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脾胃好不好?看看就知道!

脾胃好不好?看看就知道!

明末的醫家孫文胤在其《丹台玉案?脾胃門》中指出脾胃一傷,則 五臟皆無生氣。其意是指,五臟必資於谷氣,谷入於胃,和調五臟而血生,脾胃運化功能健 旺,則氣血充盈,營養五臟;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之源虧乏,導致五臟失養,氣機失調,變生 各種疾病。可見,「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而「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臟」,所以我們養脾胃其實是在安撫五臟。

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氣虛體質常出現: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白,氣短懶言,體倦乏力,常自汗出,動則尤甚,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苔白,脈虛弱。

1、脾胃氣虛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胃脘痞悶,似脹非脹,食少納呆,食後胃脘發堵,倦怠無力;舌質淡或胖,苔薄白。

2、脾陽虛的主要表現是:患者可以經常性的感覺到自己的胃腹冷痛,一旦吃了生冷和油膩的食物,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腹痛腹瀉,並且伴隨著大便稀的癥狀。

脾腎陽虛症是由於素體陽氣虛,或年老體弱,陽氣不足,或脾陽虛日久,波及腎陽,導致脾、腎陽氣均不足。

3、胃陰虛證是指胃陰不足所表現的證候,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胃陰虛主要與胃火區別,兩者均有熱象,所不同一為虛,一為實。實以口臭、苔黃、舌質蒼老為特點,見此不難區別兩者。當胃火向胃陰虛過渡時可兩證交錯出現,見此即可辨作胃陰虛火旺。

脾胃好不好,其實都寫在臉上,通過仔細觀察膚色、五官、生活狀態,就能看出脾胃問題,大家不妨對照自查。

第一看臉色

臉色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

第二看食指

食指反映了整個脾胃功能的情況,如果食指有彎曲變形,根部有酸痛感說明你的消化系統功能出現了障礙。

特別是在商陽穴和前頭穴這兩個穴位所在的食指關節處出現硬塊、結節、色變,都說明脾胃虛弱得比較厲害,平時可以多按揉這兩個穴位,有保健作用。

第三看眼睛

眼睛中醫看一個人的脾胃是不是虛弱,可以通過眼睛的下眼瞼是否有水腫來判斷,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大眼袋」。

如果總是眼袋水腫,就表明脾胃虛弱。要想徹底消除眼袋,必須先補脾胃,脾胃強壯之後,運化才有力量,身體的水濕會慢慢減少,眼袋就會慢慢變小甚至消失。

脾胃問題,「三分靠治,七分靠養」下面有幾個調理脾胃的食物。那麼調理脾胃都是那些食物對身體好?

1、大棗

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2、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3、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說它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4.吃山藥

山藥可是個好東西,既保養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藥最好心買鐵棍山藥,刺兒比較多比較硬的,蒸著吃、炒著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補脾胃的效果最好。

山藥與其他滋補食物所不同之處在於,它滋而不膩,其他食物滋陰多了就濕,濕多了就能化成熱。但山藥不會,它不熱不燥,為平補脾胃的良藥,尤其是對五臟氣血的虛損補益效果絕佳。山藥常被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5.海參

性溫,補益元氣,健腎生精,生百脈血,治休息痢。

海參與人蔘、燕窩、魚翅齊名,被譽為八大珍品之首,富含18種氨基酸以及鈣、鉀、鋅、鐵、硒、錳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同時海參中還富含海參素、刺參多肽,以及酸性粘多糖等多種活性成分。科學研究表明食用海參具有補腎益精、滋陰養血、陰陽雙補、調節免疫、延緩衰老、抗疲勞、降三高、修復再生、抑制腫瘤等多重神奇的功效。

氨基酸:含人體必須的18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如賴氨酸、精氨酸、絲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等

海參素:是一種抗毒劑,對人體安全無毒,但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轉移,具有效防癌、抑癌功效。

刺參多肽:多種氨基酸以肽鍵連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對人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調節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層次高有涵養的女人,從不亂髮脾氣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