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海戰之後,北洋海軍憑險龜縮於威海,難敵日本亡我之心

甲午海戰之後,北洋海軍憑險龜縮於威海,難敵日本亡我之心

丁汝昌身背重負,北洋海軍也輕鬆不了。旅順陷落後,北洋海軍龜縮在 威海不敢北上,巡遊範圍限於東西之間,向東行至成山頭,向西不過登州(今 山東蓬萊)。

北洋海軍堅船重炮,駐泊威海海灣。海灣位於山東半島東北端,是海岸 的一塊凹陷,面積五十多平方公里。南、北、西三面環山,東面向海,灣口寬 闊。南、北兩岸山勢蜿蜒人海,環抱著這一灣碧水;劉公島一夫當關,如門鎖 位在兩岸之間,與西岸的威海衛城隔水相望。

劉公島面積不足四平方公里,上面築有炮台多座,其西南水域設有北洋 艦船的泊位。因為劉公島的存在,灣口被一分為二,島的西側與北岸之間的 水域稱西口,寬有四餘里,東側與南岸之間的水域稱東口。東口中間有一塊 巨礁又把它截成四五里寬的兩段,巨礁因據要津受到人為改造,面積近一平 方公里,人稱日島,上面一無所有,唯有炮台,美稱「日島炮台"「東口」、「西 口」的稱謂,是以劉公島為參照的,若以南岸、北岸為參照亦可稱「南口」、「北 口」。

1887年,清廷全面展開了威海海防工程,今已建成設施齊全、工事堅固、 洋槍洋炮漫山遍野的軍事基地。明碉堡暗地道全是德國陸軍退役上尉漢納 根的傑作。這裡除了人以外,目之所及幾乎都是進口的,洋氣撲鼻,展示了那 一時代洋務運動的實績。如果說還有什麼中國特色的話,那就是自從來了陸 軍、海軍之後,世代蕭條、人跡罕至的劉公島和威海衛百業興旺,客如游鯽,煙館、妓館已多至幾十家。

威海沿岸屯紮著李鴻章的淮軍,任務是保衛海灣里的北洋海軍。他們有 海岸炮台轟擊企圖攻人軍港的敵方海軍,有陸路炮台打擊從後路來犯海岸炮 台的敵方陸軍。道員戴宗騫統領六營三千人駐守北岸,總兵劉超佩統領六營 三千人駐守南岸。威海灣口上的劉公島,由總兵張文宣統領四營兩千人駐 守,日島由北洋海軍駐守,他們的任務是和海岸炮台一道,阻擊海上的敵艦。

為了進佔威海,消滅北洋海軍,日本大本營以陸軍第二軍為班底,組建起 「山東作戰軍」,任命陸軍大將大山岩為司令官,下轄第二、第六兩個師團。 1894年12月16日,大本營給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官伊東祐亨下達了兩 條電令:一、目前敵艦隊退縮威海衛,不出應戰,成為我軍日後進兵渤海灣頭 作戰之障礙,應予消滅。以故,海陸兩軍須進佔威海衛;二、貴官護送第二軍 登陸,並與之協同佔領威海衛,消滅敵艦隊。

伊東祐亨接令後,窺伺山東,派偵察艦去「踩點」。12月26日,平山藤次 郎海軍大佐返回大連錨地向他報告,榮成灣內龍鬚島以西一帶海灘,是理想 的登陸地點。

榮成灣是山東半島成山角西南方的一個海灣,西駛三十海里是威海基 地。成山角狀如龍體,頭上向南凸出了一塊狹長地帶,以半島形延伸入海,像 一根龍鬚,故得名龍鬚島。龍鬚島與其西側的龍口崖之間形成一海灣,東、 西、北三面丘陵起伏,南面向海,是天然的避風港;寬約三千米,長約兩千五百 米,可容納大型艦船數十艘;灣底為沙地,適於受錨。海灣水深口闊,越靠近 龍鬚島海水越淺,汽艇能駛至距岸三米處,舢板可直接靠岸。既無清軍設防, 又不易於設伏,在此登陸再好不過了!

平山藤次郎的報告與日軍的一份偵察檔案不謀而合:已故的海軍大尉關 文炳曾在五年前作過同樣的偵察,得出同樣的結論。伊東祐亨與山東作戰軍 司令官大山岩會商,最終決定實施榮成灣登陸。

儘管清軍陸地無防,日軍也不敢不防北洋海軍。為此,日本海軍制訂出 一系列諸如《護送陸軍登陸榮成灣計劃》、《魚雷艇隊運動計劃》、《誘出和擊 毀敵艦計劃》等作戰方略。當然,他們更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伊東祐亨與大 山岩周密策劃,令海軍教官、國際法顧問高橋作衛起草了致丁汝昌的勸降書, 拜託英國遠東艦隊司令官斐里曼特爾中將轉交。

日軍文武之道,軟硬兼施,將攻北洋海軍。對於進犯榮成灣,他們並不特 意封鎖消息,但兵行詭道,也聲東擊西搞迷魂陣。清廷有來自各種渠道的情報,對形勢有認識、有估計,對日軍的登陸地點也猜個八九不離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濛歷史堂 的精彩文章:

美國式養老經驗並不適合華人,華人老人在美自殺幾率為其10倍

TAG:迷濛歷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