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應對西方「顏色革命」 俄羅斯借集安組織「抱團取暖」

應對西方「顏色革命」 俄羅斯借集安組織「抱團取暖」

原標題:應對西方「顏色革命」 俄羅斯借集安組織「抱團取暖」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道近年來烏克蘭危機的持續發酵,以及由此帶來的俄羅斯與北約防務關係的日漸緊張,迫使俄羅斯急於在安全領域尋求新對策。於是,已經淡出公眾視野多年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以下簡稱集安組織)便在近幾年開始「復甦」。據俄羅斯《紅星報》報道稱,在近期的集安組織明斯克峰會上,與會各國通過一項聲明,表示反對藉助「顏色革命」和「混合戰爭」解決國際爭端。聲明強調,集安組織成員國不接受「任何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通過煽動民族和宗教矛盾和以其他方式,包括使用『顏色革命』和『混合戰爭』手段,破壞國家體制、解決國家間問題與國際爭端的意圖」。同時,這一聲明還宣稱將協同強化各成員國的軍力,以提升該組織應對西方軍事威脅的能力。


那麼,這個如今已經有些令人陌生的集安組織究竟是什麼來頭?該組織成員國為何又「心甘情願」地與俄羅斯捆綁在同一輛「對抗西方」的戰車上呢?


談及該組織的起源,就需要回到蘇聯解體後不久的1992年。當年促使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動機,就是以俄羅斯為首的幾個加盟共和國希望通過這種手段擺脫蘇聯時代在政治、安全、經濟和民族等領域給自己負擔的「包袱」。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解體後各國面臨的各種問題較之前的蘇聯內部矛盾更為複雜和棘手。由於蘇聯解體過於倉促,各國在軍事、經濟等領域無法立即擺脫以前的統一體制而自立門戶,同時激化了各國在領土、民族衝突和社會秩序等領域的混亂狀態。因此,為給蘇聯解體後的「分家」補課,集安組織便應運而生。


資料圖:舉行集安組織聯合演習的各國部隊

集安組織的前身是蘇聯解體後,部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於1992年簽署的集體安全條約。到2002年5月,該條約的簽署國又將其更名為集安組織。目前,該組織成員國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6國。在條約簽訂後的頭10年里,該組織一方面以蘇聯遺留體製為基礎,向各國提供了過渡階段的經濟和安全保障體制,一方面又作為協調機構幫助成員國解決領土、民族衝突。進入新世紀後,集安組織扮演的「過渡角色」已基本完成,遂逐漸「銷聲匿跡」。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組織發揮重要作用的10年中,各成員國之間形成了新的合作關係。比如白俄羅斯和哈薩克與俄羅斯始終在軍事、經濟、科技和外交上保持著緊密聯繫,而另外3個小國也藉助這一平台獲得了俄羅斯的大力支持和援助,由此得以維繫自身安全。而俄羅斯則通過集安組織,穩固了周邊局勢和本國地區影響力,並打造出「隔斷」北約東擴和恐怖主義侵襲的安全屏障。


而近年來俄羅斯和其他集安組織成員國日趨惡化的外交和安全形勢,則是促使該組織「復甦」的直接原因。在歐洲,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向被俄羅斯視為傳統勢力範圍的烏克蘭、喬治亞等國滲透,甚至煽動上述國家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給俄羅斯帶來巨大外部壓力。與此同時,西方對於集安組織成員國長期執政的領導人(如盧卡申科、納扎爾巴耶夫和拉赫蒙)也抱有敵視態度,期望通過「顏色革命」將其推翻。因此,上述國家也轉向「老朋友」俄羅斯尋求政治和安全上的支持。此外,近年來中東和中亞地區的恐怖組織異軍突起,並與高加索、中亞地區的極端主義團伙和民族分離勢力相勾結,對俄羅斯等國的社會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基於上述現實需求,集安組織各成員國主動謀求恢復和擴大該組織這一集體安全協作機制的作用,以求「抱團取暖」。

資料圖:集安組織明斯克峰會現場


事實上,近年來集安組織已經為應對「顏色革命」做出了多種努力。自2010年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政治騷亂和2011年中東「阿拉伯之春」政治運動以來,集安組織就開始注意到「顏色革命」對各成員國的政權安全和社會秩序的威脅。而2013至2014年的烏克蘭政治危機,更讓上述國家感到威脅已迫在眉睫。由此,集安組織開始陸續採取措施,以提高該組織應對危機的能力——通過增設潛在衝突監控與預防機制,並研究細化各成員國互相提供技術、物資支援和緊急軍事干預的規則,在制度層面構建了集安組織的危機應對模式。同時,集安組織還建立了由俄羅斯牽頭、各成員國參與的危機反應中心和集體快反部隊,並舉行了多次聯合演習,以強化集安組織的軍事干預能力。此外,集安組織還尋求建立信息安全合作機制,力圖通過加強互聯網管控,打擊網路信息滲透和網上犯罪,以防這種曾在中東和烏克蘭的政治運動中發揮巨大作用的新興顛覆手段發揮作用。


而在近期舉行的明斯克峰會上,集安組織各國更是將矛頭直指西方國家和國際恐怖主義組織的威脅,並將集安組織內部的合作擴展到學術、意識形態和社會建設等領域。峰會決定要定期組織共同活動和制定應對「顏色革命」統一方法,監控「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空間的顛覆滲透手段,並加強防治打擊腐敗和促進青年群體健康發展,以在多層面深化各成員國應對「顏色革命」的能力。


但是,隨著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對立不斷加劇,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紛紛「淪陷」的危局中,集安組織能否起到俄方所期待的「抱團取暖」和「緩衝區」的作用,仍有待時間檢驗。(文/馬騏騑)

資料圖:出席集安組織峰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京

SS-26戰術導彈發射瞬間連續鏡頭之二,導彈已升空。

SS-26戰術導彈發射瞬間連續鏡頭之三,導彈已騰空而起。

圖為從地面上拍攝的SS-26戰術導彈升空瞬間。


(2017-11-22 08:48:07)

據白俄軍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波羅乃茲」的最大射程超過200千米,配備的制導火箭彈可採用「格洛納斯衛星+慣性」複合制導方式,打擊精度(圓概率)誤差小於10米。

除採用複合制導方式外,「波羅乃茲」遠火配備的制導火箭彈還採用了兩級火箭技術,大幅增加射程。一輛遠火可配備3種不同類型彈頭的火箭彈。圖為試射制導火箭彈特寫,可見彈體上展開的空氣制動翼。

在經過了多次試射測試後,「波羅乃茲」遠火於2014年正式投產,並於2016年正式列裝白羅爾斯陸軍。為了進一步提高作戰靈活性,每輛火箭炮發射車在尾部都加裝了再裝填用的摺疊式起重機,即使在沒有專用裝填車的情況下,也能完成再裝填作業。

圖為難得一見的「波羅乃茲」發射車內部操控台,可見已具備了較高的信息化作戰水平。

圖為演習期間,「波羅乃茲」遠火發射車駛入發射陣地。

進入陣地後,升起300毫米八聯裝遠火發射器。

試射制導火箭彈。

白俄陸軍士兵演練在野戰環境下為「波羅乃茲」遠火再裝填火箭彈。

本圖可見安裝在火箭炮發射車尾部的摺疊式再裝填起重機。

圖為越野開進中的「波羅乃茲」遠火發射車。

(2017-11-08 08:15:4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恐怖電話!俄50座城市遭匿名炸彈威脅 肇事者可判刑10年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