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我國清代滑冰運動的研究

對我國清代滑冰運動的研究

滑冰運動在我國很早就已經開展了,到了清朝時代得到重視和發展。清代冰上活動的種類頗多,既有速度滑冰(搶等)、花樣滑冰和冰上蹴鞠、也有冰上舞幡、冰上舞龍燈、拖牀以及溜冰趟。那麼在那個時代,他們的滑冰技能達到了什麼水平,還是需要考究一番。

速度滑冰

清代的速度滑冰,素稱「搶等」,最早的記載見於天命年間。《滿洲老檔秘錄》記載;「天命八年(明熹宗三年,1623年)正月初二,太祖努爾哈赤在太子河舉行滑冰比賽。眾貝勒及福晉亦參加。一等、二等分別賞銀二十兩和十兩。賽後並在冰上舉行國宴。」

清入關後,每年都舉行速度滑冰比賽。地點不定,但多在西苑。清?富察郭崇在其編寫的《帝京歲時記》中記載:「歲十二月,西苑三海層冰堅沍(意為凍),於是擇令辰,聖駕御冰牀臨觀焉。或五龍亭,或闡福寺,或瀛台等處,無定地。冰鞵以一鐵直條嵌鞵底中,作勢一奔,迅如飛羽。始曰搶等。」比賽距離約2 000~3 000米。比賽方法採用集體出發,少則數百人,多則上千人。發令以炮代之。有時也用揮旗。由於參加人數多,起點處則用長繩加以節制。乾隆在其《冰嬉賦》中寫道:「編伍森列,齊隊便旋,於斯少息、以待號令之傳焉。爾其屯萬人中堅兮,屬趄與以壁壘;亘長繩縆以節止兮,群總而切尼儗。」 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卷十四對搶等亦有描述:「去上御之冰牀二三里外,樹大纛,眾兵咸列,駕既御冰牀( 亦曰拖牀),鳴一炮,樹纛處亦鳴一炮應之,於是眾兵馳而至。御前侍衛立冰上,搶等者馳進御座,則牽而止之。至有先後,分頭等 、二等 ,賞各有差。」《黃朝文獻通考?樂考》亦載有:「頭等三名各賞銀十兩,二等三名各賞銀八兩三錢,三等三名各賞銀六兩。」從乾隆《冰嬉賦》詩句可以看出搶等比賽競爭的激烈,曰:「閃如曳電,疾若奔星,蹂蹈雲衢,揚揮玉京。……雖天籟之號竅比千鈞於一發。虞後來之比肩,更前往而擢身;傑者得幟,疇與比倫;遺者失志,策如逡巡。」

清代速度滑冰姿勢基本有八種:扁彎式(左、右)、單腿轉彎式、擺臂式、壓步轉彎式、搖擺式(大搖擺、小搖擺)以及背手式,俗稱「官趟八式」。

花樣滑冰

清代花樣滑冰表演技術很多,除個人自編動作外,還有規定的套式,如「擺山子」、「擺八段錦」、「紅山子」、「一馬十三式」、「新三十六式」、「舊三十六式」、「二十四式」以及「亮牌」等。

清代花樣滑冰,多集中於姿勢、步伐和轉身的變化,很少有旋轉和跳躍動作。這主要是由於清代滑冰長期以軍事為目的,注重陣圖和滑行曲路(規定的各種花紋線路)以及限制其他民族加入冰鞋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技術的發展。晉卿在《有清一代溜冰史和冰鞋》清代冰鞋之編製中說:「冰鞋隊之編製,純為滿人,外人不得入。」但是也可以稱之為「早期的花樣隊列滑」

清代冰嬉表演的服裝有統一制式,均由工部製造庫統一製作。表演時,表演者頭戴紅纓得勝盔(青呢秋帽),後垂兩貂尾。上裝為短襖,犴皮製成,衣袖很窄,前面有數十顆白骨紐扣上下排列。褲子亦用犴皮製成,上面鑲有五寸寬綠皮邊緣和大雲頭。水裙為玉色紡綢,無褶,長及脛骨處,系在短襖下面,俗稱兩截大褂。水裙上圍有綢緞或呢制五色平金精綉戰裙,其色有紅、有藍、有紫,數十人一色。此戰裙僅左右兩幅,沒有前垂「魚尾甲」,其名為遮膝。戰裙上面還罩有一件犴皮製肥袖大馬褂,其色淺灰黃,上面鑲有青色絨邊和大雲頭。兩腳穿皮靴,上面鑲有青色雲頭。靴下綁冰鞋。

擺山子表演前,將紅土子灑冰上,成各種花紋,如「萬字錦」(表示萬壽無疆)、「葫蘆錦」(表示子孫萬代)等等,名目繁多。紅土子為雙行,中間灑白土子,上面澆冰。整個場地一分為二,左面稱左誇蘭,右面稱右誇蘭。兩誇蘭花紋對稱。表演場地雖大,但所畫之線皆為雙描,中間僅容一人通過。50名冰鞋為一排,兩排分列左右誇蘭。御座前冰鞋大臣令旗一揮,炮聲驟響,左右兩排共一百名冰鞋各沿花紋兩線中間滑馳。五色戰裙掀動,朱纓貂尾搖蕩,冰刀所至鏗鏘作響。腳下鈴聲叮咚,場面極其壯觀。繞滑一周結束為照道,接著炮聲再鳴,獻技開始,所有表演者皆魚貫循徑而滑,何時、何處、獻何技藝,均有規定。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乾隆畫院畫師金昆程至道 福隆安繪的《冰嬉圖》,生動地再現了當時冰嬉表演宏大的場面以及表演的內容、技術和服裝。這幅《冰嬉圖》縱35.2厘米,橫581厘米。

一馬十三式為單人表演。場地沒有線的限制,招式也沒有規定,表演者可自由發揮。但彼此不能模仿,也不得重複擺山子的花樣,否則為「撿拐子」。表演者事先要將獻演的技術提交冰鞋大臣,冰鞋大臣再祿入小褶呈遞御前。帝閱畢,翼長唱名,表演開始。

「亮牌」是冰嬉表演結束時的集體合操,名為「堆陣圖」,又稱「三轉九進」。表演時,左右翼8排同時出場,排列於場地的南端,北向御座。翼長腳穿冰鞋,戎裝立於隊前 。每翼有1人手執大纛,纛下有1名海螺手。每翼列4隊,每隊皆有1旗,分紅、黃、白、藍鑲邊和不鑲邊共8種,代表八旗。表演者每人頸後亦插有小旗。海螺一鳴,全軍滑動,速度極慢,丈余,所有表演者右腳同時以冰刀前端鳳頭尖齒點冰,接著將腿向上抬起,左腳用冰刀外刃支撐左轉,滑行丈許,兩腳交替重複上述動作。再滑行兩丈多,返回場地中央,迅速左轉,以最快速度前滑十餘丈,如此重複九次,即三轉九進。清代北京盛傳的「九進十連環」和「低頭拐九崖」,指的就是此技。富察郭崇在《帝京歲時紀勝》描寫花樣滑冰時說:「技之巧者如蜻蜓點水,紫燕穿波,殊可觀也。」清代花樣滑冰表演也有規定套路,並按技術行賞,同樣分一、二、三等。

在清代滑冰史上,著名的花樣滑冰表演者很多,由於年代久遠,有記載的僅有10人,其中最著名者為乾嘉年間(1736~1795年)的喜柱。其父為金川俘虜,回族,綽號「苗子喜」,因功入健銳籍,善滑冰,速度極快。喜柱在其父影響下,自小練習滑冰。一日,喜柱去長河,見一騎馬達官經過,將腰牌遺下,喜柱預送還,但未穿冰鞋,情急之下,用鞋尖溜行將物送還,該官知其為奇才,遂攜之入伍。由於其在冰嬉表演中技藝精湛,高宗帝賜號「冰上燕兒」。就是他,編寫了我國第一本花樣滑冰書籍,書名《冰鞋陣圖口訣》,俗稱「冰鞋譜」。該書介紹了36個動作,所以又稱「三十六式」。每一式除有文字要領以外,還配有插圖,是清代冰鞋處冰鞋教習的秘籍。由於該書失存,民間僅流傳有二十四式,其口訣為:一燕(燕子戲水)二魚(王祥卧魚)三展翅(鳳凰展翅)朱衣換斗(換斗移星)過五關(五關斬將)。左右順風(左順風旗和右順風旗)卧春睡,善財童子拜普陀(童子拜佛,)。探海(夜叉探海)鷂子左右翻(鷂子左翻身和鷂子右翻身),獨立(金雞獨立)仙猿(仙猿摘桃)顯魁元。左右掀翻(左掀右翻和右掀左翻)流星快(流星趕月),青龍(青龍回頭)白虎(白虎擺尾)朝太公(太公釣魚)。買臣擔柴運不濟(買臣擔柴),呂仙寶劍斬妖邪(洞賓背劍)。果老騎驢倒著走(果老騎驢),鞭敲金鐙太平年(金鐙朝天),下接尾子「將軍掌」。其中姿式口訣為:身俯手揚右腿起,兩臂舒張燕子形。左腿屈曲右腿懸,身子左卧手攬肩。二十四孝稱魁首,王祥之名千古傳。腿抬身橫成丁字,兩手飛舞鳳凰臨。

喜柱之後是海英。海英生於高宗朝,以發明倒滑而聞名。相傳,仁宗朝(1796~1820年)時,海英年事已高,一次在表演完一馬十三式時,到御前領賞,因站立過久,體力不支,身體後仰,為防摔倒,兩腳急向後滑,溜出丈余幸未跌倒,眾不知,疑其炫耀奇技,於是將此技命名「倒溜」,並收入《冰鞋譜》。清代冰鞋按規制,凡發明新動作者,皆命名入譜。

道咸年間(1821~1861年),有記載的花樣滑冰能手有尚星階和楊二立。尚星階乃旗族人尚藩的後裔,綽號「板凳腿」,因其在滑行中兩膝能向外彎屈作蹲立狀且兩手同時飛舞做各種表演而得名。後人摹仿者甚多,名為「騎馬式」。宣宗朝(1821~1850年)以一等冰鞋而躍升翼長。復因善摔跤,深得宣宗帝寵愛,至道光末年(1850年),仕至密雲副都統。

楊二立涿州人,綽號「鐵禿子」,因其頭禿無髮辮而得名,冒籍入冰鞋處(冒充滿族)。相傳乃賣藝出身,懷有特技,俗稱「掃天鍾」。表演時,左手持彈弩,右手挾二泥丸,在快速滑行中,驟然俯身,向後射彈,一丸剛發,另一丸又出,先發者未落,後發者已至,砰然一聲,二丸相擊,皆碎空中,滑速絲毫未減。其後人皆習滑冰,以其長孫楊紹庭技術最精。

同光時期(1862~1908年),著名者有曹祥、鄭世清、海三、多硯亭及誠俊5人。曹祥,西郊藍靛廠人,漪紅堂水手,因面部多肉瘤,人稱「曹蛤蟆」,以善溜薄冰聞名,所過之處冰皆碎裂,隨波盪動,曹則不落水。相傳光緒十九年(1893年)冬,曹於南海冰場操練,眾妒其技,預先將冰鑿一洞,當冰尚未凍堅,眾催曹上場,曹不知,滑至洞處落水,知為眾人所為,自此苦練此技。

鄭世清,保定人,曹祥的弟子,綽號「歪毛鄭」,因其經常將髮辮拖於兩側而得名。傳此人性格開朗,喜歡在滑行中做一些怪異動作引人發笑。同僚知其意後,互相告誡,觀其溜冰不得笑,違者當請鄭吃羊肉火鍋。為博一吃,在南海為孝安(東太后)和孝欽(西太后)獻技中,鄭頭戴小帽,演畢忽做摔倒,坐在地上,狀頗可樂,觀者無不大笑,唯同僚兩唇緊閉。翼長大怒,厲聲斥鄭滾下去,鄭急起身蹲冰上,兩手抱肩,蹲而滑,其速甚快,觀者齊聲喝彩,翼長亦驚。鄭滑至翼長前,垂手躬身曰:「請示翼長,能滾不能滑,能滑不能滾,又滾又滑,是否這樣?」言畢,以手遮耳作聽狀,同僚皆大笑。民國六年(1917年)凍斃於北京西城二龍坑。

海三,名順,古都北城人,寓居阜城門外,綽號「冰膏藥」,因其溜冰從未跌倒,有如膏藥貼身一般,故得名,可見其滑冰技術之精。

多硯亭,清之宗人,以善於表演左卧魚右卧魚、龍戲水、小坡腳、羅漢禪等而聞名。由於每次表演不摔不能為技,故人送綽號「擦冰大沾布」。

誠俊,舊居北京成方街,以善於表演「金雞獨立」而聞名。

上述9人均為健銳營或精捷營專職冰鞋,唯有齊子林為民間愛好者。

齊子林乃「奶地」出身(即從小練習滑冰),十二歲即能完成燕子戲水、仙猿摘桃、鷂子翻身、王祥卧魚、金雞獨立等高難動作。

清代已總結出一套花樣滑冰訓練經驗。系統性、階段性、連續性和循序漸進原則,在清代花樣滑冰訓練中亦有體現。清代將滑冰者分為「內扇冰鞋」和「外扇冰鞋」。內扇冰鞋指習此技的太監。外扇冰鞋則指宮外的滑冰者。外扇冰鞋按其學習的過程和程度,分為科班和「補漏子」。自七八歲學習滑冰為科班,俗稱「奶地」,即從小練習。年齡稍大自學者為補漏子。奶地多出自師門或家傳,從小教以口訣和姿勢,形成正確習慣。奶地的選拔非常嚴格,晉卿在其《有清一代的溜冰史和冰鞋·清代冰鞋之學習次序》中說:「奶地之練溜冰,非人人皆能之,必五官無暗疾,身材適中者,若體胖則不取。然此僅為外表之檢察,內部之檢察,首為檢脛骨,其名曰「顛顛拐子」,以骨勁而氣脈足壯為上乘,其檢驗法與摔跤之「摩橫(去聲)骨頭」相同,無此天才,不能入選,蓋溜冰主力,全在脛骨耳。幼時學此,經冰鞋教師和家長之諳此者,承認其及格後,七八歲,即開始習溜冰。」

清代學習滑冰分為4個步驟,第一步走冰和跑踝子骨(即鍛煉踝關節)。走冰在鞋尖處釘3~4枚荷葉帽(鞋釘子),用鞋尖行走冰上。跑踝子骨以普通鞋,在陸地3~4尺處向冰奔跑,到達冰上迅速以左腳腳尖用力點冰,右腿前滑,脛骨用力下壓,兩臂側平舉成翼狀,滑行丈余或數丈,兩腳交替。走冰和跑踝子骨每日各練習1次,每次30~30分鐘。百日為期,以滑行數丈身不搖、腿不顫、脛骨不傾斜、為第一步出師。

第二步練習「趿拉板」,因滑板前面有套而後面無繩,類似拖鞋而得名。初學分二期,先練左腳,稱「左單翅」。練習時將左腳尖插入滑板前套內,右腳用力點冰,左腳支撐滑行,頻點頻滑,連續滑行半里為1次,日練3~4次。練習中點冰頻率不得放慢,摔倒後要迅速站起,中途不得停止。左腳熟練後改練右腳,稱「右單翅」。

第三步謂「上板子」,即兩腳同時穿趿拉板。練習「左回手」(左轉)、「右回手」(右轉)和「大回身」(後轉),俗稱前三搶。熟練後進入第四步。

第四步謂「綁冰鞋」,即穿正規的冰鞋。先用平條(刀刃矮而厚),依次練習耍翅子(兩臂各種伸展姿勢)、體前傾、體後傾和轉身等。熟練後穿立條(刀刃窄而高),練習的動作有倒滑、飛燕、金雞獨立、鷂子翻身、金鐙朝天……,至技精約需10年。晉卿在其《有清一代的溜冰史和冰鞋》中指出:「蓋此輩「奶地冰鞋」,自幼即訓練於冰上,其情況彷彿學泅水,由淺而深,自亦不覺藝之日臻於精妙也。」

冰上蹴鞠

中國早期的冰上球類運動稱冰上蹴鞠,是清代冰雪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蹴鞠,又稱蹋鞠。最早流傳於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史記·蘇秦列傳》:「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者」博蹋即蹴鞠。到了秦漢三國(前221~前206年)、兩晉南北朝(265—581年)和隋唐五代(581~907年),蹴鞠不僅流傳民間,且盛行宮廷,並納入了軍事訓練。劉東《別錄》載:「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到了宋代(960~1279年),蹴鞠愈益興盛,並且出現了滑冰。

清入關以後,為修武事,將滑冰同古代的蹴鞠結合一起,創造了冰上蹴鞠,作為八旗軍的軍事訓練科目。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蹴鞠》記載:「金海冰上作蹴鞠之戲,每隊數十人,各有統領,分位而立,以革為毬,擲於空中,俟其將墜,群起而爭之,以得者為勝。或此隊之人將得,則彼隊之人蹴之令遠。歡騰馳逐,以便捷勇敢為能。將士用以習武。昔黃帝作蹙鞠之戲以練武,蓋取其遺意焉」。

冰上蹴鞠每年也進行表演,清帝亦進行校閱。東岩居士《帝京歲時紀勝補箴》里指出:

「冰上蹴鞠,皇帝亦觀之,蓋尚武也。武備院備侍衛護軍人員皆須習此,文人無習此者。」

從上述記載可看出,冰上蹴鞠完全是仿照古代蹴鞠創造之意,作為練武之用。乾隆《冰嬉賦》聯句亦有:「復有革戲,其名圓鞠,漢家有執機之譬,皇帝作練戎之俗:之由是習兮。其爭也君子;好謀而成兮,如祭則受福。

嘉慶十五年(1810年),冰上蹴鞠劃歸精捷營,人數銳減,這時的冰上蹴鞠已完全失去了初創時的意義。

光緒後期,國庫逐漸空虛,宮廷對冰嬉表演的興趣也逐漸減退。庚子(1900年)以後,冰上蹴鞠被廢止,後流落民間。東岩居士《帝京歲時紀勝補箋》中說:「什剎海、護城河冰上蹴鞠,則皆人民練習者。」

冰上雜技和打滑

清代冰嬉表演,從乾隆年間開始,已逐漸由初期的軍事檢閱過渡為宮廷例行娛樂和行賞。乾隆在《臘日悅心殿侍皇太后膳即景》寫道:「彩屏節事遐齡祝,鏡浦冰嬉例賞行。」在其《冰嬉賦》里亦有:「陳我冰嬉,愛答歲華,率循舊典,陣旅集眾。……娛情悅目,有如是哉,以休以息兮,一日之樂,匪賚曷待待兮,敬告後人。」

清代冰嬉表演中的雜技內容很多。從金昆程至道福隆安繪製的《冰嬉圖》可以看出,在冰嬉表演的隊伍里,既有舞叉。耍刀、弄棒、倒立、盤杠、扯旗、舞幡,也有表現軍事目的的滑冰射箭。滑冰射箭稱「轉龍射毬」,是冰嬉表演中較難的一個動作。表演時,曲路中間有一旌門,上下各設一靶。表演者腰胯箭囊,手執弓弩,二人一組,滑過旌門,回身疾射,一人射上,一人射下,脫靶者謂「漏子,不得給賞。《養吉齋叢錄》卷十四載:「轉龍射毬,走隊時,按八旗之色,以一個執小旗前導,二人執弓矢隨於後,凡執旗者一二百人,執弓矢者倍之。盤旋曲折行冰上。遠望之,蜿蜒如龍。將近御座處,設旌門,上懸一毬,曰天毬,下置一毬,曰地毬。轉龍之隊疾趨至,一射天毬,一射地毬。中者賞。」道光朝(1821~1850)宣宗帝觀轉龍射毬亦有詩,曰:「」嬉亦有詩云:「彩毬連命中,羽笴疊相鳴。」又云:「鳥翔起色初分隊,魚貫鶻聲每應弦。」

除上述內容以外,每年還於上元節(正月十五)在圓明園福海冰上舞龍燈,御稱「擺燈」。表演者均腳穿冰鞋,手執龍骨桿,龍長六丈,30人一隊,10人擂鼓,20人舞龍,鼓擺放在福海岸邊。炮響,鼓聲齊鳴,舞龍開始,左旋右轉,上下翻騰,最難的是「蛟龍出海」和「雙龍盤柱」,兩龍動作必須一致。此技非一等冰鞋不能表演。

打滑撻又稱冰趟子,俗稱溜冰趟,最早流傳民間,後被納入清八旗軍事訓練和宮廷娛樂。《清稗類鈔?技勇類·旗兵打滑撻》記載:「禁中冬月打滑撻,先汲水澆地使冰,遂成冰山,高三四丈,瑩滑無比。乃使勇健兵士著帶毛豬皮履,其滑更甚,自其顛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為勝。」

堆雪景在清代也十分流行。民間主要是堆雪人,宮廷則堆砌各種象徵吉祥和喜慶的動物。《養吉齋叢錄》記載:「清宮每年均在養心殿庭中用雪堆砌獅、象,誌喜兆豐。」

綜上所述,滑冰在清代已成為一種國俗,並以特殊的方式表現出來。冰嬉表演既有軍事目的,也有藝術內涵,並成為清代宮廷特有的冰雪文化。

後記

通過文獻研究,我國的清代滑冰運動具有很高的技能水平,那個時期的技術動作受到裝備的限制,雖然沒有旋轉和跳躍,也能體現出高超的技術水平。但是,這項運動沒有長期開展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清代的滑冰運動主要是掌握在皇族和達官貴人之中,以及習武之人的練習手段和軍事應用。2.滑冰裝備(冰鞋製作技術)沒有得到普及,尋常百姓家很難弄到。由此看來,在清朝滑冰運動也是一項很奢侈的娛樂活動。3.受傳統的封建思想的影響,中國的自私、狹隘的心理也是阻礙這項運動開展的原因之一。任何一件事物沒有分享就沒有發展,進步一定是建立在傳播的基礎之上。4.雖說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但在和平年代裡舞刀弄槍是皇權所忌諱和文人不齒之事,所以清朝後期這項技藝漸漸失去光澤,沒有用武之地。

最後

希望從事冰雪運動的教練員們:用野蠻之軀,行文明之事!協作才是共同發展的硬道理。

歡迎您關注「國際冰聯教育發展中心」,也希望您成為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滑冰 的精彩文章:

莫斯科人怎麼過新年?紅場除了閱兵還能滑冰坐木馬

TAG:滑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