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來個大交易 BetterRead

再來個大交易 BetterRead

文 |

王爍

又見到巴舍夫斯基。

巴舍夫斯基曾擔任過美國貿易談判代表(USTR)。美國談判代表是內閣成員,但籍籍無名的還是多得很,巴舍夫斯基可不一般。她任職時,正值中國加入WTO的關鍵時分。與歐盟貿易專員拉米、中國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一起,三位關鍵談判者在世紀之交牽動了關心中國經濟未來所有人的注意力,最終將中國送入了WTO。

WTO對中國有多重要呢?

我記得很清楚,中國與美國歐盟完成談判是1999年到2000年之間,正式加入WTO是2001年底。加入WTO第二年,國際輿論開始談論中國成為世界工場;第三年,開始談論中國向世界出口通縮,因為中國製造成本低,出口價格低,抑制了發達市場的通脹;第四年,輿論焦點變成中國崛起會怎樣改變世界。

WTO對中國的效果就是這麼立竿見影,它使中國正式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勞動找到市場,於是將中國人從包袱變成資產,而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無數中國人的努力、勤勞、巧思找到用武之地。

身為美國談判代表,巴舍夫斯基當然沒少給中國談判代表出難題,這正常得很,各有國家利益,各為其主。好在,結果好一切好。事實是中國從這一輪全球化中受益太多,完成了工業現代化,將數以億計的人群從貧困線下方拉上來,積攢了以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為代表的巨額財富,躋身發達國家的目標也已進入射程。絕大多數中國人,自然也包括我,算算總賬都是受益者。巴舍夫斯基的名字與這些回憶聯繫在一起。

我跟她說,我的同事採訪過你兩次,一次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一次在中國加入WTO之後,做第二次採訪的還是我妻子樓夷。那是十幾年前在華盛頓,巴舍夫斯基卸任後在世界銀行對面一家律所作合伙人。採訪前,樓夷在樓下星巴克排隊買咖啡,念念有詞,準備問題,當時的一宗貿易糾紛會不會影響到中美經貿關係?反覆數次。排在她前面的西裝男回過頭來,正色作答:Absolutely(絕對會)!華盛頓果然藏龍卧虎,問什麼都有人答得上來。

我跟巴舍夫斯基講起這宗公案,她大笑,那個多麼令人難忘的年代!

這次在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一年一度的Ellsworth講座上,巴舍夫斯基演講帶來的卻是完全不同的信號。

她說,現在美國人的主流看法是,在中國加入WTO這件事上,美國吃虧了(get the short end of the stick)。今天,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公司在中國還有機會,但越來越小。中國市場越來越有吸引力,但在這個市場上開拓,比如說,所謂的市場換技術,如果是正常的商業行為還好,但如果變成是事實上強制性的,並且必須用最先進的技術來換才行,甚至指定國際公司與中國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而不巧後者是前者的競爭者,這對國際公司們來說壁壘就太高了。此外,政府給予形形色色的「國家隊」以各種補貼,雖然歷史證明政府補貼並不能創造長期競爭力,但它會在短期內扭曲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

巴舍夫斯基說,美國對此怎麼辦,川普政府已經給出了答案。川普政府發布的貿易政策報告,雖然沒有特別針對性地提到中國,但方向已和盤托出:

第一,嚴格執行有關貿易的美國法律,在需要時啟動單方制裁,也就是說,繞過WTO的爭端解決機制;

第二,啟用乃至製造槓桿(leverage),迫使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第三,制定新的貿易法案,將減少貿易逆差寫進立法;

第四,在國際貿易談判和多邊協定中,強調美國主權,翻譯過來就是,如果美國不喜歡WTO的裁決,那不理就好了。

巴舍夫斯基當然並不喜歡川普方案,她秉持的是美國版的國際主義路線,並不希望看到美國拋棄WTO,切換到雙邊施壓的邏輯,這隻會導向兩國經貿關係的進一步惡化,中美貿易戰後果不堪設想。「開放給全球帶來正面公共品(global goods),反之,轉向內視會給全球帶來負面公共品(global bads)。」

那怎麼辦?

她建議,中國堅決果斷地走自己一再承諾要走的路,就是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擁抱全球化。如果中美之間達成廣泛且可執行的自由貿易協定,與當年的中國入世談判相似但更全面深入,那麼,這會成為危機促成變革的典範。中國和美國都急需這樣一個大交易。

它會發生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tterRead 的精彩文章:

TAG:Better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