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歐美國家很少用的盒子炮,為何成為中國軍人眼裡的寶貝?

歐美國家很少用的盒子炮,為何成為中國軍人眼裡的寶貝?

在許多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抗戰時期我軍使用的一種槍套是木盒的手槍,也就是被我國軍民稱為「盒子炮」的手槍,也叫駁殼槍。這種手槍也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一批自動手槍之一。

駁殼槍從清末時期進入中國,一直到新中國建立之初,都是中國軍人眼裡的「寶貝」。可以說是流傳最廣,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款槍型。

影視作品中的盒子炮

駁殼槍於19世紀末誕生,原產地是德國,由20發彈匣供彈,火力持續性較好,近戰性能十分出色。

但是在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中,歐美國家卻很少裝備這款手槍,因為隨著各型自動手槍的服役,重量偏大的駁殼槍就逐漸退出戰場。

盒子炮

但為何舊時的中國卻大量進口這種武器呢?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是當時的西方國家嚴控對中國的武器出口,只有駁殼槍不在此列,因此成為各地武裝力量的首選。

其次是當時的中國極度缺乏自動武器,駁殼槍雖然是一款手槍,但作為自動武器自然在中國大受歡迎,一度被當作衝鋒槍使用。

盒子炮

最後就是駁殼槍性能也比較好。堅固耐用,火力強大,可單發可連發。而7.63毫米口徑的子彈也殺傷力可觀,比當時許多步槍子彈的威力都要大。

駁殼槍唯一的缺點就是有效射程和表尺射程相差較大,實戰中在150米開外,彈道就會偏離准心,而其表尺射程竟然高達1000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分亮劍 的精彩文章:

新兵飛行員慘遭毒打,起飛後撞向指揮所,30名日本軍官陪葬

TAG: 三分亮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