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熠耀夜螢飛 千載有餘情 螢火蟲是古代受寵的「詩蟲」

熠耀夜螢飛 千載有餘情 螢火蟲是古代受寵的「詩蟲」

100多張照片合成的螢火蟲飛行軌跡。張海華攝

草葉上的螢火蟲。張可航手繪

如果說燕子、大雁、鶺鴒等鳥兒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鳥」,那麼螢火蟲就是受寵的「詩蟲」,在自《詩經》以來的兩三千年的古典詩歌長河中,這些在夜空中提著「小燈籠」的飛蟲曾無數次被詩人們詠唱,其形象熠熠生輝,令人陶醉。

熠燿宵行,伊可懷也

螢火蟲第一次「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在偉大的《詩經》中。《詩·豳風·東山》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詩,也是一首典型的博物詩。其大意是說,出征三年的男人終於踏上還鄉之旅,一路上,細雨濛濛,他思緒萬千,想像家園已荒蕪、妻子在悲嘆……詩中說: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於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光在這一節中,詩人就用了多種動植物,竭力描寫家舍敗落、冷清的模樣。由於生僻字太多,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名詞:果臝(luǒ),是一種葫蘆科植物;伊威,是一種小蟲,又稱鼠婦、西瓜蟲,喜陰暗潮濕的地方;蠨蛸(xiāo shāo),則是一種長腳蜘蛛。町疃(tǐng tuǎn),則是指田舍旁空地,禽獸踐踏的地方。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藤蔓在屋宇下蔓延,小蟲在陰濕的室內亂爬,蜘蛛在久閉的門戶上結網,野鹿在屋旁空地上踐踏,到了晚上,則是「熠燿宵行」,點點微光在漆黑的夜空中閃爍……

不過,歷代注家對「熠燿宵行」的具體含義還是有不同看法。分歧之所在,主要是:這四個字所描述的到底是螢火蟲還是磷火?

從我所讀到的約10種關於《詩經》的名家注釋來看,多數人認為,「熠燿」(燿,同「耀」)是形容光亮、鮮明的樣子,而「宵行」則是指螢火蟲。也有人認為,「宵行」是指磷火,即所謂「鬼火」。

宋代大儒朱熹則說:「宵行,蟲名,如蠶,夜行,喉下有光如螢也。」從描述來看,這裡的「宵行」實際上是指螢火蟲的幼蟲。螢火蟲幼蟲的體長通常明顯長於成蟲,也會發光,不過發光的位置應該是如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說,是「尾後有光」,而非「喉下有光」。

當代胡淼在其所著《詩經的科學解讀》中認為,「宵行」是指螢火蟲。螢火在夜空中的明滅不定狀,在古人眼裡,一如從屍骨逸出的磷質物於野外自燃所形成的「鬼火」,令迷信者見之毛骨悚然。

儘管三年未歸的故園已如此荒涼,但詩人還是說「不可畏也,伊可懷也」,畢竟這是自己的家鄉,永遠讓人牽腸掛肚。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豳風·東山》一詩中,下文還有「倉庚于飛,熠燿其羽」之句,則「熠燿」原本是形容詞無疑。但實際上,《詩經》時代以後的很多詩人,老早就拿它來借代螢火蟲了。

日本人岡元鳳所著《毛詩品物圖考》,因圖解《詩經》名物而著名。此書引西晉張華《勵志詩》「涼風振落,熠燿宵流」句,來證明「是熠燿之為螢也」。也就是說,張華的詩句就是用「熠燿」來代指螢火蟲的微光。

此後,類似用法屢見不鮮。如唐代元稹的長詩《江邊四十韻》中有句云:「濩落貧甘守,荒涼穢盡包。斷簾飛熠燿,當戶網蠨蛸。」這裡也是在竭力描寫荒涼敗落之境,其中「熠燿」、「蠨蛸」直接化用於《豳風·東山》。

宋代蘇軾《秋懷二首·其一》中說:「露冷梧葉脫,孤眠無安枝。熠燿亦求偶,高屋飛相追。」詩中體現的是孤寂凄涼的心境。這裡的「熠燿」,非常明確是指在夜空中閃爍求偶的螢火蟲。可見,受《詩經》影響,在很多古代詩人看來,「熠燿夜飛」已經成為一種代表荒寂的意象。

螢火蟲的生存環境也加深了這種荒寂感覺。古人認為「季夏之月……腐草為螢」(《禮記·月令》),即螢火蟲是由腐草變化而生的。現代人當然都知道,事實不可能是這樣。螢火蟲喜歡棲息在草木繁茂、較為濕潤的地方。古人看到螢火蟲經常在陰濕的草叢中出沒,就以為它們是腐草所化,這在詩中也多有體現。如唐朝杜甫《螢火》詩云: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這裡的「敢」,是「豈敢,不敢」之意。有人認為這首詩借詠螢火蟲而諷刺宦官;也有人認為就是一首普通的感嘆人生的詠物詩。

南宋釋文珦亦有《螢火》詩云:

爾質非天賦,唯從腐草出。細微曾未覺,變化亦難明。自照光寧遠,群飛體更輕。空教征戍歸,容易動離情。

以上兩首同題詩,實際上都是在借螢火蟲「從腐草出」而喻其出身卑微。

微螢不自知時晚,猶抱餘光照水飛

如果說從「熠燿宵行」到「唯從腐草出」,反映的是中國古典詩歌中關於螢火蟲的意象體現為「荒、寂、濕」這三字,那麼接下來還有一個字,應當是「涼」,即「秋涼」之涼。

現在,絕大多數人把螢火蟲跟夏夜緊密聯繫在一起。其實,秋天有螢火蟲是很正常的。就我讀到的古詩而言,關於秋夕螢火的詩句,明顯多於夏天。如初唐詩人王績的《秋夜喜遇王處士》: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大詩人杜甫還寫過一首《見螢火》: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忽驚屋裡琴書冷,復亂檐邊星宿稀。卻繞井闌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滄江白髮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如果說,王績因為在秋月螢飛之夜見到朋友而欣喜,那麼同樣在秋夜見到螢火蟲,杜甫卻有了悲秋思歸之意。

中晚唐詩人賈島早年曾為僧,他的詩中多有禪境,如《夏夜登南樓》:

水岸寒樓帶月躋,夏林初見岳陽溪。

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

題目明明寫的是夏夜,第三句卻語氣一轉,說「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一股微涼清寂的氣息便飄了過來。

南宋詩人周紫芝的《秋晚二絕·其二》:

月向寒林欲上時,露從秋後已沾衣。微螢不自知時晚,猶抱餘光照水飛。

又是「露沾衣」,又是「照水飛」,水的元素的加入,使得秋涼的意味更濃了。

秋風放螢苑,春草鬥雞台

螢火蟲的暗夜流光之美,畢竟讓人嘆賞。因此,螢火蟲在中國古詩中所代表的意象,還必須再加上一個字:美。如晚唐詩人周繇的《詠螢》: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欲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這首詩點出了螢火蟲的典型棲息環境(「池塘竹樹邊」),也把群飛閃爍求偶的特性描述得很形象。最後兩句,用的是大家熟悉的晉代車胤(yìn)「囊螢夜讀」的典故。

再看另外一位晚唐詩人羅鄴的《螢二首·其一》: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牖前照綠苔。

這首詩意境優美,氣象開闊,「照綠苔」三字更讓人感受到螢光相映的色彩之美。

好了,不再舉例了,因為實在舉不完。

如今,隨著以濕地為代表的螢火蟲棲息地環境的破壞,人們想要在野外觀賞螢火蟲,已越來越難了。一些無良商家為了營造「螢火蟲之夜」以賺錢,不惜濫捕螢火蟲,然後拿到公園中放飛,結果造成蟲屍遍地的可悲場景。

說起來,這種人造的「螢火蟲之夜」,其始作俑者,最著名的當屬隋煬帝。據史載,這位喜歡逸游的皇帝曾「徵求螢火,得數斛,夜出遊山放之,光遍岩谷」。唐代杜牧《揚州三首·其二》中有「秋風放螢苑,春草鬥雞台」句,說的就是隋煬帝命人亂抓螢火蟲以放飛的荒唐事。

以上,拉拉扯扯說了那麼多關於螢火蟲與古詩的故事,也該收尾了。但忽然又想起清代詩人查慎行的《舟夜書所見》: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看,暗夜河上一點孤光,也可散作無數晶晶亮的小星星,真美。願這閃閃微光,不僅愉悅我們的眼,更能點亮我們的心,讓我們懂得珍惜與保護自然之美。 寧波晚報張海華 文/攝 張可航 手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看我來說 的精彩文章:

2018:防控金融風險是首要攻堅任務

TAG:新聞看我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