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歐洲第四鴨——瑞士「食人魚」戰鬥機
如今一提起鴨式戰鬥機,必然就會講到「歐洲三鴨」,也就是「陣風」、「颱風」和「鷹獅」。
這三種高性能戰鬥機在設計上各具特色,「陣風」為了上艦採用近距耦合鴨翼布局,提高大迎角升力;「颱風」注重高速性能,採用遠距耦合鴨翼布局,結果為了增強機動性能又在鴨翼後加裝了一對渦流發生器;「鷹獅」極端重視短距起降能力,採用了較大面積的近距耦合鴨翼。
其實如果瑞士能在上世紀80年代堅持完成一種戰鬥機的研製,那麼就會出現「歐洲四鴨」的局面。
瑞士空軍在20世紀80年代初面臨需要替換老舊「幻影」III和「獵人」戰鬥機的壓力。鑒於當時新型戰術戰鬥機如F-15、F-18等價格高昂,難以1:1替換「幻影」III和「獵人」。
對於瑞士來說,戰鬥機尺寸越大就意味著採購和操作費用越高,在有限的國防預算下無法組建成規模的戰鬥機機隊,所以小而強悍的輕型戰鬥機才是解決之道。於是在1981年瑞士成立了航空工業集團(ALR)來主導新型戰鬥機的開發。
新戰鬥機名為「食人魚」,其設計思想是一機多型,以不同型號來執行不同任務,分成戰鬥和攻擊型、偵察型、電子戰型和作戰教練型,各型號之間保持儘可能多的通用部件來降低採購和製造成本。「食人魚」的尺寸將比諾斯羅普F-5E還小20%,並採用當時歐洲最流行的鴨翼設計,布局類似瑞典的薩博-37戰鬥機。
也就是說該機將採用近距耦合鴨翼布局,用大尺寸鴨翼搭配小展弦比三角形上單翼,鴨翼和薩博-37一樣是固定式,後緣設置有副翼。該機有七個武器掛點,其中四個在翼下,一個在機腹中線,翼尖有空空導彈滑軌,可掛「響尾蛇」或R.550「魔術」導彈。機身內置一門30毫米厄利孔KCA或毛瑟BK-27 27毫米機炮,為此前起落架略微向一旁偏移。
「食人魚」先後規划了幾種型號:
「食人魚」1——針對反裝甲和反直升機任務的亞音速機型,全長11.57米,翼展7.62米,容易收納於小型機堡和分散偽裝。該機沒有雷達、進氣口採用類似F-18的半圓形進氣口,易於生產和維修。
「食人魚」2C——安裝一台「阿杜爾」Mk 811(RT172-58)發動機的攻擊型,推力38.2千牛,具有簡化航電和小尺寸機翼(翼面積13.5平方米)。
「食人魚」2D——安裝一台「阿杜爾」發動機(RT172-63)的攻擊型,推力44.9千牛,具有全部航電和小尺寸機翼。該機還有一個安裝大尺寸機翼(16平方米)的版本。
「食人魚」4——安裝兩台加力Larzac M-74/05發動機的戰鬥機型(超音速時推力比RT172-63增加15%)。
「食人魚」5——安裝兩台加雷特/沃爾沃TFE 1042-7發動機戰鬥機型(最大推力30.2千牛,加力推力未知)。
「食人魚」6——執行空優及戰場遮斷任務的戰鬥機,裝備高端發動機(如RB-199/EJ-200或M88)、此外還具有線傳操縱系統和先進雷達,是一種堪比「鷹獅」的具有優秀機動性的小型超音速戰鬥機。
「食人魚」的關鍵技術基本都需進口,如航空電子設備、雷達、武器和發動機。單座型和雙座型主要區別在於後機身,前者的減速板位於後機身兩側,後者的減速板位於後機身上方。
ALR集團樂觀估計瑞士空軍以及第三世界國家對「食人魚」的需求高達2700架。「食人魚」在1982年進入風洞測試階段,ALR還製造了一個無線電遙控飛行模型和一個全尺寸座艙模型。
但就在此時瑞士政府改變了主意,認為「食人魚」計劃成本高昂,與其惦記虛無縹緲的外銷獲利,不如直接進口現成戰鬥機,這樣算下來總成本還能略低,於是在1985年取消了「食人魚」計劃。1988年,瑞士政府宣布採購F/A-18C戰鬥機來取代老舊的「幻影」III 和「獵人」戰鬥機。
於是「食人魚」還未開始原型機製造就被迫夭折。與瑞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歐國家瑞典,瑞典一直自立根生研製軍用飛機,利用外國噴氣發動機和技術先後設計和生產了薩博-35「龍」、薩博-37「雷」和薩博-39「鷹獅」三種戰鬥機,在性能上能與美蘇同時代戰鬥機比肩,在世界航空強國中佔有一席之地。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