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渝《雪塵語畫》——點評:吳湖帆 李苦禪 朱杞瞻

張渝《雪塵語畫》——點評:吳湖帆 李苦禪 朱杞瞻

GIF

雪 塵 語 畫

作者:張渝

吳湖帆

吳湖帆曾請陳巨來刻印一方:待五百年後人論定。而今才過幾十年,吳湖帆的名字就已經不絕於口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版的《吳湖帆畫集》截止1996年已然重印4次,這在現當代畫家中並不多見。

80年代末,在山大讀書時,曾因一次極偶然的機會聽校長潘承洞先生說,吳湖帆是他們潘家的女婿,並說上海博物館裡許多青銅器都曾是潘家私藏。因潘校長只是著名的數學家,故此,當時也沒太把這話放在心上,待至後來方才知道,吳妻潘靜淑的伯父是光緒年間的軍機大臣潘祖蔭,其「攀古樓」所藏文物富敵東南。潘氏過門時,嫁資中就有宋拓歐陽詢的《化度寺塔銘》、《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三帖。而吳湖帆的祖父就是甲午海戰的中方主要指揮者吳大澂。此老武事之外,工書畫,富收藏。吳湖帆外祖沈韻初亦官至內閣中書,更是書畫大藏家。沈的另一外孫是黃炎培。有了這樣的家庭背景 ,再加上那份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才氣,吳之孤高與儒雅便流淌在了筆情墨性里,成就了他那富麗卻又旁若無人的繪畫風格。鄭逸梅稱其有「宛洛少年」之風。他本人也成了30年代以後上海畫壇的領軍人物,畫價達每尺寸金。1956年,在有潘天壽、傅抱石、劉海粟、賀天健等人在內的上海中國畫院的選舉會上,吳被公推為院長,但後來,由於出身問題,他被否決了。

還有一件讓吳湖帆倒霉的事是:建國後,他為毛澤東畫了一幅畫,毛很高興,為其匯了500元潤筆,吳湖帆沒也沒客氣。然而,就是這500元錢,讓吳湖帆吃盡苦頭,1968年,他奮力拔下了插在喉頭的導管,永辭人間。

由於家藏太富,吳湖帆沒像其他畫家那樣堅持「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而是從古迹入手,發誓窮盡畫學。基於見多識廣,他居然在老古董中走出新路——學古而不泥古,既無草草逸筆,亦無刻板拘謹之筆。同時,由於他深厚的古文功底以及與生俱來的大家風範,竟使當代名家陸儼少先先慨嘆:其法可學,然其作品中的詞意,那種風神獨具的美終不能及。

作為傳統延續型畫家,吳湖帆的意義在於:深究傳統卻又不被傳統所囿。他雖然終生未走「寫生」之路,卻又深得萬物風神。其筆下荷花從造形到渲染總使人想起少女之笑靨。古往今來,畫家們能如湖帆那樣畫出荷花內含的少女一般的清純者多,但能在荷花中畫出少女的柔媚者就實在太少了。

閱古太深,偏又閱世太淺的吳湖帆往往因搞不清社會風雲的變幻,而吃盡苦頭,但他純真,激奮,新中國的每一個進步都讓他忘乎所以。1965年,他滿懷激情地創作了《慶祝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以柔軟之水墨現那轟然之熱烈,即便今日,或許也無人超過吳湖帆,他畫得實在太好了,然而,除卻畫家的真誠與激動,這樣的一幅「傑作」竟讓人覺得不倫不類。它既是時代的尷尬,也是畫家個人的尷尬。

《慶祝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

《雙松疊翠 》

李苦禪

畫家,尤其大畫家的名字總讓人欣羨不已,比如徐悲鴻、傅抱石、林風眠、邱石冥、劉海粟、關山月啦,等等,此之「苦禪」亦讓人浮想聯翩。對此,我們只能望名興嘆,唉,畫家就是畫家。

苦禪姓李,原名英傑,英,苦禪是同學贈名。作為齊白石弟子,李苦禪承續的是齊氏粗筆大寫一路,這就很容易溯到明代徐渭,苦禪自己亦賦詩曰:「時夢青藤是前身」,由此可見李氏藝術淵源。依據美術史家的考證,李苦禪在畫史上的獨特之處在於:畫鷹時,變鷹眼之圓為方,並誇大比例,凸顯其銳猛之氣,國人畫鷹大都仿此。然而,李氏作品最讓筆者折服的還是其去世前的巨制——《盛夏圖》(350×600cm)。此畫款題曰:「國家日趨興盛乃余之願。祖國古稱華夏,想炎夏之際,荷花盛開,乃作荷塘即景,何不題之曰『盛夏圖』。」由此,可看出畫家人品與熱腸。事實上,抗戰時的李苦禪更是熱血奔涌,故此,畫壇之內,有口皆碑。向以愛錢著稱的齊白石亦曾在1926年贈詩曰「苦禪學吾不似吾……,若禪不為(不造其師假畫)真吾徒」。但是,李苦禪出生太苦,年輕時還拉過黃包車,學養不厚,卻又剛硬有餘,這就使其作品在大開大合的氣勢下露出了內在的粗率。南京陳傳席說:「李苦禪的筆墨功力是有的,他玩筆墨也像一個高明的泥瓦匠玩泥蛋一樣容易。」遺憾的是,玩泥蛋的泥瓦匠終是泥瓦匠,因其光「玩」不「味」,而李苦禪作品缺少的也恰是此「味」。

《盛夏圖》

《海鱗潛底 》

朱杞瞻

若論世紀老人,畫界之內首推朱屺瞻。1996年,老人悄然而別時,已是105歲,他成了當之無愧的畫壇老爺爺。如若有人尚且不解「老筆份披」之玄妙,那就看看朱屺瞻的畫吧。古往今來,對於老筆、老拙之氣解釋得最為形象,最為詳盡,也最為權威的便是朱屺瞻的作品。「老」字一格中,齊白石、黃賓虹等人亦遜其一籌。

若論才氣與修養,朱屺瞻根本無法與齊、黃等人並論,比如1956年,也就是老人62歲時畫的《琅玕十萬圖》以及69歲時作的《洞庭醉墨樓》等就足以顯示出老人作為畫家的資質並無過人處。然而,老人長壽,時間彌補了這一缺陷,他以其頑強的生命力一步一步挨近「老道」之境,並讓人在「老道」之中,領略生命的沉著與淋漓、溫厚與和藹、從容與舒緩。

或許真是老得有資格了,老先生晚年作品中竟敢同時使用炳烯、水彩、國畫顏料,越老越花花,弄得我等小年輕亦不得不暗翹拇指,嘿,還真有現代感。

但是,對於我等後生來說,無論老拙,還是現代,朱屺瞻的作品只可遠觀,不可近玩,因為那是老天的賞賜,學是學不來的。

《山間古寺大地長春》

《蘭草》

編輯zhutoumeire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視覺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旅遊最值得去的6大城市 都美得如同仙境!

TAG:N視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