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增購F-35B 日本將重新具備航母作戰能力

增購F-35B 日本將重新具備航母作戰能力

近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省正計劃在先期購買42架F-35A戰鬥機的基礎上,增購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並籌劃將海上自衛隊最大型驅逐艦「出雲」號的功能進行拓展,使其能夠搭載和起降F-35B,從而使日本重新具備航母作戰能力。

日本近期密集發展和購買武器裝備,不斷充實自衛隊實力,加快軍備擴張進程,企圖實現防衛政策由「固守」向「主動先制」的根本性轉變,其背後有著多重戰略考量。

日本希望藉此提升應對西南諸島方向突發事態的能力。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日本十分重視海上和空中作戰。但從日本整體的軍事部署看,其海、空自衛隊大部分力量集中於本島,而在西南方向的沖繩、宮古、石坦、西表、與那國島等「離島」,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兵力部署規模較少,控制能力有限,一旦西南方向爆發衝突時,難以滿足應對需要。如果戰時從本島遠距離機動力量,在情報搜集、指揮控制等方面將會面臨較大挑戰。

同時,日本自衛隊高層也認為,從本島對西南諸島方向實施支援作戰,所需的時間較長,成本也相當高,勢必影響作戰效能的發揮。而將「出雲」號進行改裝後,使其具備起降F-35B戰鬥機的航母功能,並將其平時部署在西南諸島方向海域,能夠以常態化的軍事存在,緩解該方向海、空兵力的不足和戰時遠距離機動支援作戰的壓力,有效提升西南諸島方向突發事態的應對能力。

日本急欲將「出雲」號改建成航母,也是為了迎合美國印太戰略,實現海上軍事強國夢想。近年來,隨著新興國家軍事實力的快速增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海上力量優勢正在逐漸弱化,全球戰略正面臨新的挑戰,其戰略關注範圍不斷擴大與海上兵力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因此,美國正尋求以協助提升地區盟友或「安全合作夥伴」軍事能力的方式,化解戰略與實力之間的矛盾。讓地區盟友或「安全合作夥伴」為其分擔部分「安全義務」,填補因軍事力量優勢縮水在亞太地區留下的「防禦真空」。

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堅定盟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過航母並有實戰經驗的國家,隨著經濟的復甦,其防衛預算保持連年增長,加上日本擁有較強的軍工產業基礎,自然成為美國首要的「幫扶」對象。美國希望藉助先進的軍事技術,促使日本儘快擁有能搭載先進艦載機的輕型或中型航母,為兵力捉襟見肘的美國海軍充當幫手。

作為對美國仍有許多「需求」的日本,自然考慮到了美國的戰略意圖。也希望在美國正在構建的「印太多邊安全框架」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發展航母,日本可以進一步鞏固與美國的軍事盟友關係,增強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提升與美軍共同干預地區事務的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出雲」號進行改造、引進先進戰機,日本積累了大型艦艇的建造技術和經驗,同時也大幅提升了自衛隊海空作戰能力。而且一旦「出雲」號改造成功,日本很有可能將成功的技術和經驗應用到與「出雲」同級別的「日向」「伊勢」和「加賀」號上。屆時,日本擁有航母的數量將有望超過英、法、俄等國,為日本重新成為世界海上軍事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配合「新安保法案」及日美相關軍事協定的實施。按照「和平憲法」的規定,戰後日本不得擁有包括航母在內的進攻性武器、不得向海外派遣軍事力量。但「新安保法案」通過並正式實施後,進一步降低了日本向海外派遣軍事力量的門檻,自衛隊擁有武器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像「出雲」號這樣帶有明顯進攻傾向的武器裝備不斷列裝,標誌著日本已從根本上顛覆了戰後「專守防衛」體制的束縛,在謀求軍事強國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尤其是日美在2016年9月簽訂了《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更為日本發展航母掃清了障礙。《協定》規定,不論是平時還是戰時,美軍都可以使用日本的艦艇及軍事基地進行油料、物資補給。同時還提出,如果駐日美軍基地遭到攻擊破壞時,日本的艦艇可成為美國軍機的臨時替代跑道。有日本軍事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當前籌劃發展和擁有航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進一步促進日美軍事的一體化,為戰時美軍的戰鬥機提供補給平台和前進基地。

在此背景下,日本以配合「新安保法案」及履行日美相關軍事協定為由,將「出雲」號改造成為名副其實的航母,併當作提升和檢驗海上自衛隊遂行軍事行動能力的「試驗田」,無疑是為更多進攻性武器走出國門,出兵海外,做最後的鋪墊。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

張玥 肖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8年01月11日 12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

TAG: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