的力量,之所以會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指數方程描述的是最不平均的分配,它完整定義了我們周圍的環境,而我們幾乎毫不察覺;

撒網式的投資,然後祈禱,這種方法通常會全盤接收,這是因為風險投資的回報並不遵循正態分布,而是遵循磁力法則:一小部分的公司完勝其他所有公司;風險投資中最大的秘密是:成功基金的最佳投資所獲得的回報要等於或超過其他所有投資對象的總和。

這使風險投資家們總結出了兩個很奇怪的規則:

第一個規則,只投資給獲利可達整個投資基金總值的有潛力的公司;

第二條規則:因為第一條規則太嚴苛,所以不需要其他規則。風險投資基金必須發現若干能實現從利益從0到1跨越的公司,然後傾盡財力支持他們;

如果你已經開始運營自己的公司,你必須緊遵冪次法則,把公司經營好,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市場可以勝過其他所有市場,一種分銷策略通常優於其他所有策略,時機和決策也要遵循冪次法則,某些關鍵時刻遠比其他時刻重要。

按照彼得蒂爾這樣的描述,用通俗的話來解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最重要的公司只有一個。當然,類似「最重要的人只有一個」也可以算作其中。

只有將全部的精力都堅持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才能確保這件事情發生指數級增長,即啟動冪次法則。這讓我想到了最近知道的幾個教授創業案例。

北大饒毅教授將自己大部分精力奉獻給「知識分子」平台,所以「知識分子」由最初的毫無知名度發展到目前學術圈大咖雲集的知名平台,其衍生價值空間巨大,科學隊長就是他們的變現模式之一;

北生所王曉東教授將大部分精力全部奉獻在百濟神州公司以實現做全球最好的抗癌新葯,公司發展在行業獨領風騷。

相反,有一些清華北大的教授在全國撒網遍布很多公司,但是他們所有公司加在一起都沒有別人專註於一個公司產生的價值大。這便是冪次法則的效應,一個好公司價值可以勝過其他所有公司價值的總和。

秘密

每當談起創業的話題,我聽到的比較多的一類就是,目前,所有能做的幾乎都被別人做完了。你能想到的別人早就想過100遍啦!世界上已經沒有什麼商業秘密!在彼得蒂爾看來導致大家產生這種觀點的原因是:

摘錄

第一是漸進主義,從小我們被教育做事的正確方法是,積硅步以至千里;

第二是風險規避,人們害怕秘密是因為怕犯錯誤;

第三是自滿,社會精英享有最大的自由,也最有能力去探索新想法,但是他們似乎最不相信秘密;

第四扁平化,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人們認為世界是一個同質的,激烈競爭的市場,世界是平的。

這些事情的存在,讓我們喪失了對等待被挖掘的秘密的好奇之心。如果你認為有些困難的事情無法完成,就不會去嘗試,相信秘密才是探索有效進行的關鍵所在。事實是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只有堅持不懈的探索,才能夠發現它們。

商業也是一樣,成功的企業建立於開放卻未知的秘密之上,這個秘密關乎於世界是如何運作?只有相信並探索秘密,才能發現常規之外的近在眼前卻不為常人所見的商機

像是Facebook、Airbnb、Uber等公司最初的想法看起來如此簡單,都能支撐起重要而有價值的企業,那麼一定還有許多好公司等待我們去創辦。」

所以,永遠不要抱怨世界上已經沒有什麼商業秘密了,永遠不要抱怨電商被馬雲佔領了,社交被馬化騰佔領了,出行被滴滴佔領了,媒體被頭條佔領了,金融被螞蟻金服佔領了等廢話啦。

商機無限,你需要做的就是相信並探索近在眼前卻不為常人所見的商機。

在此我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時候發現的幾個校園商業秘密。2009年在廈門大學推廣草稿紙業務,剛性高頻高利潤,這件事情讓還沒有大學畢業的我,獲得了人生第一桶金70萬元;

2010年在廈門大學推廣共享單車,2014年ofo才開始在北大嘗試;2011年在廈門大學提供學生現金貸,2015年趣分期才開始嘗試。2015年在貴州全省推廣免費公交,如果不是政策的原因,現在貴州公交銀行應該已經成立2兩年啦,且貴州全境免費乘坐公交。

基礎決定命運

在創業圈,我們聽的最驚心動魄事情,莫過於某個知名的公司因為公司的股權發生了糾紛、因為控制權發生了糾紛、因為員工的期權發生了糾紛等等。

比如較知名的雷士照明股權糾紛、國美的股權糾紛、俏江南股權糾紛、真功夫股權糾紛等。在《從0到1》這本書中,彼得蒂爾提出了一個他自稱為「蒂爾定律」的觀點,即基礎沒有打好的初創企業是無法挽救的。

以上這些公司之所以發生類似的情況,都是因為在企業初創期沒有將基礎打好。

摘錄

在一開始創業的時候,首先要做的至關重要的決定是:和誰一起做,選擇合伙人就像結婚,而創始人之間鬧矛盾,就像離婚一樣,令人很不愉快。

創始人在共同創立前,應該有深厚的交情否則他們的合作就會非常糟糕。要找到公司內部不團結的原因,分清以下三個概念就很有用,

1、所有權誰在法律上擁有公司的資產;

2、經營權誰實際在管理著公司的日常事務;

3、控制權是誰在形式上管理公司事務;

初創公司的矛盾大多出現在所有權和控制權之間。即董事會的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董事會人越少越好,董事會越小,董事會越容易溝通達成一致,並進行有效的監督,三人董事會為最理想狀態,除非你的公司已經上市,否則董事會不要超過五個人。

如果你希望擺脫董事會的控制,那就儘可能的擴大其規模,如果你希望它高效運作,那就縮小其規模。

所以,在企業創立之初務必要設定好企業的所有權、經營權、控制權,如果不知道如何設計,可以去諮詢富有經驗專業律師。否則,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打造幫派文化

打造企業文化應該是大部分創業者最頭痛的事情,因為公司的每個員工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理想不同,讓一群這樣的人形成統一的文化意識,確實比登天還難。

面對這樣的情況估計包括彼得蒂爾本人無法實現。那麼彼得蒂爾是如何讓PayPal公司形成統一的公司文化的呢?最終被矽谷定義為「PayPal黑幫」文化。

摘錄

從一開始我就想讓PayPal員工緊密團結,而不是出於事物關係待在一起,我認為較為牢固的關係,不僅能使我們更加開心,更加高效的工作,而且能使我們的職業生涯更成功,即使不在PayPal,亦是如此,

因此我打算僱用真正喜歡團隊合作的人,他們必須有才華,他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要由衷的喜歡與我們共事,這就是PayPal黑幫的開端。

招聘是每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應該被外包出去,有才華的人不需要為你工作,因為他們有眾多選擇,你應該自問得再直截了當一些:

『為什麼放棄谷歌獲取高薪和威望的機會,去你的公司駐地20號工程師呢,』唯一的好答案,必須針對你的公司,量身定製,答案必須是兩類,一類是關於公司使命的,一類是關於團隊。

由此可見,彼得蒂爾對企業文化的打造是從招聘開始的,因為每個公司的創始人都沒有辦法讓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理想不同的人群形成統一的企業文化。

但是卻可以在招聘的時候進行過濾,只招聘那些性格相同、愛好相同、理想相同的人成為公司的員工。這樣一來,打造企業文化就變成了將一幫性格相同、愛好相同、理想相同的人形成統一的企業文化,這樣的難度相對於之前混亂的局面好容易的多。

即所謂的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幫派文化。當所有公司的員工高度認可公司的價值觀同時也彼此認同的時候,這個公司的組織合力就會被無限放大。

小結

恭喜你已經閱讀了5000字讀後感,以上是《從0到1》關於商業法則的精華解讀分享,這些觀點曾使PayPal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變成15億美元估值的公司,讓PayPal團隊成為矽谷「PayPal黑幫」的神話。希望你的公司也早日成為這樣的企業。

讓更多優秀的人一起成長!

關注公子靈的創業圈讀書會

做一個有思想的創業者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食物戰士終有一天變身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