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鞏義石窟寺雕刻造像:濃重北魏風格,中國石窟珍品

鞏義石窟寺雕刻造像:濃重北魏風格,中國石窟珍品

北依邙山,南臨洛水的石窟寺建於北魏,原名希玄寺,唐代改稱凈土寺,清初又改名為石窟寺。全寺有五窟,除第二窟是一個尚未完成就廢棄的窟外,其餘四窟是石窟寺的主要部分。

佛龕造像

石窟雕自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間(公元五百年)至孝武帝永熙年間(公元五三四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唐、宋幾百年,又增刻了一些小龕。現有洞窟五座,千佛龕1個,造像龕355個,摩崖造像3尊,佛像7740多尊,石刻題記200餘篇,內容豐富。

造像龕群

鞏義石窟寺的開鑿雖與山西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石窟的年代蟬聯,一脈相承,其藝術風格卻迥異。它的造像特點小巧玲瓏,線條簡練,臉型方園,表情安詳,多呈靜態,已擺脫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像的造型特點。

比丘惠深(左)比丘惠嵩、佛像

衣紋的刻法,雖無變化,也多簡單精練,不見了早期那種衣角翻飛、迎風傾立的衣紋。從大殿內的大佛及第四窟中心柱佛像看,還保持著古代的高度概括手法,但著重線條和圖案化的趣味,並且是以平雕的手法表達出來的。因此,這裡的雕刻既保持著濃重的北魏風格,又孕育著北齊、隋代的雕刻藝術萌芽,在北魏雕刻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摩崖造像

這裡的石雕藝術精湛。如千佛、釋迦多寶、維摩文殊等,雖是北魏石窟中常見的題材,但其中的禮佛圖、伎樂人、神王、怪獸、窟頂平綦,都為他處石窟所不多見,可謂我國石窟中的珍品。

造像龕群

第一窟門兩側南壁的「帝後禮佛圖」浮雕,雕刻精莢,保存完整,極為少見。它真實地記錄了北魏封建統治階級的宗教活動,給我們提供了形象的歷史資料。

菩薩(左)釋迦牟尼

三窟四壁腳雕刻的怪獸、神王、伎樂人,也都形象生動,雕刻精美。就連四窟外壁有些唐代小龕龕楣的雕飾,都相當別緻而優美。這裡大多是成組的雕刻,各窟又有其不同的風格和內容,其雕刻豐富多采,造詣雋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元 的精彩文章:

賀海龍、張新政、李詠譚20世紀80年代攝影作品

TAG:元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