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有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

今日有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

連翹

原名:

連翹。

別名:

連殼;黃花條;黃鏈條花;黃奇丹;青翹;落翹。

藥性:

寒性。

藥味:

苦。

歸經:

歸肺、心、小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

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禁忌:

脾胃虛弱,氣虛發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 《本草經疏》:"癰疽巳潰勿服,大熱由於虛者勿服,脾胃薄弱易於作泄者勿服。" 《本草通玄》:"久服有寒中之患。"

現代藥理研究 :

1.連翹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連翹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3.連翹有解熱作用。

4.連翹對心血管系統有作用。連翹注射液對在體貓心中毒性休克有強心和升壓作用。對醋酸所致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5.連翹有保肝作用。

6.連翹有鎮吐作用。

7.連翹還有利尿、止血作用。

古籍摘要 :

《神農本草經》:味苦,平。主治寒熱,鼠瘺瘰癧,癰腫,惡瘡,癭瘤,結熱,蠱毒。

《名醫別錄》:無毒。去白蟲。

《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疥,止痛,通月經。

《藥性賦》:其用有二:瀉諸經之客熱,散諸腫之瘡瘍。

《本草綱目》:連翹狀似人心,兩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陰心,厥陰包絡氣分主葯也。諸痛癢瘡瘍皆心火,故為十二經瘡家聖葯,而兼治手足少陽,手陽的三經氣方之熱也。翹根治傷寒瘀熱欲發黃。

《景岳全書》:味苦微辛,氣微寒,氣味俱薄,輕清而浮,升也,陽中有陰。入手少陰、手足少陽、陽明。瀉心經客熱,降脾胃濕熱,去寸白、蛔蟲,通月水五淋。以其味苦而輕,故善達肌表,散鼠瘺、瘰癧、癭瘤、結熱、蟲毒、癰毒、斑疹,治瘡癤,止痛消腫排膿,瘡家號為聖丹;以其辛而能散,故又走經絡,通血凝,氣滯結聚,所不可無。

《本草備要》:輕宣,散結瀉火。微寒升浮,形似心,實似蓮房有瓣。苦入心,故入手少陰、厥陰心、心包。氣分而瀉火,兼除手足少陽、三焦、膽。手陽明經大腸。氣分濕熱。散諸經血凝氣聚。營氣壅遏,衛氣鬱滯,遂成瘡腫。利水通經,殺蟲止痛,消腫排膿。皆結者散之。凡腫而痛者為實邪,腫而不痛為虛邪,腫而赤者為結熱,腫而不赤為留氣停痰。為十二經瘡家聖葯。經曰:諸瘡痛癢,皆屬心火。

食用方法:

1.連翹散堅湯 :

處方:柴胡36克,草龍膽(酒洗四次)、土瓜根(酒制)各30克,黃芩(酒炒二次)21克,當歸梢、生黃芩、廣茂、京三棱(同廣茂酒炒)、連翹、芍藥各15克,炙甘草9克,黃連(酒炒二次)、蒼朮各6克。

製法:上另稱一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每服百餘丸;一半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先浸多半日,煎至150毫升,去滓,臨卧熱服,去枕仰卧,每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送下丸藥。服畢即卧,更以龍泉散塗之。

功效:治馬刀。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瘡,堅硬如石,動之無根;或生兩脅,或已流膿,作瘡未破。

2.連翹解毒飲 :

組成:木通1錢2分,防風1錢2分,羌活1錢2分,連翹1錢2分,丁香1錢,乳香1錢,沉香1錢,升麻1錢,大黃7分,黃芩7分,甘草3分,木香3分,桑寄生1錢,麝香5厘。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大人、小兒頭瘡及臁瘡。

3.青橘連翹飲 :

組成:青皮、瓜蔞、橘葉、連翹、桃仁、皂角刺、柴胡、甘草。

用法:水煎,入酒服。

主治:乳癰。

4.柴胡連翹湯 :

處方:中桂0.9克, 當歸梢4.5克, 黍粘子6克, 炙甘草, 酒黃柏 ,生地黃各9克, 柴胡 ,黃芩(炒),酒知母 ,連翹各15克 ,瞿麥穗18克。

製法:上藥銼碎。

用法: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食後服之。

功效:主治馬刀瘡。

5.連翹花茶 :

材料:連翹20g、綠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沸後5分鐘泡茶即可,頻頻飲至味淡為止。也可直接用200ml開水沖泡飲用。

功效:解毒散結。

主治:赤游癍毒;急性腎炎;紫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熱 的精彩文章:

清熱葯·清熱解毒藥之連翹

TAG:清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