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發出48小時通牒48小時後,袁世凱將這一天立為「國恥日」

日本發出48小時通牒48小時後,袁世凱將這一天立為「國恥日」

原標題:日本發出48小時通牒48小時後,袁世凱將這一天立為「國恥日」


一項不平等條約把一位大總統推上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他痛恨日本對中國予取予求的態度「日本既是鄰邦國家,就應該友好平等對待我們。你們提出的各種要求,我們沒辦法答應。」


可最後,在這份不平等條約上簽字的也是他。最具爭議的大總統,非袁世凱莫屬。


?


一戰爆發後,日本為了實現吞併中國的目的,借攻打德國的由頭,未經同意就從我國山東龍口上岸,並將萊州半島作為交戰區,沿途侵佔中國領土。


袁世凱得知消息後立即召開會議,法學專家都表示日本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可是袁世凱還是忌憚日本的兵力,提出划出作戰走廊的計劃,這樣是不是就能既保持中立又不觸犯日本了。

但是日本人的野心豈止是山東,他要的是整個中國!所以日本不僅沒有撤兵反而增加兵力,在侵佔濰縣後直逼濟南。面對袁世凱的撤兵要求,日本還在1月18日向袁世凱提交了《二十一條》,並說要秘密簽署。



?


《二十一條》共5號文件21款。每一款都是日本想要從各方面侵略中國的野心,每一條都喪權辱國令人憤恨!


尤其是第四第五款,把中國視同韓國一般任意欺辱。袁世凱看到這份條約,氣得說不出話來。他堂堂一個大總統,怎麼可能任由小小日本國來肆意宰割!於是他連夜召開會議分析這份條約,並商量對策。

首先袁世凱改換了外交總長,拖延談判的時間,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尋找機會拒簽此條約。


然後通過泄密將此事泄露歐美列強,希望能通過美帝對日本施壓來藉機拒籤條約。也呼籲國民抵制日貨,來表示抗議。


可是,日本的耐心是有限的,他們看準了袁世凱的顧忌,於是在5月7日就向袁世凱發出最後的通牒,48小時後要麼簽字要麼開打!


於是兩天後也就是5月9日,袁世凱被迫簽下了這份條約,這一天,也被袁世凱立為「國恥日」


?


袁世凱雖然也曾努力想要改變中國的不被挨打不被侵犯的地位,但是除了國力不強的原因外,袁世凱本身也忌憚日本和其他帝國列強。面對這麼不平等的條約,還企圖要日本以友好鄰邦的身份對待豈止是可笑。所以沒有魄力去打也就只能含恨被屈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酒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日本讓一大國賠款3億,此國拍桌子大喊:沒錢,有種再干一場

TAG:品酒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