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必用硨磲,畫依舊如此美

不必用硨磲,畫依舊如此美

編者按:《國家寶藏》試圖打破沉悶的「文物鑒賞」,試圖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演繹傳統文化之美。然而,細心的觀眾卻發現了不少「瑕疵」。雖說是瑕不掩瑜,我們還是可以稍作一些補充說明。本文僅對《千里江山圖》一集的一些內容提出一些「不同的解釋」,歡迎各位方家學友指正。

宋畫《千里江山圖》最近又火了,只因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為其「揭秘」。然而這種揭秘的背後,卻讓筆者產生深深地憂慮。倒也不是「雞蛋裡挑骨頭」去細究李晨身著不合史實的黃色團龍圓領龍袍齣戲,抑或為了附會卷後題跋而將宋四家「蘇、黃、米、蔡」的蔡襄演繹為奸臣蔡京。而是擔憂在解讀古畫之時,以「顏料之貴重」來「詮釋審美之高明」,而忽視繪畫根本性的「美」。

節目中為揭秘《千里江山圖》千年不褪色的秘密,特請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仇先生,來演示國畫顏料製作的繁瑣和採料的艱辛。在我們為仇老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的初心與堅持感動之餘,可能也需要冷靜地思考一下。節目中以「硨磲」作為顏料的原料,而使得古畫千年不褪色的說法是否站得住腳,而這樣的宣傳是否又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果。

硨磲並沒有比蛤蜊更白

「硨磲做顏料,沒想到吧,在宋代硨磲的貴重可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將硨磲磨成粉末當做顏料,財大氣粗大概也只有北宋這樣的繁華王朝可以支撐了」。當看到網友這些評論時,筆者不禁汗毛豎起。宋代並不盛行以硨磲製作顏料,就連宋徽宗的《芙蓉錦雞圖》、《瑞鶴圖》、《聽琴圖》這些大量使用白色的御筆,亦無關於使用硨磲粉為顏料的記載。近代工筆花鳥大家于非闇先生在《中國畫顏料的研究》一書中系統整理古代及當代畫家的顏色、顏料技法,並指出在繪畫中用蛤粉替代白堊,始自宋代流行。且徽宗政和三年已接近北宋末期,當時政治腐朽、民不聊生、起義不斷,又何來繁華之說。以如今身價貴重的硨磲來揣測史實和衡量國力並不妥切。

《國家寶藏》節目截圖

古人其實用這些原材料

用硨磲,所以千年不褪色,所以特別白,這其實是一種誤導。且不論在目前的史料中,並無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千里江山圖》上所用的顏料來自於「硨磲粉」,就一般的顏料、國畫和常識來看,此說也是有許多問題的。

中國傳統繪畫顏料主要來自礦物質顏料和植物質顏料兩大類,此外還有金銀(泥金、泥銀)。礦物質顏料包括赤、黃、青、綠、白、黑,可以統稱為石色。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白色被畫家看作是與青綠一樣的「重色」,它主要有三類:白堊、鉛粉、蛤粉。

1、白堊:又稱白土粉,是一種微細的碳酸鈣的沉積物,主要來自海洋單細胞浮游生物的遺骸沉積。如今我們看到的敦煌北魏壁畫,人物皮膚的肉色就是用白堊粉加銀硃(硫化汞)、漳丹(四氧化三鉛)調製而成。然而歷經千年時光,顏料發生氧化反應,於是壁畫中的人物也從小白人變成就成了小黑人。

2、鉛粉:又稱胡粉、官粉,其化學成分是鹼式碳酸鉛。在古代主要用於女子化妝增白,因形狀似銀錠,也叫做錠粉。然而使用鉛粉作畫,日久氧化還會變黑,在書畫術語中叫做「返鉛」。鉛粉有毒且不提,在書畫修復中有一門技巧就是用雙氧水來清洗恢復鉛白原色。但這種以化學反應為代價的還原,對文物而言終是個不可逆轉的損傷。

3、蛤粉:又稱珍珠粉,或許是因白堊和鉛粉容易氧化,所以古人摸索出使用海中貝類文蛤的蛤殼製作顏料。挑選外殼堅厚的蛤殼,用微火煅燒,研磨至極細,就是蛤粉。因在製作過程中經過強烈的氧化反應,使用後不會氧化變色,且較白堊和鉛粉更為柔和,故而宋代繪畫中盛行蛤粉作畫。

出於中國傳統繪畫顏料製作的角度而言,硨磲並不適合變成繪畫顏料。傳統顏料的製作並非就要拋簡就繁,也並非要違規使用珍稀瀕危動物,若能延續古人以取材簡易的文蛤制白的傳統,豈不是對非物質遺產技藝的傳承和發揚?就化學常識而言,硨磲與其他一切貝殼的化學成分是類似的,用蛤白的實際效果,其實和硨磲是一樣的。那麼,又為什麼非要用硨磲呢?

宋扇面畫碧桃圖·北京故宮博物院

瀕臨滅絕的硨磲

「硨磲」是對雙殼綱、硨磲科2屬9種貝類的統稱,它們多數生活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海域之中。因其外殼表面凹凸的溝槽類似古代車輪留下的車轍,故在漢代被稱作「車渠」。後因其外殼堅如磐石,又改為「硨磲」。《國家寶藏》首期節目中用於展示的,就是大硨磲的外殼。

這種美麗的貝類其實十分和氣,它在攝食時僅通過殼口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用鰓濾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就連在防禦時也要先排出海水再遲緩地閉上雙殼。此外,成年的大硨磲還與一種微小的海藻蟲黃藻互惠共存。蟲黃藻是海藻的一種,它需要恆定供應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大硨磲可以為蟲黃藻提供保護和居所,還可以提供二氧化碳和氨氮化合物,供蟲黃藻進行生長繁殖;蟲黃藻則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碳類化合物來回饋大硨磲。它能成為「海中貝王」,便是得益於這種奇妙的共生關係。

外殼美麗,肉質鮮美,致使硨磲被大肆捕撈,食其肉,取其殼。對於硨磲外殼的渴求,不僅因其美麗,還有宗教、文化的原因。比如一些佛教經典就稱其為「佛家七寶」,而傳統中藥也認為「主安神,解諸毒藥及蟲螫。」

西沙漁民吹沙釆挖硨磲

旺盛地需求,暴利地驅使,硨磲捕撈一度發展到癲狂的狀態。粗暴的螺旋槳吹沙,瘋狂的翻挖珊瑚礁,這種長期的滅絕性釆挖,已令南海的大硨磲所剩無幾,許多曾經生機盎然的珊瑚礁也被摧殘成海底的白色沙漠。

如今,儘管硨磲科全部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級別;硨磲科的全部種都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之中;庫氏硨磲貝在中國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里被列為一級國家保護海洋生物。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然而,打著經濟發展需求和傳統文化保護的旗號,硨磲買賣依然火熱。更為可悲的是,各類關於硨磲選購的推文紛紛貼上「國家寶藏」、「千里江山圖」、「稀世珍寶」的標籤,民間藏購硨磲製品之風再次被帶火。

釆挖硨磲將毀壞其珊瑚礁生境極其所屬珊瑚礁生態系統

古畫之珍,不在物料

《千里江山圖》之所以是無價的犧牲珍寶、藝術珍品,並不是因為「想當然」地用料珍貴。古畫之珍,不在物料,而在於「美」。元代書法家溥光曾經這樣評價這幅畫;「予自志學之歲,獲睹此卷,迄今已近百過。其功夫巧密處,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謂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設色鮮明,布置宏遠,使王晉卿、趙千里見之亦當短氣,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為不妄雲」。

對於畫作的欣賞,我們可以從題材、構圖、技法、歷史以及藝術哲學等角度切入。從畫作之中,探尋創作理念與表現形式背後所蘊含地中國人獨特地審美、精神,從而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洞見生命之美,傳揚文化情懷。

好的文物鑒賞節目,更應當偏重解讀文物背後的文化審美精神,解讀文物的文化與歷史價值。而不是利用珍惜材料的故事,嘩眾取寵。最後,成為一些不法商販投機利用的工具。硨磲無辜,文化何傷。

(註:關於宋四家,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書法風格,且成就最高,故稱「宋四家」。張伯駒在《宋四家書》一文中指出,「按次序應是蔡、蘇、米、黃,普追讀為蘇、黃、米、蔡,以陰陽平上去順口,遂成習慣。」說明這一排列僅為讀音上的順口而形成,與四大家的年輩高下並無關係。由此推斷,「蔡京說」並非無稽之談,而「蔡襄說」也有理有據。由於蔡京身為「北宋六賊」之一,後人不齒其為人,故多傾向於「蔡襄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旦人文智慧課堂 的精彩文章:

潘光旦:近代教育對不起青年與國家

TAG:復旦人文智慧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