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淞滬戰局不利的態勢下,蔣介石為什麼還是決定堅守上海 ?

在淞滬戰局不利的態勢下,蔣介石為什麼還是決定堅守上海 ?

原標題:在淞滬戰局不利的態勢下,蔣介石為什麼還是決定堅守上海 ?


作者: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南京大學民國史中心客座教授、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為配合外交鬥爭,蔣介石決定堅守上海。9月11日以後,中國軍隊轉入頑強的守衛戰。


蔣介石


作為淞滬戰場的最高統帥,蔣介石最先感到了中國軍隊的不利態勢。8月28日,羅店失陷,蔣介石日記云:「近日戰局,漸轉劣勢,人心乃動搖矣。」31日,吳淞失守,蔣介石再次在日記中表示:「我軍轉入被動地位矣。」在這一形勢下,蔣介石不得不重新思考,仗將如何打下去。9月2日日記云:「戰略應盡其全力貫注一點,使敵進退維谷,以達我持久抗戰之目的。」「敵之弱點,以支戰場為主戰場,故其對華戰爭全在消極,且立於被動地位,故我如處置得策,不難曠日持久,使敵愈進愈窮也。」這則記述說明,儘管上海戰場形勢不利,但蔣介石決定「全力貫注一點」,在上海長期拖住日軍。其後,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作戰組長劉斐等向蔣提出,淞滬會戰應「適可而止」,部隊應及時向吳福線國防工事轉移。蔣介石一度接受這一意見,下令執行,但第二天又決定收回命令。同月14日蔣介石記日云:「集中兵力,在上海決戰乎?抑縱深配備,長期抗戰乎?」兩種方案,前者意味著在上海和日軍決出勝負,後者意味著向吳福線轉移。這則日記,說明蔣對自己的戰略決定有過猶疑。但是,這一時期,蔣從全國各地抽調的部隊正陸續到達淞滬戰場,因此,蔣仍然決定長期堅守上海。其日記云:「各部死傷大半,已覺筋疲力盡,若不支撐到底,何以懾服倭寇,完成使命也?」 16、17日,日軍發動總攻擊,中方陣地動搖,前線指揮官向蔣要求撤退,蔣嚴令死守,並親往崑山督師。21日,蔣介石調整部署,將中國軍隊分為右翼、中央、左翼三個作戰軍。右翼軍以張發奎為總司令,下轄第八、第十兩個集團軍;中央軍以朱紹良代替張治中為總司令,下轄第九集團軍;左翼軍總司令陳誠,下轄第十五、第十九兩個集團軍。


當時,中蘇之間的槍械、彈藥有兩條運輸線。一條是經外蒙古、內蒙古、山西大同至內地,一條經新疆、甘肅、山西,連接隴海路。9月11日,大同失陷,蔣介石極為震痛。14日日記云:「閻之罪惡甚於宋之〔失〕平津,其為無膽識,一至於此,實為夢想所不及也,可痛之至。對於蘇俄之運貨交通更生困難矣。」當日,蔣介石向自己提問道:「集中兵力在上海決戰乎?抑縱深配備,長期抵抗乎?」 25日,蔣介石得悉平漢線中國軍隊潰退,河北滄州不守,估計日軍將進攻河南鄭州,中俄之間的第二條聯絡線有可能截斷,決定加強上海戰場,吸引日軍主力。27日,蔣介石決定四項抗敵策略:「一、引其在南方戰場為主戰場;二、擊其一點;三、持久;四、由晉出擊。」 10月8日,蔣介石決定調驍勇善戰的桂軍加入上海戰場。10月15日日記云:「相持半年,遲至明年三月,倭國若無內亂,必有外患,須忍之。」17日,蔣介石到蘇州督師。次日,中國軍隊在上海戰場發動總反攻。


淞滬戰場


蔣介石之所以決定堅守上海,一是為了減輕華北戰場的壓力,維護中蘇交通線,同時也是為了配合外交鬥爭,爭取對即將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有較好的影響。《九國公約》簽署於1922年2月,其簽字國為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等九國。該條約表示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暨領土與行政之完整,強調各國在華機會均等與中國的門戶開放。盧溝橋事變後,南京國民政府即向國聯申訴,要求「譴責日本是侵略者」。國聯沒有採納中國的要求,提議召開《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討論。10月16日,比利時向有關19國發出邀請,初定同月30日在布魯塞爾召開。蔣介石希望通過該次會議,「使各國怒敵,作經濟制裁,並促使英、美允俄參戰」。因此,蔣希望在該會召開之前,上海戰場能有較好的戰績,至少,要能堅守上海。據唐生智回憶,蔣介石曾向他表示:「上海這一仗,要打給外國人看看。」同月22日,蔣介石通電全軍將士,說明九國公約會議即將舉行,全體將士「尤當特別努力,加倍奮勵」,「於此時機表示我精神力量,以增加國際地位與友邦同情」。為此,蔣介石向全國各地普遍調兵。24日,蔣致電龍雲,詢問滇軍出發各部到達何處,要龍命令該軍「兼程急進,望能於九國公約會議之初到滬參戰」,急圖在會前有所表現的企圖躍然欲出。


日本政府採取對應措施,不斷從華北、東北及國內向上海戰場增兵。10月1日,日首相近衛、陸相杉山、海相米內、外相廣田會議,通過《中日戰爭處理綱要》,決定發動十月攻勢,擴大華北和華中戰局,將中國軍隊分別驅逐至河北省及原上海停戰協定規定區域以外,迫使南京政府議和,結束戰爭。此後,上海戰場日軍參戰兵力超過華北,達九個師團,20萬人以上。17日,日本陸軍省限令上海作戰部隊在《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前攻克閘北、南翔、嘉定一帶。


雙方既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較量,戰場上的拼殺自然更加激烈。10月21日,廣西增援部隊第二十一集團軍廖磊率部到滬,向蘊藻浜沿河之敵發起全線反攻。桂軍作戰勇敢,但武器落後,缺乏與現代化武裝的日軍作戰經驗,未能挽救危局。22日蔣介石日記云:「滬局以桂軍挫敗頓形動搖。滿擬以桂軍加入戰線為持久之計,不料竟以此為敗因也。」次日,桂軍因傷亡過大,撤至京滬鐵路以南地區整理。其他部隊也傷亡慘重,第三十三師打到官兵僅剩十分之一,師長負傷,旅長失蹤。25日,中央軍第七十八軍第十八師朱耀華部防地為日軍突破,朱軍放棄位於上海西北的戰略要地大場。至此,蔣介石才覺得「滬戰不能不變換陣地」,決定命中國軍隊作有限度的撤退,轉移至蘇州河南岸。但是為了給世人留下仍在堅守蘇州河北岸的印象,他決定在閘北「派留一團死守」。27日夜,第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團副謝晉元奉命率部留守閘北四行倉庫,演出了八百壯士(實只四百人)孤軍抗敵的悲壯一幕。31日,該團退入上海公共租界,堅持至1941年12月28日。

蔣介石認識到,中國的對日戰爭只能是持久戰、消耗戰,但是,他提出的戰略原則卻是防守戰。8月18日,他發表《告抗戰將士第二書》,主張「敵攻我守,待其氣衰力竭,我即乘勝出擊。」「要固守陣地,堅忍不退,以深溝高壘厚壁,粉碎敵人進攻。」 9月13日,蔣介石手擬《告各戰區全軍將士文》,再次強調固守,「雖至最後之一兵一彈,亦必在陣中抗戰到底」。10月28日,他在松江召開軍事會議,仍然表示:「要嚴密縱深配備,強固陣地工事」,「要不怕陣地毀滅,不怕犧牲一切」,「我們已移至滬戰最後一線,大家應抱定犧牲的決心,抵死固守,誓與上海共存亡」。



淞滬戰場


要殺敵衛國,自然需要強調犧牲精神,但敵人擁有海、空優勢,配備重武器,呆板的防守戰必然帶來巨大的傷亡,最終也難以守住陣地。當時,日方有各種飛機1500架,而中國僅有戰鬥機、轟炸機300架。8月24日,張治中致蔣介石、何應欽密電云:「連日敵機甚為活躍,全日在各處轟炸,毫無間斷,我軍日間幾無活動餘地,威脅甚大。」白崇禧也表示:「無制空權,仗無法打。我官兵日間因飛機不能動,夜間因探照燈亦不能動。長期抵抗,須另有打算。」淞滬之戰,中國軍隊士氣旺盛,英勇抗敵,但蔣介石單純防禦,將幾十萬精銳密集於長江南岸狹長地區內,層層設防,硬打死拼,大量消耗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是很愚蠢的作戰方法。後來,蔣介石回顧淞滬戰役,就曾自我檢討,認為自己沒有在《九國公約》會議之前,及早退兵於吳福線、乍嘉線陣地,「而於精疲力盡時,反再增兵堅持,竟使一敗塗地,不可收拾」,「此余太堅強之過也」。


「堅強」是好事,但不顧條件,「堅強」太過,沒有任何靈活性,就是執拗了。

出自《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重慶出版社 2015年9月。


編輯:桂強


歡迎訂閱季我努學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的大失誤:忽視杭州灣北岸防務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