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司馬懿為何能吃定曹爽
文|小河對岸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兄弟扈從魏帝曹芳,拜謁高平陵之際發動兵變,控制了都城洛陽,是為高平陵之變。但是,曹爽兄弟扈從魏帝曹芳在外,可以天子的名義徵調天下兵馬反攻洛陽。為何司馬懿敢吃定曹爽,而悍然發動兵變呢?曹爽又為何不能採納桓范之策,扈從魏帝曹芳巡幸許昌,而以天子的名義召集外兵征討司馬懿呢?
首先,曹爽兄弟等人驕奢淫逸、專權亂政而大失人心。曹爽專擅朝政之後,任用私人,侵吞屯田、竊取宮物,又擅改制度,弄得民怨沸騰,也失去了士族們的擁護。太尉王淩之子王廣,就曾對王淩說道:曹爽以驕奢失民,何平叔(何晏)虛華不治,丁、畢、桓、鄧雖並有宿望,皆專競於世。加變易朝典,政令數改,所存雖高而事不下接,民習於舊,眾莫之從,故雖勢傾四海,聲震天下,同日斬戮,名士減半,而百姓安之。莫之或哀,失民故也。而曹爽的心腹,何晏、丁謐、鄧颺等三人同掌尚書台,更是被時人謗為「台中三狗」。故而,即便曹爽扈從魏帝曹芳巡幸許昌,也很難獲得軍心民意的支持。
再則,曹爽等人的家屬都在洛陽,其屬下人心不穩。司馬昭派遣鍾會攻蜀漢之時,邵悌對司馬昭說道:鍾會難信,不可令行。」而司馬昭卻笑道:「..滅蜀之後,中國(中原)將士,人自思歸,蜀之遺黎,猶懷震恐,縱有異志,無能為也。」而曹爽等人的處境也是如此,即便曹爽決意與司馬懿對抗到底,但其心腹幹將的家屬都在洛陽,已淪為司馬懿的人質,必然人心浮動,也會不斷有人與司馬懿暗通款曲,出賣曹爽的機密。故而,曹爽也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對抗力量。
第三,曹爽並非成事之人。據《三國志·曹爽傳》記載:大司農桓范聞兵起,南奔(曹)爽。宣王(司馬懿)知,曰:"范畫策,爽必不能用范計。"而干寶的《晉紀》則記載:桓范出赴爽,宣王謂蔣濟曰:"智囊往矣。"濟曰:"范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
雖兩則史料的記載不同,但也都說明了曹爽絕非成事之人,這也是司馬懿能吃定曹爽的原因所在。
第四,其時司馬氏的篡逆之心並不昭著。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氏的篡逆之心尚未昭然若揭。曹爽等兄弟專權亂政而盡失人心,而司馬懿歷經四朝,又是兩朝的託孤大臣,名望極高,很多大臣對司馬懿此次「匡扶朝政」是懷有期望的。甚至曹爽與司馬懿的關係也不像後人想像中那麼差,據《三國志·曹爽傳》記載:初,爽以宣王年德並高,恆父事之,不敢專行。
也即是說,起初曹爽把司馬懿當作父親一般敬重。其後,何晏等人用事,曹爽才獨斷專行,但兩人的關係卻並非水火不容。其實不只曹爽等人,就連許多曹魏大臣都沒料到司馬懿會背棄誓言,而對曹爽及其黨羽大開殺戒。待司馬懿盡誅曹爽及其黨羽之後,眾多曹魏大臣再醒悟過來,已經晚了。其後,淮南三反司馬氏也皆未能成事。
故而,即便曹爽扈從魏帝曹芳巡幸許昌,召集天下兵馬征討司馬懿。而以曹爽的才能與人望都已經很難是司馬懿的對手,這應該也是曹爽未能採納桓范計策的原因所在。那麼,即便司馬氏不能篡得曹魏天下,曹魏也有可能被蜀吳兩國瓜分。
參考史籍:《三國志》、《晉書》、《資政通鑒》等等;
TAG:左史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