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目標管理的作用、好處、意義和SMART原則

目標管理的作用、好處、意義和SMART原則

作者:鄧玉金

一、目標管理的作用

1、目標管理的概念與意義

據一項國際調查,在公司中,30%的工作與實現公司目標沒有任何關係。工作中40%的內部問題和大家對於目標有不同的理解有關。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相當一部分「內耗」是因為相互抱有不同的目標,或者說是由目標的衝突引起的。

如果不設定目標,只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經常布置工作(下指令);另一種情況是「忙著救火」。

2、箴言

確定了合理的目標就是實現目標的一半。

——澤格·澤格爾,演說家

3、目標管理的概念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縮寫為MBO)又稱成果管理,是管理宗旨。它強調設置上下級一致同意的目標,並把這些目標作為激勵、考核和自我控制的基礎,作為鼓勵管理者參與並為未來謀劃的管理方法。

4、目標管理的好處:

目標統一,勁往一處使

在各自的層面上工作

激發主動性

抓住重點明確的考核依據

5、目標管理的意義

目標管理是績效考核的基礎

目標管理構成完整的目標和考核體系,目標管理是績效考核的基礎和前提。不設定目標就沒有辦法進行考核。目標是考核的對象,績效是目標管理的結果。

目標管理是一種管理思想

實行目標管理已有幾十年的歷史。20世紀60年代初期,歐美和日本等國家就開始推行目標管理,20世紀60年代,世界範圍內流行日本的全面質量管理,英文縮寫是TQC。現在一些書稱為TQM,意思是一樣的。全面質量管理(日語叫方針目標管理),在規範化管理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應該說,目標管理是一個完整的管理理念。因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

目標管理是一套管理辦法

目標管理是目前世界上一些大企業常用的管理辦法。目標管理不是簡單下達一個任務要誰去完成,而是上級與下級互相協商、一起研究,最後取得一致意見,再把這個目標作為管理中執行的指標,同時也作為考核的基礎。這是目標管理的一個特徵。

目標管理跟績效考核一起形成規範化管理體系中一個相對完整的部分,即對員工下達任務,最終實施考核的過程。

二、目標管理的原則(SMART原則)

1、目標管理原則就是由S、M、A、R、T5個英語字母所組成的SMART原則。

S(Specific)

明確性原則就是所下達的目標要非常明確,或者說要「質量化」而不是「定向化」,不允許用模糊的數據或語句來描述。比如過去國有企業對員工考核主要是「德、勤、能、技、德」幾個方面,這些指標比較模糊,難於考核。

M(Measurable)

可衡量性就是指標可以量化、可以衡量。比如市場部,今年要完成銷售額2500萬,完成利潤300萬,產品合格率要達到百分之百,優良率要達到80%。

A(Attainable)

可達至性就是目標是能夠達到的。如果目標根本就無法達到,那麼就沒有完成任務的信心。比如說,今年把市場範圍擴大到廣州,這是可以達到的;但要把市場範圍擴大到全世界,恐怕難以實現。

R(Realistic)

實際性就是下達目標要切合實際。比如去年完成了1千萬的銷售額,如果今年要求完成銷售額達到2個億,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去年銷售額1千萬,今年要求1300萬,這是比較實際的。

T(Time-Table)

時限性就是要規定一個期限。規定在什麼時間之內完成任務或實現目標。

2、實戰:

請按SMSRT原則對任務進行評價。

任務評價自檢表

本文作者鄧玉金是資深HRD,知名培訓師,微信公眾號:鄧玉金人力資源實戰,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的精彩文章:

選擇績效考評方法只是第一步,關鍵還是要知其所以然

TAG: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