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人的相機裝滿星辰大海,這個人為什麼卻盯著拖把?

別人的相機裝滿星辰大海,這個人為什麼卻盯著拖把?

對個人而言,

它是一種回憶和經歷,

通過它,終於有機會

去親近曾經的生活,

找到過往生活的入口。

是留戀,也是心安。

倪黎祥回憶起兒時

與外公外婆同住的辰光。

在蘇州平江路的一處典型民居內,

吳儂軟語間,

有著蘇式生活典型的「慢」與「靜」。

外公是個戲曲迷,

房間里的廣播成天播放著

咿咿呀呀的各色蘇劇、越劇、黃梅戲,

這就像是童年裡的背景樂,

每每聽見熟悉的聲音響起,

年幼的倪黎祥都覺得分外安心。

大人們在院子里搭了一個小小的鞦韆,

在院子里玩耍的時候,

常常看見外公外婆或是街坊鄰居

拿著拖把,到臨近的河邊洗刷,

這一幕,日後將成為

倪黎祥與過往生活對話的入口:

「小時候,生活沒有那麼快節奏,

也沒有那麼多誘惑,

反倒覺得每天都充滿了樂趣。」

從2000年開始,

倪黎祥開始接觸攝影。

學習構圖、曝光,

這些基礎的攝影技巧

都需要通過不斷拍攝練習。

於是,在空閑期間,

他就會背著相機,

在蘇州的大街小巷掃街,

抓拍一些人文的瞬間。

蘇州老城內多半是臨水人家,

在河邊洗拖把是最常見不過的場景,

老城區的民居不大,

居民們常常將拖把就近晾在戶外。

這些拖把通常是極為原生態的,

一根木杆,不僅不是筆直的,

上面還有著木頭的紋理和結疤,

布是由一些碎布、雜布組合在一起的,

這種拖把只有在從前的雜貨鋪里才能一見。

可是當倪黎祥看見這個

再尋常不過的場景時,

卻找到了親近曾經生活的入口,

耳邊似乎又聽到了戲曲的咿咿呀呀聲,

彷彿仍是兒時無憂無慮的時光。

「其實,拍拖把算是掃街的『副產品』。

在拍攝拖把的時候,

我也會拍周圍的環境,

這是蘇州的文化基因。

拖把和吊蘭,還有蘇州的石橋,

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

出現在同一個鏡頭內,

是很有韻味的。

這種日常物件和人居環境

奇思妙想的組合,非常有意思。」

後來,倪黎祥離開了蘇州,

作為攝影記者,他走過很多地方,

這些地方有的和蘇州大相徑庭,

也有和蘇州相似的,

可是這些地方的拖把

似乎總是沒有蘇州的有韻味,

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這也許是兒時

住在平江路老房子的記憶在作祟。

2013年,他終於回到了故鄉,

此後一拍就是四年:

「我骨子裡就是徹頭徹尾的蘇州人,

所以即使在外工作了這麼多年,

我還是想回到這個地方。

以前拍的拖把

和如今的攝影理念完全不同。

以前只是把它當成靜物,

現在會帶有很多主觀的情緒,

像是回到兒時,

見一見老朋友的感覺。」

倪黎祥說。

Q

&

A

生活周刊×倪黎祥

Q:哪一些拖把是你比較偏愛拍攝的?

A:原生態的。和現在不一樣,老城的拖把是在雜貨鋪里買的,大多是手工製作的,很簡單。這種拖把經歷過歲月的洗禮,不止是工具,還有人的痕迹留在其中。通過它們,我會產生一些視覺聯想,它們是有人情味的東西,和蘇州的傳統生活方式相關聯。

Q:覺得拖把代表了怎樣的蘇式生活方式?

A:特別慢,蘇州的傳統生活就是「慢」和「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晨起來,去買油條和早點,回家後,把家務做完,然後和鄰居們聊聊天。到了中午的時候,開始忙活起來了。下午的時光又很悠閑,大家在巷口晒晒太陽,聊聊閑話,隨後又開始為晚餐忙碌。日復一日,特別有規律,鄰里之間也特別親密無間。

Q:覺得拖把在你的拍攝中,是具有何種含義的意象?

A:從大的角度來說,我隱隱感到它是會消失的物件,我拍攝記錄它,是為城市的發展留下細微註腳。而對我個人而言,它是一種回憶和經歷,通過它,我終於有機會去親近曾經的生活,找到過往生活的入口。是留戀,也是心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一頭扎進博卡拉的上百個飛行員群里,放飛的人,心最後會離天堂最近

TAG: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