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帶來的是媽媽的愛!
小男孩康納才12歲,跟著媽媽生活,幾年前父母離婚後爸爸去另一個國家重新組建了家庭。最近媽媽不幸得了癌症,身體越來越虛弱,康納也越來越沉重,心裡裝滿了困惑、無助和自責。
面對這種艱難的局面,這位不幸的年輕媽媽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沒有自憐絕症的折磨,而是用對孩子深深的愛,藉由樹怪的手,幫他一一化解心中的困惑,給了他根植內心的強大力量來繼續面對失去媽媽之後的生活。所有這些,媽媽都做得不露痕迹,卻感人至深。
1.把孩子放在孩子的位置上。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媽媽總是充滿愛意地跟兒子對話,坦誠平靜地與兒子討論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在兒子因為噩夢不敢睡覺時給他安撫。很溫馨的一幕是有一天媽媽等兒子放學回來後給他放電影《金剛》,兒子依偎在媽媽懷裡看電影,媽媽回答兒子關於電影情節的困惑,兒子看得津津有味時虛弱疲憊的媽媽自己卻睡著了。
這位媽媽年紀輕輕就得了癌症,治療讓身體越來越虛弱,但是她沒有因此就把自己變為家庭關注的中心,也沒有把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感覺不到她的緊張焦慮,也感覺不到她的埋怨憤怒,孩子從媽媽那裡接收到的永遠都是關愛和包容。所以他不用承載過多的壓力,可以以自己的心智和節奏,應對自己的困惑,最後得到自己的成長。
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容易做到是嗎?但是,生活中或媒體上我們經常看到那些感慨父母生病後小孩子變得很懂事,主動承擔照顧父母重任的報道;聽到父母因為身體不好導致脾氣變差,要讓家裡其他人對他特別包容擔待的事情;更不要說很多父母無形中自認為是家庭的中心,表面上是為養育孩子操勞,實際上需要孩子圍著父母的指揮棒運轉的實例。這些都是把本不該由孩子來承受的責任和壓力強加到了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感受,也擾亂了孩子正常的成長節奏。
2.允許孩子的情緒自然流淌。
媽媽生了重病即將離開自己,爸爸遠在國外,身邊只剩下一個外婆又是古板嚴肅,讓人不想靠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局面,讓一個本該在關愛中快樂成長的12歲男孩兒是如此無助,繼而又滿腔憤怒。
在他因為媽媽住院而不得不暫住在外婆家裡時,想讓爸爸能接他去一起生活的希望也落空了,滿腔憤怒讓他把外婆家像博物館一樣的客廳砸個稀巴爛。媽媽理解他的感受,告訴他,如果你想搞破壞,那就去盡情破壞吧!
媽媽每一次嘗試新的治療方案時都堅定地告訴他,會有用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樹怪也告訴他,對治癒有信念就能起到一半的效果。但是,媽媽的最後一種治療方案還是沒有起效,這讓他很生氣。媽媽自己已經虛弱無力,但還是很能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感受。她直接告訴兒子,你生氣是正常的,你氣得不想跟媽媽說話也沒關係的,以後你也不要為此難過。
這位媽媽有很好的共情能力,能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她沒有對這些情緒加以阻攔控制,而是允許孩子有這些情緒,允許他的情緒充分表達出來。其實,媽媽對他情緒的抱持和接納才是對情緒最好的干預和處理。
3.適時地為孩子疏解困惑。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一大職責就是幫孩子答疑解惑,引導孩子的身心成長,而說教打罵顯然不是可取的方式。影片中的媽媽是藉由樹怪講的三個故事來告訴孩子生活的道理,幫孩子豎立堅定的信念,在需要的時刻給他以勇氣。
影片的最高潮是樹怪最後要求康納來講第四個故事,必須要講出他的真心話。樹怪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他看出來康納心中有個秘密,這個秘密很是沉重,讓他非常自責,也阻礙了他情感的真實流露。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讓康納真正跨越障礙,獲得輕鬆。
在樹怪的緊逼之下,康納終於說出了埋在心底的秘密,原來他知道媽媽肯定會離他而去的,反倒希望媽媽早日擺脫疾病的折磨,但又為此深深地自責。聽了這個故事,樹怪沒有驚訝,沒有責怪,只是平靜地接納。而且還告訴他一個基本的道理:最重要的不是你怎麼想,而是你如何去做。
樹怪的解讀幫康納卸下了這個沉重的心理負擔,也讓他終於能在最後的機會跟媽媽說出了他的真正想法:我不想讓你走!母子間最後的擁抱表達了母子間深深的愛,也實現了二人心與心之間的永恆連接。帶著這份愛與連接,康納擁有了發自內心的堅強,也擁有了繼續面對生活的力量。
大家看電影時肯定覺得這個大樹變成的怪物雖然身形巨大,但並不恐怖;雖然語氣堅決,但充滿了呵護。大樹是那棵一直屹立在窗外的大樹,代表著的卻是媽媽對孩子細心的觀察、深情的呵護和持久的守護。影片在最後結尾時才點明這一主題,讓觀眾去慢慢地回味,才能有更深的體會。
《當怪物來敲門》這部略帶魔幻色彩的影片,透過孩子的視角和體驗,講述了這位不幸的年輕媽媽是如何憑藉著發自內心的、對孩子真正的愛,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幫助兒子度過難關,重獲勇氣和力量的故事,是為這位偉大母親而唱的一首頌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