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衛青,運氣為什麼那麼好?

衛青,運氣為什麼那麼好?

衛青征伐匈奴取得了極輝煌的戰績,他率軍對匈奴的長途奔襲,在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爭中是空前的,這足可證明他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

中原人和北方游牧民族間的衝突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戰國時的名將李牧、蒙恬等對匈奴的作戰也都是史有記載,都是以防守為主的邊境戰爭。這就很自然會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恰在衛青時這個形勢變了。

有人說是因為漢武帝時的國力空前強盛,強盛是不假,但是,秦始皇時的軍事力量和動員能力未必低於漢武帝時,但也沒能長途行軍至草原腹地打擊匈奴,而是修長城防禦。所以,國力強盛只是長途奔襲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更不能解釋當時戰事中的很多疑點。

1)為什麼是衛青開始可能到草原腹地對匈奴作戰;

2)為什麼衛青的勝率比同時其他將領高很多(除了霍去病)。

一,衛青能到草原腹地對匈奴作戰的原因推測

在比較早的時間,中原軍隊不能出塞進行外線作戰,是因為騎兵既不能騎馬快速奔跑,又不善於騎在馬上作戰,這出自一個技術原因限制:馬鐙尚未發明。

漢朝初年時,仍未有馬鐙出現,這可以從西安楊家灣漢初將軍墓中陶俑(見附圖)可以得到證明,騎者俑的雙腳鉤在馬前腿根部。這絕不宜於騎馬快速奔跑,也不宜於用武器發力攻擊。

在衛青出塞作戰前幾十年的漢文帝時,大臣晁錯曾向皇帝說,漢軍有五大優勢,其五是「下馬地斗,劍戟相接」遠勝於匈奴。由此可以推論,為了發揮優勢,漢軍騎兵在遇到匈奴軍時,大約只要可能就會下馬地斗,這樣才能以已之長,攻敵之短。 這當然可以看作是不得已,沒有馬鐙,在馬上不穩定,很難和那些一生都騎在馬上的匈奴人作戰。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中原軍隊的機動能力。但在漢武帝時期有了根本改變。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李廣等四將各率萬騎出擊,這是中原軍隊第一次派騎兵出塞擔當進攻任務。但真正輝煌的勝利是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衛青第四次出塞,對抗衛青的匈奴右賢王「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里,不及,得右賢裨王(即小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由此可見,衛青至少能做到以下幾點:

一、長途高速行軍,方能讓敵以為不能至而成功偷襲;

二、偷襲時多數匈奴人沒能騎上馬跑掉,中原騎兵能堵住他們,至少能在馬上和匈奴格鬥,且不顯劣勢,如此才能有大量俘獲。

三、中原騎兵追匈奴騎兵精銳,雖然未追上,但能追數百里,騎術也差的不算太多。

看來那時中原人初步解決了熟練地駕馭戰馬的問題,既能長途急馳,又能騎在馬上作戰。

合理推理,這時應該已經發明了一種辦法或一種器具,可以使人穩定地騎馬急馳和舞刀弄槍。很可能是發明了一種馬鐙的等價物。所謂等價物就是指和現代的馬鐙差別很大,但能起穩定騎者作用的物件。不說那時已經發明馬鐙,是因為在從考古發掘中,真正馬鐙出土於十六國時的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要比衛青晚近五百年。

這種等價物是什麼?我們可天馬行空的去想像。也許最容易想到的用皮革(這可能是出塞軍中最易得到的材料)做一個類似於現代馬鐙那樣的物件,固連在鞍上。沒有考古證據,不管怎想像,也只是說說而已。

皮革作為生物製品是不容易長期保存的,想要在野外考古中證實此點,恐無希望。當然,最早的能使騎者在馬上急馳和用力作戰的等價物,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原始,也許在已經習慣於馬鐙的人看來甚為愚笨,但在當時卻可能引發巨大的變化。既無文字記載也無考古實物,等價物是什麼樣的,無法確定。

根據漢軍出擊方式的突變可以確定,一定有一種可以使高速騎乘及馬上格鬥變得比較容易,對於中原士兵而言在較短時間內的訓練就可以掌握的方法和器具,然後,在以後逐漸發展成為成熟的馬鐙。衛青很可能是這種器具和方法的發明者之一,他曾為「侯家騎」(可能是騎奴吧,也許當過楊家灣騎俑那樣的儀仗角色。)還有任「騎郎」的生死朋友,對騎馬及馬具必是非常熟悉,這是可能參與發明的條件。如不是,他也應在推廣這種器具和方法上起了重要作用。僅此他的功績就很大。

恰在衛青時代,中原騎兵開始能穩定的駕馭戰馬,就此而言,也可以說他是很幸運的。

二,衛青的勝率極高的原因推測

出塞和匈奴作戰,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

情況一,遇見力量弱於自己可以戰敗或消滅之敵;

情況二,沒遇見敵人,或迷失道路;

情況三,遇見力量遠大於自己的敵軍。

當然將軍們都希望是第一種情況,最怕遇第三種。有意思的是衛青一生中七次出塞,每次都是遇到情況一。而同時的將軍,如公孫賀、公孫敖、李沮、蘇建、張騫等,都曾因隨衛青出塞而立功封侯,在獨自率軍出塞時遇到情況二或情況三而受罰,甚至「當斬、續為庶人」。李廣更是經常遇第三種情況,最後因遇第二種情況而自殺。可見衛青運氣好的出奇。能單純歸於他有福嗎?運氣都有偶然性,一生中總是好運,是很難讓人相信的。

前面提到過的元朔五年衛青行軍數百里襲擊右賢王獲大勝一役,不可能沒有相應的情報。一位將軍不知有無敵人就率數萬眾急行軍數百里,那必是腦袋進水了。

應該是衛青可能掌握較多的情報,才使他看似運氣如此之好。中國古代軍事家早就知道情報的重要,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重要保障。在《孫子兵法》第十二篇《用間》中就強調必須「知敵之情」。可見漢朝人明白搞情報的重要性是很正常的,能在戈壁草原上經常作戰取勝的衛青更應清楚這一點。

衛青能得到情報,估計有兩可能:

一是衛青建立自己的搜集情報的機構。不過,這是不大可能的。幾年中衛青出塞處由東向西算過去有上谷(河北懷來)、雁門(山西右玉)、定襄(呼和浩特)、高闕(陝西以北內蒙境)等處,即使衛青是漢武帝寵兒,高居大將軍之位,他也不可能在整個北方邊境上建立自己的情報網,何況在元朔五年那次突襲大勝時,他還不是大將軍。

另一種可能則是漢皇家有情報機構或統屬皇家的其它機構兼有搜集情報的功能。由於漢武帝特別寵愛他這個小舅子,就把有價值的情報給他,讓他從最佳地點出發,向最有可能取勝的地方出擊。這樣衛青的「運氣」當然才可能會好的出奇。

有一記載至少可以作為旁證支持這種看法:

後來漢武帝更寵愛霍去病,於是衛青的「運氣」就下降了,至少不如霍去病。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衛青、票騎將軍霍去病各五萬騎,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而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霍去病。霍去病始為出定襄,當單于。捕虜,虜言單于東,乃更令霍去病出代郡,令衛青出定襄。」也就是說,皇帝令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跟隨著數十萬步兵及後勤運輸部隊大舉出塞,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皆劃歸霍去病。

皇帝原本安排霍去病由定襄(呼和浩特)出擊,但由俘虜那裡知道匈奴單于在東邊。這個信息報告至皇帝(可見應是皇家的情報機構在運作情報工作),偏心眼的皇帝就將霍去病出擊點改為靠東的代郡(河北蔚縣),而令衛青由定襄(呼和浩特)出發。此役,衛青的戰績不如霍去病,也就正常了,當初其它將領運氣不如衛青也不值得奇怪。

在那個時代,沒有高效快速通信設備,情報不可能迅捷且總是準確。但是,有總是勝於無的。這大約就是衛青運氣極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典 的精彩文章:

霍去病,24歲暴病身亡,不為人知的原因

TAG:歷史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