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考古發現|世界最早隧道誕生在蜀道上

考古發現|世界最早隧道誕生在蜀道上

原標題:考古發現|世界最早隧道誕生在蜀道上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詩人李白的這首《蜀道難》,將跨越崇山峻岭的險峻蜀道,刻畫得生動無比。


近年來,散落於蜀道沿線的大量碑刻引發關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蜀道沿線的石刻題記進行搶救性拓印,迄今累計已逾千幅。這些或開鑿於懸崖峭壁之上、或鐫刻於橋樑、崖洞中的題刻,記錄了數千年來蜀道上人們如何修路架橋、開鑿石窟;記錄了民間生活及民眾豐富的精神世界……方寸間折射出蜀道的千年歷史。


據介紹,這批極少見於傳世文獻甚至地方志的題記,即將首次結集正式出版。它們的搜集整理,匯成蜀道申報世界遺產的重要資料。


蜀道石刻題記


火焚水激開通世界最早隧道


蜀道,歷史上連接陝西和四川的道路交通系統。學術意義上的蜀道,往往指北邊的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或再加一條故道),以及南邊的陰平道、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蜀道開闢於商周之際,正式開通於戰國,一直使用至民國年間,前後延續3000多年,成為連接中原和西南地區最主要的道路體系。「作為人類文化遺產,蜀道的組成其實不只有劍門關等古關隘、古建築,這些沿線的題記,更是蜀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褒斜道上的『石門十三品』,我們就不會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隧道,就誕生在蜀道之上。」



蜀道石刻題記


在四川省考古院從漢中博物館拓印的《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題記中,記錄了漢永平六年(公元63年)褒斜棧道南端隧道開通。漢中褒谷口,褒斜道最險要的隘口,絕壁陡峻,山崖邊水流湍急,很難架設棧道。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下詔在最險之處開鑿穿山隧道,漢中郡太守鄐君奉詔承辦。在沒有雷管炸藥、沒有挖掘機助力的情況下,當時的人們利用火焚水激法,開出一條將近16米長的隧道。


火焚水激,原理類似熱脹冷縮。古人將待鑿的山石燒得滾燙,再用水或醋潑向被火烤熾之處,膨脹後急驟冷縮的山石,變得容易被敲打下來。


石門隧道的開通,大大便利了秦川往來。為歌頌古人壯舉,人們在隧道兩壁以及褒河兩岸懸崖上銘功紀事,題字留名,形成國內罕見的一處古代石刻摩崖群。四川省考古院編輯信息中心副主任趙寵亮介紹,1970年修石門水庫,使石門棧道淹沒於水底,但摩崖石刻群中最受推崇的13件摩崖石刻被遷至漢中博物館,也即著名的「石門十三品」。


這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這是東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漢中太守王升為順帝初年的司隸校尉楊孟文所撰寫的頌詞——褒斜道開通以後,因為遭遇西夷動亂,橋樑被破壞而斷絕。人們迫不得已重新使用更加險峻的子午舊道,十分危險。見此情形,楊孟文多次奏請皇帝重修褒斜石門,最終使此道由敗壞凋敝到寬敞明亮。他的這一善舉,也因此引來同鄉王升題寫了600多字的頌詞。


《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石門頌)》


漢建和二年(148年),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褒河鄉


石門隧道在使用數百年以後,遭遇坍塌。北魏永平2年(公元509年)的《石門銘》,就記錄了這條將近500年的隧道「乍開乍閉,通塞不恆」。從東晉開始,石門棧道基本廢棄,「車馬不通者久之」。後來皇帝下詔,派遣左校令賈三德「領徒一萬人,石師百人」進行疏通,終成其事。


讓人感慨的是,這些原本記錄蜀道開通事迹的題刻,也同時成為書法中的瑰寶。《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被譽為我國漢代摩崖「三頌」之首,其漢隸筆劃圓渾飄逸,結體舒展。《石門銘》作為隸楷轉變過程中形成的魏碑經典,被康有為先生推崇備至,將其列為「神品」,評價說:「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若瑤島散仙,驂鶴跨鸞。」


宋時米倉道已是南北重要通道


在米倉道,同樣遍刻各種修路、架橋的石刻題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安輯寨、小寧城兩座古城的題記,它們給宋代四川人抵抗蒙古大軍的鐵騎,留下不可多得的史料。


公元13世紀,蒙古鐵騎進攻南宋時,在四川遭遇最頑強的抵抗,時間長達52年之久,成吉思汗之孫蒙哥還因在攻打合川釣魚城時被宋石擊傷死於軍中。據城抵禦蒙古鐵騎的8座四川城池,被元人稱為「蜀中八柱」,改名為安輯寨的得漢城,就是其中之一。



安輯寨拓片工作

得漢城城東、城南的懸崖上,有30多處明清詩詞及楹聯題刻。諸如「仰斯城」對聯、「雄鎮巴西」「山高水長」等題刻,表達了後人對宋朝官兵頑強禦敵的讚頌,以及面對天險時豪情萬丈的詠嘆。


巴中平昌縣小寧城,同樣是抵抗蒙古軍隊的軍事堡壘。如今小寧城遺址殘存東門、西門、北門和部分城牆。城門皆以巨石壘成,輕則四五百斤,重逾千斤,堅固與壯麗並重。小寧城現有的3幅題記,分別記載了小寧城長達5年的修築過程。尤其西門外一處百米高的崖壁上所刻的《宋張實小寧城題名記》保存完好,字大如拳,清晰可辨。而距其不遠處城門上題刻的《譚淵修小寧城題名記》則因風蝕而模糊不清。



渡水溪拓片工作


四川省考古院館員劉睿說,得漢城和小寧城的題記,對蜀道而言異常珍貴。當年蒙軍從北方長驅直入南下進攻四川,行軍打仗肯定必走官道。得漢城和小寧城恰好位於米倉道沿線,這些題刻也因此從一個側面證實了米倉道在蜀道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米倉道作為蜀道幾條主線之一,在巴中南江縣琉璃關等題刻中也能找到諸多證據。劉睿介紹,琉璃關是米倉道漢中至南江、巴中的古道必經之處。在這裡的宋代《侯南基修路記》石刻中,出現了「古道」的說法,另一處宋代題記《任榮記事題記》,則記載了金人從此處進犯興元府的歷史。這些題記證明早在宋代以前,琉璃關就已是米倉道的重要節點。


荔枝道掀開神秘面紗


在蜀道幾條線路中,荔枝道因史料稀少最為神秘。在四川省考古院近年的調查中,從唐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的石刻題記,從文物角度佐證荔枝道的走向。


劉睿說,人們對荔枝道的認知,主要源自詩人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原本是險峻的出川通道,因此平添幾分浪漫色彩。唐明皇顯然不可能為楊貴妃運送荔枝專門開闢一條道路。最大的可能,應是川東北地區聯繫關中的道路,在唐代得到了一次官方的修整。然後,新鮮的荔枝便從今涪陵跨越大巴山,飛奔至長安。


荔枝道古道旁的魁字


2014年起,四川省考古院相繼展開關於荔枝道的多次考古調查。散落在大巴山的豐富石刻題記,成為破譯荔枝道走向的密碼之一。


拓印自萬源石窩鄉蘇家岩的宋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摩崖石刻,是國內惟一發現的最早記述種茶的摩崖石刻。石刻記載宋代王氏兄弟得到福建建溪的綠茗,移植到萬源。沒想到12年後,茶葉仍然根繁葉茂,於是王家兄弟「刻石以為記」。這片石刻,成為此地古道曾經作為出川通道的重要物證。拓印自萬源石塘鄉通天觀頂的「魁」字,高約1.8米,龍飛鳳舞,題記顯示為萬曆8年(公元1580年)所刻,同樣說明這條古道至少明代就已經存在。


而一些佛教題記,也佐證著荔枝道的走向。劉睿說,古代的寺廟為便於善男信女供奉,往往修建在交通便利的大道旁。四川省考古院在達州大巴山區進行考古調查時,便在多處寺院發現題記。宣漢馬渡關,是荔枝道的一處重要節點,荔枝道從此北上進入萬源境內後最終出川。馬渡鄉浪洋寺的14處題記,記錄這座寺廟建於唐代永泰年間。從唐到北宋,歷經衰頹,又在北宋得以整修。直到明代,寺院還歷經重修,可見浪洋寺所在的大道,千年來一直被人們使用。


民間生活鮮活豐富


依託蜀道,人們在其沿線世代生存繁衍。無論是金牛道上勸學行善的尋樂書岩題刻,還是禁止早婚、禁止男子入贅、禁止酗酒的示諭,無不折射出蜀道之上的鮮活歷史。


作為四川境內使用時間最長、又是官方驛道的金牛道,在其關隘、棧道、古橋等遺存的周邊,留下大量的碑刻。


廣元蒼溪縣建於清咸豐年間的尋樂書岩,以86幅題記記錄了蜀道沿線民眾豐富的精神世界。


尋樂書岩是一個在岩壁上開鑿出來的山洞。洞內崖壁,密密麻麻刻著文字。根據鄉民口口相傳及文史資料記載,清道光年間,蒼溪地方名儒賈善人看中避兵亂開鑿的洞窟,以此為址新鑿石室5間,連通後在此興辦義學。洞窟內石壁上,他聘人刻下《四書》《五經》,有文人前往觀瞻,便邀善書者留佳作刻於石壁之上。這些題刻,包括清代四川頗為知名的郭尚先、許盤、李嘉秀、林春元等書法家的手筆。其中「回岸洞天」四個大字,是曾教過道光皇帝的四川名儒李嘉秀的墨寶;「洞天福地」,則出自閬中縣令許檗的手筆。


趙寵亮說,這些題刻從題材來看,或贊山頌水、或抒懷言志、或頌德修業,題材廣泛,涵義深刻。其中「敬祖愛書說」「寵辱不驚」「慎獨」等題刻,都是今日值得宏揚傳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鐵山阻雨


有意思的是,在這批蜀道石刻題記中,還有各種反映民間生活的告示。趙寵亮說,在廣元和巴中兩地,考古人員都發現了明代禁止早婚的示諭石刻。示諭由明朝都察院下發,要求男子要在十五六歲以上方可迎娶。原來明朝流行早婚,男丁過早娶妻生子,給官府抽丁充軍、田耕都帶來麻煩。為此都察院不得不頒布禁令以樹新風,確保男丁有時間投入勞賦田耕之中……


作者吳曉鈴,圖片:吳曉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資料來源:四川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考古 的精彩文章:

考古小字典|觥

TAG:大眾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