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童奶的套路有多深

兒童奶的套路有多深

近年來,市面上各種品牌的兒童奶賣得火熱,家長們被其誘人的廣告詞吸引而爭相購買。那麼,兒童奶的營養價值真的比普通奶更高嗎?

套路解析:兒童奶的成分、口味不適合寶寶,功能與普通奶相似

市面上的兒童牛奶琳琅滿目,什麼健骨、益智、呵護腸道、均衡營養等等,一應俱全。那麼,這些產品真有效果嗎?按我國的管理法規,要想宣傳某種食品對人體有特殊保健作用,必須按規定進行相關實驗研究,證明有效之後,申請到保健食品的批號,才能宣傳保健功效。所以,食品的各種健康宣稱,除非有研究證據,有保健食品的批號,否則不必太過當真。而目前市面上看到的這些兒童牛奶,並無保健食品的批號。

另外,翻開兒童牛奶的配料表會發現,不過是在普通牛奶里加了些糖、香精,或是微乎其微的營養成分而已。牛奶里有一點外加保健成分未必不好,但它所能提供的數量十分有限,很難說對改善營養狀況能起多大作用,所以從營養上來說,與普通牛奶差別不大。兒童牛奶為了誘惑孩子,添加糖、蜂蜜等甜味物質,甚至還加入牛奶香精或香蘭素等香味劑,讓孩子更愛這種口味。同時,這也意味著兒童牛奶的能量更高,更易讓人發胖。

人類的天性就是喜歡香甜的味道,孩子的味覺比成人敏感,如果長期喝這種甜味奶,就不願意再喝原味的牛奶,從而很容易形成嗜甜的習慣,這樣使孩子不僅增加患齲齒的風險而且還容易導致能量超標。

兒童食品名不副實

中消協表示,在我國,除三周歲以下嬰幼兒必需食品外,尚無有關「兒童食品」的概念和相關食品標準。也就是說「兒童食品」在標準設定上,並沒有因其「兒童」的特殊身份而有任何的「特殊」待遇。對於3周歲以上的低齡兒童,我國沒有專門的食品標準,更沒有確切的「兒童食品」定義。

所謂兒童食品,都是生產廠商自己設定的,食品工業里並沒有這一分類。在我國,只有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嬰幼兒輔助食品有國家的監管標準。商家一般會通過設計卡通的外包裝、取可愛或與兒童相關的名字、替換或修改食品中的某些成分等方式,來製造出所謂的「兒童」食品。但如果消費者仔細比較下同類普通商品,會發現其性價比、宣傳理念都是名不副實。

某食品標註"兒童"兩字就適合寶寶?

在我國明確對嬰幼兒食品有監管的法規有《GB 10765-2010 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GB 10769-2010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和《GB 10770-2010 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相關食品僅涉及嬰幼兒配方奶粉、米粉和泥類輔食,所以大多數所謂的兒童食品是沒有針對兒童的相關行業標準,一些商家將包裝做得卡通、可愛一點就宣稱是兒童食品,很多家長不明真相,就誤以為真的是給寶寶專門「定製」的食品。實際上有商家為了從口味、形態、色彩方面更加吸引寶寶,反而會添加更多的調味品、香精或者色素等。

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喝純牛奶

那麼,寶寶什麼時候能喝牛奶呢?一歲以後寶寶的消化能力足以應對鮮牛奶,這是從生理條件來說,但從飲食結構和營養方面,寶寶可能還沒有做好準備,因為大多數寶寶每天飯菜的攝入量還不能達到身體需要量,所以還需依靠配方奶粉中均衡的營養素成分作為補充。一般來說,從六個月添加輔食到寶寶兩歲已經能吃很多種食物,寶寶逐漸進入成人化飲食模式,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藉助天然食物給孩子補充營養,也可以逐漸把奶粉換為鮮牛奶,而鮮牛奶中營養成分的不足寶寶完全可以從其他食物中補充到。

當然這也因人而異,有些寶寶不到兩歲就可以吃很豐富的食物,並且能夠消化吸收,吃完後不會有什麼不適,那我們可以提前將配方奶粉換為鮮牛奶;而有些寶寶要到三歲才能逐漸適應成人化飲食模式,由配方奶粉轉換為鮮牛奶的時間就要推遲,這就需要家長們細心觀察了。

寶寶不喜歡喝牛奶怎麼辦

配方奶粉換為鮮牛奶的過程要循序漸進,給寶寶一個接受的過程。因為鮮牛奶的口感必然不如配方奶粉好,所以許多寶寶不喜歡喝,這時候就不能用強迫的方法,容易讓寶寶在心理上對喝鮮牛奶產生抗拒。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來進行轉換:

1.家長可以上午給寶寶喝鮮牛奶,晚上喝配方奶粉。

2.對於味覺敏感、口味挑剔的寶寶,媽媽要採取「掩蓋法」來讓寶寶逐漸適應。例如寶寶每頓喝200毫升奶液,媽媽可以先給寶寶沖調150毫升配方奶粉,然後再加入50毫升鮮牛奶,如果寶寶能接受,過兩天再逐步減少配方奶粉的添加量,如果寶寶依然不能接受此口味,媽媽需要將鮮牛奶比例下調,同樣在寶寶適應後循序漸進地轉換。

3.切不可用牛奶沖奶粉,這樣它裡面的營養素搭配就不合理了,一是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二來也降低了營養素的吸收率。

奶類是鈣最好的來源之一,所以也就成為了孩子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正確了解奶製品,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雜誌 的精彩文章:

腳丫子、小鞋子和棉襪子

TAG:親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