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歷史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本篇正文11000字,預計閱讀時間:30分鐘。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小寨東路91號
參觀時間(冬季):9:00—17:30(16:00停止發票);(夏季):8:30—18:00(16:30停止發票),周一閉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新建的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博物館,位於西安市雁塔區,佔地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萬平方米。館舍布局呈「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建築風格,連廊庭院,參差錯落,典雅凝重,堪稱陝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徵。
設計師張錦秋女士,是梁思成的關門弟子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遵照周恩來總理遺願建設的。1973年,周總理來陝視察,有感於陝西豐富的文物資源,提出應在陝西建一座新博物館的指示。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於1983年籌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設計師張錦秋女士擔任。1991年6月20日落成正式對外開放。
陝西歷史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37萬多件,比較典型的藏品有銅器、唐代墓葬壁畫、歷代陶俑、歷代陶瓷器、歷代建材、漢唐銅鏡、金銀玉器、歷代貨幣等。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萬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整個陳列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闢為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陝西古代文明」,它以歷史進程為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以揭示陝西地區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5051.64平方米,共三個展廳,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00餘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彩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弩機、兵馬俑等,以及顯示秦漢奮發崛起精神的銅建築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並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這些展品系統地展現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陝西地區的古代歷史。由於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前206一公元25)、隋(581-618)、唐幾個鼎盛時期都是在陝西地區建都,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陝西地區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位於序廳東側的臨時展覽廳先後舉辦過唐墓壁畫真品展、昭陵文物精華展等。陝西出土的唐墓壁畫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居全國首位。首次公開展出39幅壁商真品,如《客使圖》、《打馬能圖》、《療獵出行圖》等,布局嚴謹,色彩富麗,線條挺勁流暢,惟妙惟肖,不僅是反映唐代社會風貌,尤其是唐代宮廷生活的形象資料,也是彌足珍貴的美術史資料。
專題展覽廳位於序廳西側,陝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陝西曆代陶俑精華展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餘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陝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陝西歷史上文物最豐富、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窯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共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鍊的感覺。陝西曆代陶俑精華展室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展示了陝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展過程。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展品還有字畫、版本、紅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等。
鎮館之寶
陝西歷史悠久,早在11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在滿河兩岸生息繁衍,西安城東的半坡遺址,展示著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大約五千年前,華夏始祖炎帝、黃帝帶領各自的部落,在陝西北部黃土高原一帶開創了中華文明;后稷開啟農耕文明,張騫發軔絲綢之路,司馬遷獨領傳記史書之風騷……無不標誌著陝西古代文明
的燦爛與輝煌。
陝西是遠古文化的搖籃之一。陝西從西周起,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周族是陝西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為活動中心後,就有了文字記事,把卜辭和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後來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周代的古陰陽曆,就是我國最早的曆法。秦阿房宮、秦始皇陵、漢陽陵、乾陵等都記錄印證了博大精深的陝西古代文化,其中已發掘的秦始皇兵馬俑坑,就展現了一個巨大地下雕塑藝術寶庫,反映出當時高超的藝術水平,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
俗話說「地上文物看陝西」,在陝西眾多的博物館裡,你不僅可以看到厚重的青銅器,更能看到陝西獨特的唐代壁畫珍品。位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東展館地下一層的唐代壁畫珍品館,是目前國內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唐代壁畫陳列館,這是我國目前唯一大規模展示墓葬壁畫的專題陳列館。
在這裡可以看到包括章懷太子墓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儀仗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在內的最精彩的唐墓壁畫珍品97幅。唐代壁畫珍品館是中國與義大利文化合作的成果。該合作項目總投資7300多萬元人民幣,展櫃設備全部從義大利購買,採用現代的先進技術手段,讓壁畫與人完全隔離,以避免多種有害氣體、粉塵及人為行為損傷壁畫。
(一)牛首五耳鼎
在青銅器中,鼎的造型有圓形、方形、分擋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圓形鼎。資料表明,不論是傳世還是出土的數量眾多的青銅鼎中,圓形鼎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類型鼎的總和。龍紋五耳鼎是圓形鼎中的一件別具一格的代表作。
圖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這件鼎1979年出土於陝西淳化縣史家源村。通高122厘米,口徑83厘米,形體龐大,造型莊重,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西周時期青銅器,也是迄今出土的圓鼎中最大者。
它是西周早期器物,但基本造型仍保持了殷商晚期的風格。沿外折,沿上對稱地聳立著粗大雙耳,上端略外侈。腹部較深,底部平闊,下腹大於上腹,外形成垂腹狀。這種式樣是這一時期流行的做法。足為粗壯的柱足形狀,上部變粗,微束腰,明顯具有向蹄形足轉變的趨勢。另外在鼎腹中部,加飾三環狀耳,環耳作立獸形,如此,鼎上共有五耳,為青銅鼎所僅見。腹上部飾一道龍紋帶,鼎足上端飾獸面紋及短扉棱。整個裝飾簡練而鮮明,作風樸素但又不失華美,與傳統的繁縟風格大異其趣,給人以別開生面的清新感受。
口沿耳上的爬龍,圖片來源:新浪「鬱江花都2012」的博客
龍紋在商周青銅器的裝飾花紋中佔有重要地位,形式也比較多。常見的紋樣,一種是蟠龍,龍體蟠屈,以龍首為中心,盤曲成一團。再一種是單首雙體龍紋,龍首居中,左右兩條龍身。這件五耳鼎的龍紋即是這一類。再一種是頭有傘狀獨角,龍體曲折成勾連狀,已經抽象化了的龍紋。還有一種數龍相互蟠繞的龍紋,這一形式流行的時間比較晚,在西周后期。這件五耳鼎的雙體龍紋,造型和工藝都非常精美,龍首突起,正面看猶如一獸面,雙目突出,中央是一短扉棱,龍身柔長,蜿蜓伸展,龍尾捲起,全身飾陰刻勾連雲紋,背有鰭,獨角,角上有傘形冠蓋,身下一足四爪,真有點靈活遊動,神采奕奕的味道。
在鼎上以龍紋作裝飾,是為了把自己標榜為龍屬,龍子。所以,青銅器上龍紋的使用,除含有圖騰意義以外,恐怕主要是為了顯示自己是龍子,這也是王權思想的一種反映。
(二)唐墓壁畫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有一個安靜卻備受矚目的角落。很多人期望從這裡了解心中的「唐人」生活場景,而專家學者則試圖透過這裡的館藏壁畫來還原盛世圖景、找尋歷史真相,這裡就是陝西歷史博物館唐墓壁畫館。陝西是唐代建都的地方,總共有19位皇帝,留下了18座陵墓,這些陵墓都有大量隨葬墓。現在,陝西總共發掘清理過的唐墓大約200座,而唐墓壁畫館則保留了約20座壁畫墓的壁畫。
中國古代一直有「事死如生」的說法,人們把死亡看得和「生」一樣重,因此,死後墓葬都會周密設計,尤其是帝王將相的陵墓。據目前考古資料來看,墓室壁畫在中國秦代已經出現,其後,無論漢唐還是宋元明清,壁畫的繪製始終沒有間斷。唐代是中國古代墓室壁畫最燦爛光耀的一個時代,當時長安城集中了大量著名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等人,他們在長安宮殿和一些著名寺院繪製了大量的壁畫,並保有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從而創造了長安建築獨有的特色。隨著時代變遷,壁畫的題材和風格也發生了極大變化,但總的來說,唐墓壁畫的題材大致可分為七大類:即四神圖、儀衛圖、列戟圖、建築圖、內侍圖、遊獵圖和星象圖。這些壁畫不僅是當時現實生活的寫照,而且也成為一個時代的特定符號。
狩獵出行圖(局部)
唐代墓葬壁畫的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在藝術技巧上也達到空前的水平。壁畫和墓葬規模、葬具、隨葬品一起成為等級制度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展示當時社會風貌的巨幅畫卷。乾陵17座陪葬墓中的章懷太子墓也赫赫有名,可謂代表了大唐墓室壁畫的最高水平。章懷太子的墓形制規模介於「王」和「太子」之間,與其他皇室成員墓葬相比,壁畫拘束甚少,題材多樣,極具現實主義風格,畫面也很注意人物之間的呼應關係。很有意思的是,為了把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帶入身後的世界,畫師們做出了各種可能的嘗試。在其嫻熟激情的筆觸里,既有對大唐宮廷生活的精彩記錄,也有流露於線條之間的隱約情愫和愛憎:那些宮女都畫得非常可愛,表示出對她們的同情憐憫;但太監的描述就很奸佞,叫人望而生厭。這些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墓室壁畫,無疑是展現唐代生活的巨幅畫卷。
李賢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次子,他在高宗的子女中是較有才的一個,深為高宗所喜愛,曾被立為太子。他曾召集中國的著名學者注釋過《後漢書》。書中談到漢高祖劉邦死後,其妻呂后大量啟用呂家的人,排擠朝廷大臣,篡奪漢室劉姓天下的史實。武則天認為這是在含沙射影地將她比作呂后,忌恨在心,於是千方百計地加害李賢。為了保護自己,李賢不得已在他居住的東宮馬坊里暗藏武器,以防不測。武則天發現後便以私藏武器,圖謀不軌為借口,將李賢廢為庶人,流放到巴州(今四川巴中縣)。公元684年,李賢在巴州神秘地死去,年僅31歲。對於李賢之死,眾說紛紜,但多數人認為是武則天怕李賢東山再起而派人害死的。唐中宗複位後,於公元706年,即武則天死後的第二年,將李賢遺骨遷到乾陵陪葬。公元711年,唐睿宗追封李賢為「章懷太子」。墓的結構與永泰公主墓基本相似,只是小些。墓中壁畫五十多幅,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打馬球圖、狩獵出行圖、迎賓圖、觀鳥捕蟬圖等都很精彩。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繪畫水平。墓內還出土大量陶器等文物,製作精美,造型生動。
墓道西壁的《打馬球圖》,畫有騎馬人物20多個,前面5個手執球杖,正在驅馬搶球。其中一人作反身擊球狀,姿態矯健,得心應手。這幅壁畫形象地再現了唐代馬球比賽緊張驚險的奪球場面。唐代馬球從波斯(今伊朗)傳入中國,風行於宮廷。當時宮廷中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婦女都愛打馬球。唐代的宮城和禁苑裡多半築有馬球場,有的貴族官僚還有自己的馬球場。唐代以後,馬球運動開始流行全國,直到明朝末年才開始逐漸失傳。
墓道中部東壁的《迎賓圖》形象地再現了唐代官員接待外國使臣的場面。前面兩個是熱情的唐朝官員,後面3個是外國使臣。經考證,外國使臣中的一個是東羅馬帝國人,第二個是朝鮮人,第三個是我國古代的少數民族突厥人。這幅壁畫反映了唐王朝活躍的外交及唐王朝與我國其他少數民族友好往來的實況。
(三)鴛鴦蓮瓣紋金碗
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發現窖藏唐代金銀器1000多件,這是我國唐代金銀器的一次空前發現。其中兩件鴛鴦蓮瓣紋金碗最為珍貴,代表了感唐時期我國北方金銀器製作的高度成就。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這是唐代金銀器中僅見的最富麗的金碗。
金碗是錘擊成型的,紋飾採用平整手法做成,而且通身裝飾有魚子紋地,以突出各類紋樣的裝飾效果。
金碗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7厘米。外腹部鏨出兩層浮雕式的仰蓮瓣,每層十瓣。上層蓮瓣內分別鑒出狐、兔、璋、鹿、鸚鵡、鴛鴦等禽獸圖樣,禽獸周圍填以對稱的花草。下層蓮瓣均作忍冬紋。圈足內刻鴛鴦一隻,飾忍冬雲紋一圈。圈足飾方勝紋和菱形花紋圖案,實為簡化了的四瓣蓮花紋。足底邊緣飾聯珠紋一周。內底部刻蓄薇式團花一朵。內側墨書「九兩三」三字。
在圈足內的裝飾主題是鴛鴦。《古今注》云:「鴛鴦,水鳥,免類也。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一思而至於死。故曰『匹鳥』。」古人以詩賦形式對鴛鴦之情詠頌。唐代人們喜愛鴛鴦,所以,鴛鴦是有唐一代珍禽裝飾中的主要紋樣之一。
另外一件金碗的內側有墨書「九兩半」三字。這種墨書標重在何家村窖藏及其他窖藏的金銀器中常常見到,這是唐代整理金銀器留下的痕迹。大家還記得《紅樓夢》中,丫頭鴛鴦是替賈母掌管金銀器的,每次使用後,都要稱重後入藏。唐代金銀器的掌管者,為防止以輕換重,在每件器物上往往都以墨書標重,有的直接鏨刻出重量,反映了金銀器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鴛鴦蓮瓣紋金碗所來用的裝飾手法,稱為適合紋樣構圖。它是將要裝飾的器物劃分成許多小區間,然後給這些小區填以適合紋樣。通過每個小區間的裝飾,達到美化整個器物的目的。這種手法常見於初、盛唐,中晚唐就不多見了。
金碗實物出土罕見,文字記載亦不多。有文獻曾說:「源中翰林承旨,暇日與諸昆季蹴鞠,球誤中源中之額,薄有所損。俄有急召比至,上訝之。源中具以上聞。上曰:卿大雍睦。』命賜酒二盤,每盤貯十金婉,每碗各容一升許。宣令並碗賜之。源中飲之無餘,略有醉容。」可見,金碗多為皇帝所使用,由此可知何家村鴛鴦蓮瓣紋金碗的珍貴了。
(四)舞馬銜杯紋皮囊式銀壺
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二百多件唐代金銀器中,有一件銀壺不但形制特殊、紋飾精美,而且還反映了大唐帝國從興盛走向衰落的歷程,因此,自出土以來便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和高度重視。它就是早已蜚聲中外,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舞馬銜杯紋皮囊式銀壺,為國家禁止出境文物之一。
這件銀壺高18.5厘米,口徑2.3厘米。其造型採用了我國北方游牧民族攜帶的皮囊和馬鐙的結合形狀。扁圓形的壺身頂端一角,開有豎筒狀的小壺口,上置覆蓮瓣式的壺蓋,蓋頂用銀鏈與弓狀提梁相連,壺底焊有橢圓形圈足。這種形制,既便於行軍、外出時攜帶,又便於日常生活使用,表現了唐代工匠在設計上的匠心獨運。此外,弓狀的提梁、覆蓮瓣壺蓋,以及壺身兩面所飾的駿馬均飾以鎏金,黃燦燦的金色與銀白色的壺體交相輝映,色調格外和諧富麗,歌舞昇平、雄渾博大的盛唐氣象盡現於此。
唐代貴族極喜豪宴。這件做工精美的舞馬銜杯銀壺就是當時宴會上用來盛酒的容器,由此不難想見當日宴飲的豪華場面。而銀壺壺體兩面各模壓有一匹翹首鼓尾、銜杯跪拜的駿馬,則是玄宗時有名的舞馬形象。唐代權貴不但喜愛宴飲,更酷愛狩獵並把其視為人生的三大樂事之一。因此,唐代非常盛行養馬,以馬為題材的文物更是在全國各地大量出土,但以舞馬為題材的文物卻極為少見,這更大大增加了這件銀壺的價值。
關於舞馬,《唐書·音樂志》、《明皇雜錄》等古籍中均有記述。玄宗時,宮廷中馴養了好幾百匹舞馬,玄宗經常親臨訓練場觀看並親自訓練。這些舞馬被分成左右兩部,每匹馬還取有如「某家寵」或「某驕」的名字。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節」)這一天,便在興慶宮的勤政、花萼兩樓下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並以舞馬助興。這時,舞馬披金戴銀,在《傾杯樂》的節拍中躍然起舞,奮首鼓尾,縱橫應節,舞姿翩鬧。高潮時,舞馬則躍上三層高的板床上旋轉如飛。有時,還讓壯士把床舉起,讓馬在床上表演各種驚險奇妙的舞姿,而穿著淡黃衫、系著文玉帶的姿色秀美的樂工則站在周圍為舞馬伴奏。曲終時,舞馬口銜酒杯,跪拜在地,向皇帝祝壽。
天寶年間,安祿山一身兼任了平廬、范陽、河東三鎮書度使,權勢日增,驕瓷橫行。為了奪取中央政權,以誅楊國忠為名,於天寶十四年(755年)在范陽(今北京市)發動了武裝叛亂,並於第二年攻陷了長安,玄宗李隆基攜然楊貴妃倉皇出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由於安祿山是楊貴妃的養子,他在天寶年間曾多次入朝見過舞馬祝壽的盛況,因此,入京後攜掠了數十匹舞馬帶回范陽。安祿山敗亡後,舞馬轉歸其大將田承嗣所有,但他把它們當做一般的戰馬飼養。一天,軍中宴樂,隨著陣陣鼓樂聲起,這些舞馬也習慣性地應節跳躍起舞,飼馬軍士以為是妖怪,便用掃帚擊打,但仍然無法阻止舞馬跳舞,田承嗣以為是馬怪,便命軍士將其鞭撻而死。從此,舞馬祝壽這一獨特的宮廷娛樂形式便從中國歷史舞台上銷聲匿跡了。舞馬銜杯紋皮囊式銀壺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唐代宮廷祝壽活動的特寫,也證實了有關史書記載的準確、可靠。同時,舞馬的盛衰,伴隨著唐王朝的盛衰,從某種意義上講,它也是唐代社會發展的縮影。需要指出的是,這件銀壺還反映了唐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馬鐙式壺,在遼金時代的古墓中常有發現,但在唐代的金銀器中則是首次發現。這種形制的壺,學術界一般把它當做是契丹文化的典型器物。契丹是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之一。有唐一代,它與唐王朝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契丹人不但從漢族那裡學到了許多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契丹文化也被中原吸收、融合。這件舞馬銜杯紋皮囊式銀壺在唐都長安的出土,正是漢族和契丹等各民族人民文化交流的明證。
(五)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是至今所見唐代少見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為國家禁止出境文物之一。獸首形瑪瑙杯,於1970年10月在陝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這是一處文物窖藏,在兩個陶瓮內共出土各類珍貴文物一千多件套,其中金銀器270件,寶石玉器36件,玉器中有玉帶、玉鐲、瑪瑙羽觴、水晶杯、瑪瑙白、玉杵等,同出土的還有日本的錢幣和同開寶銀幣、波斯銀幣、東羅馬金幣等。其中以獸首形瑪瑙杯等最為引人注目。
獸首形瑪瑙杯,高6.6厘米,長15.6厘米,系選用世間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瑪瑙為不純凈的雜色料,兩側為深紅色、中央是淡淡的淺紅色,中間夾心,系略帶紅潤的淡白色,猶如三明治,層次分明,鮮潤可愛,確是千載難逢的俏色玉材。
玉匠看到這樣的玉材,紋理色澤彎曲多變,因材施藝,藝盡其材,製作成高貴典雅,形象可愛的獸首形玉杯。在紋理豎直的一端,雕琢成杯的口。杯的口沿外有兩條圓凸弦紋,光滑流暢,粗細間隔恰到好處。豎直的紋理從視覺上看,給人以穩重感。在紋理橫向的一端,雕琢成一獸首形,這是瑪瑙杯雕琢技藝的精華所在。獸首圓瞪著大眼,目視前方,似乎在尋找和窺探著什麼。作者連獸眼的眼球都刻畫得黑白分明,形神畢肖,真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獸頭上下的肌肉,僅寥寥數刀,已是入木三分,生動傳神。獸頭上的兩個角,粗壯有力,幾度彎曲,富麗多色,凝結著力量和生命,顯示出強烈的動態美。兩隻碩大的獸耳,高高豎起,微微內收,好像在傾聽一切可以聽到的聲音,迷人極了。瑪瑙杯的作者描述的是猛獸全神貫注飛馳奔騰的一瞬間,具有較好的藝術感染力,真是曲盡其妙。從眼神、大耳、雙角看,獸似牛首,但又不太像,故只能用獸首形稱之。
千萬不要疏忽的是,獸嘴上還鑲金。這鑲金,既使瑪瑙杯的身價提高了,又是工藝設計上的成功之作。若不鑲金,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會黯然失色,從而影響器皿的整體美。獸嘴鑲金,金光閃閃,更突出了獸首的造型美,給人以無窮的藝術遐想。獸頭處隱約的紋理,又顯示出較好的肌理美。
這件國之重寶,雖形似杯,卻不會是實用的杯,它既象徵著財富,又體現著權力,是一件高貴的藝術品,同時它又可能是一件珍貴的國禮。從好幾個方面表明,這是一件來自中亞的具有阿拉伯風格的藝術佳作。
唐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對外交往頻繁,首都長安(今西安)成為國際貿易和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心。這一時期,中國的商人到了中亞和西亞。阿拉伯等國的商人、傳教士也來到中國,在長安的外國人多至四五千人。這時候中國文化大量傳入朝鮮和日本;中國的造紙術傳至中亞,以後數世紀中,再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對西方文化事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中亞西亞的文化藝術也大量傳入內地。這是獸首形瑪瑙杯東傳的歷史背景。
從同出器物上看,何家村唐代窖藏是一個世界藝術寶庫,除中國文物外,還有東羅馬、波斯、日本等國的金銀幣。有可能獸首形瑪瑙杯是和東羅馬、波斯金銀幣一起,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來到長安的。這還可以從文獻上得到佐證,《劍日唐書》記載:開元六年(718)康國(今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一帶)遣使獻瑪瑙杯,天寶六年(747)波斯造使獻瑪瑙床。
從材料上看,中國是盛產瑪瑙的國家,中國人也十分喜愛瑪瑙。數千年來,瑪瑙一直是我國玉雕的重要原材料,但中國瑪瑙色澤以白、黃居多,株青其次,紅色瑪瑙極難見到,象獸首形杯的紅色夾心瑪瑙不產於我國,應產於西域。從造型上看,中國玉雕寶庫中杯類玉器或動物形玉器,是頗為普遍的、但類似獸首的瑪瑙杯造型僅見此一件,而這種造型的器皿,在中亞西亞,特別是波斯(今伊朗)藝術中,是較為常見的。當然,也不排除獸首形瑪瑙杯是由居住在長安的中亞工匠雕琢的。
(六)三彩駱駝載樂俑
1957年,在西安西郊一號唐墓中出土了一件唐三彩駱駝載樂俑,墓主人鮮於廉,出身行伍,死時官至將軍。這件駝載樂俑的駝峰平台上有樂手四個,舞俑一個,多為深目高鼻的胡人。載樂俑以胡樂、胡舞的新穎題材,三彩袖的鮮明色調,別創一格而引起轟動。兩年之後,由西安郊區中堡村一座普通的唐墓中,又出土了一批唐三彩,其中同樣有一件駱駝載樂俑,也就是本文介紹的這件,其形體雖不如一號墓出土者高大,但所載舞樂俑多達八人,不僅陣容龐大,而且樂器齊全,有助於我們研究盛唐時期的音樂、歌舞,尤其是在西域舞樂對內地的影響方面,加深了實感性的了解。
中堡村唐墓出土的駝載奏樂俑,通高56厘米,長41厘米。其載體駱駝站在長方形的底座板上、高49厘米,四腿強勁直立,挺頸、昂首、張口,作嘶鳴狀,一變「沙漠之舟」笨拙獃滯樣子,而使之有輕健之感。駝身作白釉色,頸部上下、前腿上端及尾部生有長毛處塗以儲黃色釉。駝背部墊有一橢圓形的藍色毯子作鞍,在雙駝峰上設木架平台,鋪有一條多彩長毛毯向兩側下垂。毛毯周邊作辮線狀,垂絲裝飾塗茄紫色彩,毯身刻劃菱形圖案,上塗黃、紫、白三色釉。
駝背平台上有七個男樂俑,頭戴軟巾,身穿圓領窄袖長衣,盤腿環坐於駝背的毯上,中間立一歌舞女俑。在七個樂俑中,前端兩樂俑,一人捧笙、一人手執策,做吹奏狀;右側兩樂俑,一人懷抱琵琶,一人手拿箜篌,皆作彈奏狀;左側兩樂俑,一人手托笛,一人手拍板;平台後方一樂俑,背前面後而坐,執排簫作欲吹奏狀。中間立俑高11.5厘米,豐頰肥體,是一個中年女俑,高髮髻,身著寬衣長裙,袒胸,儀態豐滿,平視前方,右手前舉,左臂後撤,作歌舞狀。
這件載樂俑出土時,旁邊還有牽駱駝俑,高鼻深眼,頭系軟巾,身穿大翻領深黃衣長至膝部,束腰帶,內襯白綠黃色短衣,足穿長筒靴,兩手握舉作牽駝狀。
這組舞樂俑,從其形態、風格分析,可以確定是盛唐時的作品,樂俑所用的樂器基本上都是胡樂,而舞樂者均是穿著漢人衣冠的漢族。考古學家根據這些特點,指出這組舞樂俑的形象有別於胡舞,應是盛行於開元、天寶時的「胡部新聲」。這種「胡部新聲」開始是新疆地區的舞樂,後來傳至甘肅河西一帶,經河西漢族人民加以改造後一度流行長安。
看到這組舞樂俑的立體形象,使我們想起以長安為起點,橫穿亞洲的絲綢之路,想起了在這條友誼之路上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況,以及作為當時國際都會的繁榮。盛唐時代,西域的音樂、舞蹈正是通過絲綢之路上,風塵僕僕的駱駝隊而傳入內地,大量的絲織品則通過這些沙漠之舟運往西方,從而使中國獲得「賽里斯」(絲國)之稱。西郊一號唐墓所出土的載樂三彩俑,是地道的胡舞、胡樂,他們踐涉了漫長的沙漠路,來到經路的起點,奉被給東方的人民。中堡村唐墓所出的載樂三彩俑,卻是經過漢化、改造了的「胡部新聲」,整裝待發的明駝,正準備啟程返回產生這種舞樂的第一故鄉。
往事越千年,當我們閉目遐想這色彩斑斕的駱駝馱送「胡部新聲」西出長安都門,載歌載舞行進在灑滿絲路花雨的旅途上時,也就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強大的融化活力。
(七)青釉提梁倒注瓷壺
造型古樸典雅,製作規整精細,紋飾繁縟華麗。該壺1968年出土於陝西彬縣。伏鳳式提梁,以花蒂意味壺蓋。蓋、壺銜接處堆塑哺乳母子獅,母獅張口為流。球形壺腹刻飾纏枝牡丹。底部兩頭有梅花形灌水孔,外型奇巧。構思奇特,設計運用「連通器內液面等高」原理,巧奪天工。壺底注水,壺嘴不漏;水注滿後,壺嘴出水而壺底不漏。被認為是國內外存世耀州窯瓷器中最為精美的一件。
此壺也是「三王」附體,鳳是百鳥之王,獅是百獸之王,牡丹是百花之王。
(八)黑釉油滴碗
黑釉油滴碗,高8.5厘米,口徑30厘米,底徑10.6厘米。出土於陝西渭南。碗大口小足,胎質灰白,通體施黑釉。油層表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稱金屬光澤的小圓點,這些圓點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樣,因此被稱為「油滴釉」,非常美麗。油滴釉是黒釉中一個特殊的種類,屬於結晶釉。這件是迄今所見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的一件,可謂瓷中瑰寶。
(九)皇后之璽
皇后之璽,高2厘米,邊長2.8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1968年陝西咸陽市韓家灣鄉狼家溝出土,因出土地點距漢高祖和呂后合葬的長陵約1公里,很可能是呂后陵園的供祭品。玉色純真無瑕,晶瑩滋養。玉質鞏固緻密,無任何受沁現象。璽體為正方形,鈕為高浮雕的匐伏之螭虎。螭虎籠統兇猛,體態壯健,四肢有力,雙目圓睜,眼球圓而凸出,隆鼻方唇,張口露齒,雙耳後聳,尾部藏於雲紋之中,背部陰刻出一條較粗的隨體擺動的曲線,6顆上齒也以陰線砥礪。
螭虎腹下鑽以透孔,以便穿綬系帶。璽台四正面呈平齊的長方形,並琢出長方形陰線框,其內砥礪出4個互相倒置並勾連的捲雲紋,每個雲紋均以雙陰豎線與邊框相連。陰線槽內殘留有部分硃砂。璽面陰刻篆書「皇后之璽」4字,字體結構嚴謹大方,筆畫粗細均勻,深度不合。砥礪技法之嫻熟,多是罕見的。
《漢舊儀》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鈕。」此印形制與印文正與漢制相合。因出地皮點距漢高祖和呂皇后合葬的長陵約1公里,推測為呂皇后呂雉之物,它是迄今所見唯一的漢代帝後璽印,對秦漢璽印製度包括傳國璽的研究有重要價值,彌足寶貴。
(十)鎏金銀竹節熏香爐
中國古代香爐,以漢晉間流行的博山爐(蓋高而尖並鏤雕成山巒形,象徵海上仙山「博山」故名)最為精美,而此爐又為所見博山爐中最精美者,是我國古代罕見的藝術品。
(十一)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
鸚鵡紋提梁銀罐,高24.2厘米,口徑12.4厘米,足徑14.3厘米,重達1789克。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銀罐外不雅觀大口短頭,罐腹圓鼓,喇叭形圈足,可活動提梁拔出焊接在罐肩部的兩個葫蘆形附耳內,底部為圈足,足與罐體的連接處加焊一圈圓箍,罐體為純銀錘擊成型,花紋平鏨,魚子紋地,紋飾鎏金。
提樑上飾有菱形圖案罐身通體裝飾以鸚鵡為主體、周邊環繞折枝花,組成兩組均衡式圓形圖案鸚鵡展翅於花叢間,靈動心愛,維妙維肖,裝飾在提梁罐兩面,其他空白處以單株折枝點綴。銀罐上鏨刻的鸚鵡振翅欲飛,鮮活而豐滿,恰好與圓渾的外型,飽滿的團花相配,給人以富貴喜慶的認為。是迄今已知唐代銀罐中最大氣和精緻的一件。
透過這種銀罐我們不只可以領略唐代金銀器的工藝水平,同時它那圓渾飽滿的外型和豐富的裝飾題材,也是唐代審美時興、生活立場和肉體容顏的一種折射。
(十二)五祀衛鼎
內壁鑄銘文207字,為器主人裘衛與邦君厲之間交換土地的記錄。這篇銘文是研究西周中期社會經濟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資料。
(十三)多友鼎
多友鼎形制俊偉,是西周后期青銅鑄造業的代表。內壁鑄銘文22行,278字,是重要的上古文獻。
(十四)旟鼎
旟鼎承襲商代圓鼎風格,造型厚重莊嚴,紋飾十分精美,所刻銘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編後語
2018年第一天,推出「陝歷博」及其鎮館之寶,希望對大家能有「勾引」之用。
參考資料:《中國博物館》,黎先耀,羅哲文著;《鎮館之寶》,丁堯編著;人民網;第一推網;搜狐網。
END
過往推送的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