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癌症抗爭20年後又患上抑鬱症,但她不僅出了書還成為《開講啦》嘉賓!

與癌症抗爭20年後又患上抑鬱症,但她不僅出了書還成為《開講啦》嘉賓!

萬物皆有裂痕

那就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生命亦是如此

有這麼一個人,她身患癌症,歷經3次手術,5次化療,卻從未掉下過一滴眼淚。她堅強樂觀,沒被癌症嚇死,卻意外被告知身患重度抑鬱症。但是病痛並沒有將她打到,她對自己說有些事情她還沒有完成,即使竭盡全力也要活著。

她是李蘭妮,深圳市作家協會主席。代表作品:《傍海人家》、《池塘邊的綠房子》、《一份緣》、《人在深圳》等。

1989年,年僅33歲卻已經同癌症抗爭了20多年的李蘭妮靠著堅強的意志力,從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順利畢業。

2008年,這個隨時可能死掉的作家,決定現身說法,自救!久病成醫的她寫下了《曠野無人》,為社會抑鬱症患者留下一本完整的病例。

《曠野無人》出版後,她應邀參加了央視公開課《開講啦》、北京天下女人國際論壇、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等節目,將自己的經歷通過演講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她說,活著比死去更難,但既然命運讓我活著,我一定有未完成的使命。

灰色的童年,孤獨地成長

李蘭妮的父母均是軍人出身,在李蘭妮五歲的時候她便跟著父母在內伶仃島生活。因為是軍事要塞,很少有部隊以外的其他人,所以童年時期的李蘭妮時常一個人望著海邊發獃。她眼中的大海並不像我們眼中那樣靜謐深邃,她覺得大海很可怕,是灰色的。

每每看著大海,她都會覺得很孤獨,因為天地之間就只有她這麼一個小孩,她不知道她活著要幹嘛。那時候的她覺得最好在十八歲之前為國家壯烈犧牲,做一個烈士,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十八歲之後將要做什麼。

這樣的想法讓李蘭妮覺得她的童年荒涼、蒼白而又單調。

14歲獨自走上手術台,自立自強

在李蘭妮14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覺得身體不適,但是李蘭妮的父親當時在幾百里以外的地方開會,於是對李蘭妮說:「你自己去找醫生看吧」。去醫院檢查以後,醫生告訴她得的是血管瘤,需要開刀做手術。

李蘭妮當時就愣了,她想哭,但是卻哭給誰看呢?父母不在身邊,她的身邊也沒有其他親人。正在李蘭妮猶豫的時候,醫生跟她說:「你14歲了,是個大人了,你可以當兵了,你一定很勇敢吧。」

醫生這麼一說,李蘭妮便覺得她應該上手術台,不然她就不勇敢了。

李蘭妮說,當醫院裡醫生用手術刀和括針線來對傷口進行縫合時,她能感覺到醫生捏著她的皮像錐鞋底一樣,她很疼,卻並沒有覺得害怕。她覺得自我感覺很好,她覺得自己真的能當兵了,可以上戰場了。

手術之後的李蘭妮經常一住院就是半年,醫院裡的人都打趣說:「你看這個小孩還在住院啊,五一在這,十一也在這兒,元旦還在這兒。」

到了春節的時候,醫院裡有個阿姨覺得李蘭妮很可憐,便對她說:「蘭妮,你到我家去包餃子去吧。」自尊心極強的李蘭妮卻拒絕了,她覺得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憐或同情。

「我挺堅強的,我要自強自立」,這是住院期間的李蘭妮不斷對自己說的話。

死亡的恐懼遠比孤獨更可怕

李蘭妮的病房緊挨著太平間,李蘭妮時常站在那裡看太平間的門打開,然後心想又是誰進去了;什麼時候棺材弄出來了,就根據棺材的樣子來判斷死者。

年幼的李蘭妮沒有其他事情可做,只能每天盯著太平間研究這些棺材。

之後李蘭妮的病越來越重,她被送到大醫院就診。有天晚上,李蘭妮聽到老人家的哭聲,在哭兒子;然後到了下半夜又聽到一個女人凄厲的哭聲,哭她的丈夫。

李蘭妮坐在那裡睡不著,她忽然感覺自己離死神那麼近。

就像打針的時候,針扎到血管之後其實也就那樣,真正讓人覺得可怕的是酒精棉球擦拭皮膚的時候。

李蘭妮也是如此,長期的醫院環境,帶給她的都是一些很負面很恐懼的東西。對死亡的恐懼遠比死亡本身要可怕的多。

用讀書豐富生活,拿生命等待希望

隨後醫院的內分泌專家發現李蘭妮患有嚴重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於是告訴李蘭妮她的病好不了了,一輩子都不可能正常地去工作了。李蘭妮說她想去考大學,可是醫生卻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即使考上了,也不可能學得下來。

就這樣,病痛給李蘭妮宣判了無期徒刑。

不能工作、不能上學,不知道還能做什麼的李蘭妮開始看書。有時候在地上看到一張紙,李蘭妮都會把它撿起來,要把它讀完。

可能正是因為李蘭妮的這種執著,她的機遇在想像不到的時候出現了。

1981年李蘭妮所在的城市要舉辦一個青年文學培訓班,李蘭妮便去了,但是到了之後發現其他人都有作品可以討論,而自己卻什麼都沒有,她心想,不能太丟人,也得交一篇上去,於是寫了個短篇小說。結果沒想到那篇小說寫完之後竟然被發表了,並且獲得了當年的廣東新人新作獎。

這個意外的機遇讓李蘭妮擁有了一份工作,身邊的人都說李蘭妮終於開始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了。

此刻的李蘭妮也覺得自己的一切終於開始好轉,然而命運這個時候又捉弄了她。2000年春節她聽母親的話去醫院做檢查,再次被發現腫瘤,要求做手術。

再次遭受病襲,李蘭妮卻仍能樂觀接受。

有一天,她站在病房的窗邊,看見窗外有一個女人在暴風雨天里費力地蹬著自行車,她想,那個女人一定覺得自己活得很辛苦,但她想不到的是遠處的病房裡有一個癌症患者正在羨慕著她。

畢竟她可以健康地工作,她還可以回到家裡,還有美好的前途。

沒被癌症嚇死,抑鬱症接踵而至

從患癌症開始,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的李蘭妮突然有一天覺得身體開始支撐不住了,她開始整夜整夜的失眠,這時候醫生告訴她,她可能患上了抑鬱症。

聽到診斷的李蘭妮不相信,她覺得自己那麼獨立,那麼樂觀,怎麼可能得抑鬱症。但是醫生卻提醒她:越是能自控的人,就像是一張綳得很緊的弓,越拉越緊。拉到極限的時候,啪!就斷了。

抑鬱症的陰影就這樣像天羅地網一樣包住了李蘭妮,她的失眠越來越嚴重,於是聽從醫生建議開始服用抗抑鬱的藥物。

而很多抗抑鬱的藥物在服用初期,會有一個很糟糕的影響——加倍患者自殺風險。李蘭妮也是如此,可是卻沒有人告訴她這一點。她只覺得這些葯吃起來比化療葯還要難受。當她發狂的時候她會抓住屋子裡的東西,對自己說:「我就不死,就不死!」

可是抑鬱症不是一個理智可以控制的了的事情,一把水果刀都能變成誘因,你會忍不住想拿刀在身上比劃,從哪兒劃開比較好;甚至你到了一個地方,就會想從這跳下去會不會死,會怎樣死。任何一種死法都會在抑鬱症患者的腦子裡被構想萬千遍,因為總會有個聲音對他說:「去吧,死了就好了。」

那時候的李蘭妮經常深夜到天台,窄窄的圍欄一邁就出去了。李蘭妮會邁出一隻腳,做出飛起的動作,她很想飛到天空中去,而且越是黑夜,越是下著陰雨,她就越會想:如果她是不小心滑下去,不是自殺,她就沒有罪名了。

她覺得自己快要堅持不住了,於是便寫下了遺囑。可是另一方面她又告訴自己,如果就這麼放棄了,自己便是一個逃兵,對不起所有關心她的人。

寫書,是自救也是救人

就這樣和死神拉鋸,李蘭妮慢慢平復下來,她開始記錄和整理,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我想或許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精神、命運的分水嶺。當我們成為抑鬱病人或者抑鬱之時應當靜下來仔細梳理自己的精神脈絡:到底哪個段落出了毛病?究竟哪個區域有暗傷?」

於是李蘭妮翻遍了國外有關抑鬱症的書籍,開始寫《曠野無人》。寫著寫著她便開始害怕,因為抑鬱症會複發。李蘭妮問自己還要不要寫下去呢?

可是她覺得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會有一種使命,即使你現在未必知道它是什麼,但你一定要找到它。

曠野無人,只見黑暗不見人,所有的呼叫註定得不到回應。

這本書記錄的,就是這種靈魂與身體的雙重煎熬與孤苦無依,還有一種不被理解的精神困擾——因為被蓋上了抑鬱症的戳,人們一上來便會下結論:「她這是想不開事」。尋死覓活的時候,人們又會說:「想想你的家人,你怎麼忍心」。

這本書便是用了那些痛徹心扉的文字告訴人們,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簡單。每一個抑鬱病人,他會有因病而起的自責,也會有拖累家人的愧疚,那些赴死的命令,於他們而言更像是一種解脫、誘惑。

認知日記、自傳性回憶、醫學筆記、療救藥方......這樣一份抑鬱症患者的精神檔案讀起來註定不是清風白茶。死亡的陰影就潛伏在字裡行間(清歡小姐姐建議心態不是很好的寶寶還是不要去讀這本書),清晰而恐怖。而這,可能只是抑鬱症患者真正感知的十分之一,太多的抑鬱症患者是無法描述自己的痛苦的。

得了癌症,得了抑鬱症,經歷了那麼大的災難,可是她還沒有死,李蘭妮覺得這就是她的使命——將自己的病況展示給醫生、給世人,讓後來的人能活得更健康,更平安。

痛苦是命運的饋贈

看完了《曠野無人》,我對李蘭妮除了心疼便是萬分的欽佩。

與癌症相比,抑鬱症是更可怕的。我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深知患重度抑鬱症是一輩子也難以治癒的。

因為身患癌症是你不幸,患抑鬱症就是你「有病」。

大眾的偏見和誤區造成了抑鬱症患者一些無法言說的痛苦,這比抑鬱症本身還要可怕。

經常有人問我,如果我們的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該怎麼辦呢?是該大大方方地說?還是該小心翼翼地交流?

其實,兩者都不可取。

你不能跟他說你沒有抑鬱症,因為你一旦這樣說他會更加抑鬱,他會覺得自己沒有一個訴說的渠道,沒有宣洩的方式,沒有人理解,這會使他更加封閉,到再也承受不住的時候便會選擇自行了斷;但是你也不能小心翼翼,因為病人很敏感,自尊心脆弱,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被平等對待。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躁狂抑鬱多才俊》里講到了牛頓、貝多芬、狄更斯、梵高,他們都是有重度抑鬱症的人,所以抑鬱不可怕。

痛苦是命運的饋贈,不要覺得「為什麼偏偏是我」,把它當做一種命運的饋贈,因為真金需得百鍊才能發出不一樣的光。

寵物療法也是一種對抑鬱症、孤獨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很有效的治療手段。

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里小狐狸對小王子說:正因為你花費的時光,才使得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對你馴養過的東西,你永遠都有責任。

因為你需要每天花時間陪伴你養的動物,而這種與動物的陪伴會將你從自閉的環境中帶出來,會給你一種安全感。

動物不會給人以壓力,卻會告訴你它在陪伴你。而且和寵物相處會教會你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看待世界,因為你會蹲下來和寵物交流,蹲下來去看另一個角度的世界。

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試著多去幫助其他人,去做義工,去幫助底層的人,也是一種很有效的緩解抑鬱症的方法。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帶來的快樂往往都是加倍的,會在潛意識中給予抑鬱症患者一種肯定自身存在的價值。

在當下的社會,每個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解不開的心結。敢於在黑暗之中播下光明,那麼活得就有價值。

有病並不丟人,只要活得有意義。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那些愛作詩的女鬼怪們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