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將光明照進黑暗 佛陀怎樣對待傷害他的人

將光明照進黑暗 佛陀怎樣對待傷害他的人

頻毗娑羅王(King Bimbisara),是一位印度的王國統治者,他是佛陀最親密的朋友和學生。有一天,有位比丘告知佛陀,頻毗娑羅王要將王位傳給他的兒子阿闍世太子(Prince Ajatasattu),而頻毗娑羅王卻被拘禁在地牢里。

韋提希夫人(Queen Videhi)是國王的妻子,她來見佛陀並告訴他說,一個月前,皇宮侍衛在深夜逮捕到王子潛入國王房間。因為發現他的行為很可疑,他們就搜他的身,在他的長袍底下找到一把劍。他們抓住他,將他帶到國王的房間。國王看著他的兒子,問:「阿闍世,為什麼你到我的房間來要帶著一把劍呢?」

「我想殺了你。」阿闍世回答說。

「不過,為什麼你想殺了我呢?」

「我想要成為國王。」

「為什麼你一定要殺了自己的父親才能當國王呢?你只要想我請求即可,我會立刻退位的」

「我沒想到你會這樣做。我犯了嚴重的錯誤,求你饒恕我。」

雖然那時是半夜,國王還是將兩位他最信任的顧問召喚來,其中一位顧問說,試圖刺殺國王的人是唯一死罪,太子應該被斬首。

國王不同意:「我不能殺死阿闍世,他是我的親生兒子。」

第二位顧問說:「你的慈悲真是無與倫比。陛下!您真是世尊佛陀的好學生。但是,您打算怎麼處理這件事呢?」

國王說:「我想讓位給我兒子,明天這件事讓全國人民知道,他的加冕儀式將在10天後舉行。」

「但是,他企圖刺殺的罪該怎麼辦?」

「我原諒他,希望他可以從這件事得到教訓。」

兩天後,國王決定退位。阿闍世就將他的父親關在地牢里。皇后告訴佛陀說:「國王命在旦夕,阿闍世打算將他餓死。他不允許我帶任何食物給我丈夫。」她告訴佛陀,即使當她見到國王時,頻毗娑羅王都還安撫她,告訴她他對兒子的行為不懷一絲一毫的恨意。他說他寧願忍受餓死,也不願國家陷入內戰。

當皇后開始啜泣時,佛陀安靜地坐著。很長一段時間後,他詢問國王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健康狀態。皇后說,雖然他體重掉了不少,但是他的體力還應付得過去,精神也還高昂,他沒有表現出怨恨或後悔的情緒,他保持微笑繼續交談,就好像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他利用他作為階下囚的時間練習禪修。在他的牢房裡有一條長長的走道,他會在走道上練習走路禪修。那個房間里還有一個窗戶面對著鷲峰山(Vulture Peak),每天當他坐禪時,他會凝視著那座山好長一段時間。

幾個星期後,有人告訴佛陀,國王已經死於飢餓。

在阿闍世王的父親過世幾個月後,阿闍世王的軍隊入侵他母親的兄弟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的國土,這場戰火蔓延了六個月,雙方都傷亡慘重。不過最終是波斯匿王的軍隊取得勝利,生擒了阿闍世王。

隨後,波斯匿王拜謁佛陀,他描述戰爭嚴重的損失:「世尊佛陀,阿闍世王殺死他親生父親,竄奪王位,入侵我的國家。不過他是我的外甥,我不能殺他,我一點也不想把他關進監牢里。請幫助我找到一個明智的行動方針。」

佛陀說:「陛下,你被一群忠誠的朋友和侍從所環繞,因此結果是你打勝仗,並不令人詫異。阿闍世王被一堆壞的因素所圍繞,因此他偏離了正道。我建議你以對待國王的尊敬態度對待他。另外,要花些時間把他當做你的外甥那樣指導,讓他理解周遭朋友和良善忠誠的侍從,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然後,你可以將他送回他的王國。兩國之間要維持多久的和平,就仰仗你如何處理這些事的技巧。」

之後沒多久,阿闍世王就被釋放,也被允許回去統治他的王國。波斯匿王運用愛的力量去緩解嗔恨的傷口,他將他的親生女兒婆勒闍公主(Princess Varaja)嫁給了阿闍世王,讓他的外甥阿闍世王成為他的女婿。波斯匿王全心全意遵循佛陀所建議的精神,還將他在戰爭中所贏得的土地還給阿闍世王,作為結婚禮物。

阿闍世王回到他的王國,精神上卻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他的父親的死在他心中縈繞不已,他的心找不到自在寧靜。他的精神常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他甚至也怕晚上睡覺,因為恐怖的夢魘會來騷擾他。很多醫生和祭司都被傳喚來治療他,三年過後,阿闍世王內心的痛苦一天比一天劇烈。有一天,國王和他的妻子、兒子優陀耶太子(Prince Udayibhadda)、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一起晚餐。他的兒子優陀耶太子快滿三歲了,但是因為國王迎合兒子所有心血來潮的怪念頭,所以他是個不受管束而被溺愛的孩子。太子請求讓他的狗坐在餐桌上,雖然以規範來說這是禁止的事,國王卻做出了讓步,滿足了他兒子的心愿。國王感覺有些不好意思,就對他的母親說:「有一隻狗坐在餐桌上,真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啊!我怎麼會做出這件事來?」

韋提希夫人回答說:「你愛你的兒子,因此你允許他將狗帶到餐桌上。這沒有什麼奇怪的。你記得你的親生父親因為愛你,曾經將你的手治好嗎?」

阿闍世王不記得那件事。韋提希夫人告訴他:「在你還很小的時候,有一天你的手指變紅變腫,指甲底下長了一個癤。這個癤讓你痛的要命,沒日沒夜地放聲大哭。你的父親因為關心你的緣故,也無法入睡。他將你抱到他的枕頭上,並將你那根受感染的手指放到他的嘴巴里。為了減緩你的痛苦,他吸吮你的手指,連續吸了四天四夜,直到那個癤破了,他就將膿液吸吮出來。他不敢把你的手指從他的嘴巴移開,吐出那口膿液,因為怕你會覺得更痛。因此,他吞進那口膿液,同時繼續吸吮你的手指。你看你的父親愛你有多深。」

突然間,國王緊緊用雙手抓著頭,從房間里跑了出去,之後,他的精神狀態更糟糕了。後來,耆婆(Jivaka)傾聽阿闍世王巨細靡遺地講述他所有的痛苦,無論用什麼方式,都沒有任何祭司或醫生能夠幫助他,而耆婆只是沉默地坐著。國王問:「耆婆。你為什麼不說話?」

耆婆回到:「佛陀是唯一可以幫助你克服心中強烈痛苦的人,去佛陀那裡尋求指導吧。」

國王有好幾分鐘都沒有說話。最後,他低聲地咕噥說:「可是,我確信他恨我。」

耆婆回答:「佛陀不會恨任何人。他即是你父親的老師,也是好友。去見他就像是去見你的親生父親一樣。見到他,你將會找到平靜。和佛陀比起來,我的醫術簡直是不值一提。」

國王同意了,於是耆婆安排阿闍世王在佛陀的禪堂和佛陀會面。在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國王坐在大象上,和一大群隨行人員前往拜謁佛陀。當他接近禪堂時,每一樣事物都靜止不動。耆婆告訴他有1000名比丘和佛陀生活在一起。如果這是真的,怎麼會如此安靜呢?難道他被引到一個隱藏著危險的陷阱嗎?他轉向耆婆,問耆婆這是否是一個要報復他殺死他父親的陰謀。

耆婆笑了,指著禪堂,從禪堂的窗戶透出光線來。耆婆說:「佛陀和所有的比丘此時正在那裡。」

國王從大象上爬了下來,進到大廳,他的家人和侍從尾隨進入。耆婆指著坐在平台上背椅著柱子的一個人,說:「佛陀就在那裡。」

國王對那種專註的寧靜印象極為深刻,1000個比丘以一種完美的寂靜圍繞在佛陀身旁,甚至沒有任何一件僧袍沙沙作響。

佛陀邀請國王坐下。國王行李問候,然後說:「世尊,我記得在我小時聽過你在皇宮說話。今晚,我想要請教你一個問題。精神修行的生活會結出怎樣的果實,竟然可以讓數百人甚至數千人放棄他們的家庭而去追求?」

佛陀問國王是否問過其他老師相同的問題。國王回答是,事實上,他問過數十個老師,不過他從沒有得到令他滿意的答案。

佛陀說:「陛下,我將告訴你,那些果實可以在這個教法中被找到。那些果實可以在此刻被享用,那些果實可以在未來收割。你不需要尋求太過高遠的答案,只要觀察和審視這些果實,就像看你握在手中的芒果一樣地看仔細。

「想想看,一位比丘觀察一系列修習方法,使他自己能夠安住在安詳與平和之中;沒有觀察這種修習方法的人,則很容易被誤導。他們會造惡、犯罪,如說謊、喝醉、邪淫、偷盜,甚至殺人。他們為自己的心靈和身體帶來痛苦的懲罰。這些修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墜入錯誤的陷阱,因此可以保證一種無憂無慮的境地。

「陛下,一個比丘沒有多少身外之物,因此他不憂懼失去他的擁有物或被搶劫。他可以不受拘束地在森林裡的一顆樹下睡覺,身心放鬆而不用擔憂。免於恐懼是最大的幸福。一個比丘不必追逐財富或聲名,他只要使用他所需要用的即可,而不會執著於慾望。活在無憂無慮的狀態是最大的幸福。另一個精神修行的果實,就是可以在此時此刻地立刻享用。

「如果你知道如何修習全然地覺知呼吸,以及如何禪修,你就可以體驗到依循這條道路的人的快樂。那是禪修所帶來的快樂。經由禪修,我們可以運用全然地覺知呼吸,去創造可以滋養我們身心的喜悅和快樂,並且幫助我們在證悟之路上進步。這個禪修的喜悅和快樂會瀰漫你整個身心,療愈所有的焦慮,悲傷和絕望,使這些修行者可以體驗生命的不可思議。藉由禪修,你可以切斷捆綁所有人的束縛——貪婪(貪)、嗔恨(嗔)、渴欲(貪)、怠惰(慢)、懷疑(疑)、對自我的虛假觀點(身見)、極端的觀點(邊見)、錯誤的觀點(邪見),以及誤用的觀點(見取見)。自由是最大的幸福,以及精神修行最美妙的果實之一。這個果實可以在此生、此時、此刻獲得。

「感謝這種理解,修行者不需要憂慮或恐懼。經由他的內在和平,他能夠幫助其他人從慾望(貪)、嗔恨(嗔)、無知(痴)的迷宮中解放出來。一個比丘不用投身政黨政治,就能夠對社會上和平、喜悅和美德的建立有所貢獻。他的精神修行不是為了任何個人單獨的享樂和利益,他們是人類和世界的遺產。」

國王站起身來,以最深的恭敬雙手合十。他說:「世尊大師!你簡單明了的話語,重建了廢墟,揭露了隱義,為迷失的人們指出那條道路,將光明照耀黑暗。請接受我當您的弟子,就如你過去接受我的父母一樣。」

佛陀點頭表示願意。

在這之後,國王常常拜訪佛陀。在他們的會面中,佛陀待阿闍世王如同他的親生兒子一樣,這讓國王可以揭露他的心,懺悔他過去的罪惡。在第一次會面之後的晚上,阿闍世王夢到他的父親對他微笑,他感到所有的事物都已再次回復到完好無損的狀態。國王的心被轉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煉心好修行 的精彩文章:

讓眼前的苦變成修行的機會

TAG:紅塵煉心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