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封為赫赫有名的「烏頭宰相」,去世四百年家族依然昌盛
各位大佬們好,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個赫赫有名的「烏頭宰相」的故事。 清初重臣魏裔介,在朝25年,兩代帝師,輔佐順治、康熙二位幼主,披肝瀝膽,鞠躬盡瘁,渡過了大清開國後「南戰北亂」的艱難時期,為後來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魏裔介以「濟世為民」為宗旨,上書二百多道,具關國計民生,多被皇上採納,著為政令。曾多次不顧生死,為民請命。柏鄉布衣魏裔介以其超人的才智與膽識,與忠臣義士肝膽相照,為黎民百姓消禍除災,與佞臣奸賊鬥智斗勇,為江山社稷鞠躬盡瘁,成為大清王朝的一代名相。該劇通過表現魏裔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再現一位古代高官為國家鞠躬盡瘁、為百姓出生入死,剛正不阿、憂國憂民的形象。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已歸隱故里柏鄉的清初名臣魏裔介「家居十六年,躬課稼穡,循行阡陌,人不知其為故相也」(《清史稿》)。元旦這天,魏裔介撰書一副楹聯,並貼在自家閣老府門樓上,聯曰:「烏頭宰相歸林下,十有六年,常思乾乾翼翼;白髮書生慶青春,七十一載,寧忘戰戰兢兢。」隨後,他即罹患牙疾,於當年農曆四月初九丑時,正襟危坐而逝。這位「兩代帝王師、天下文官祖」就這樣在柏鄉故里,在燕趙大地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魏裔介在康熙三年(1664年)晉陞為保和殿大學士,人們習慣稱其為魏閣老。又因其入閣時年僅四十多歲,鬚髮皆黑,故時人稱其為「烏頭宰相」。
魏裔介(1616年-1686年),字石生,號貞庵,又號昆林,清初重臣,直隸(今河北)柏鄉人。魏裔介出生於書香官宦世家,少年聰慧,十五歲考中秀才,二十六歲中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魏裔介三十歲,進士及第,選庶吉士,授工部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後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書,累官至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升太子太傅。自明代就廢除宰相和丞相的官職,改設殿閣大學士,清代沿襲明制,明清兩代的大學士都相當於前朝的宰相和丞相,世人也常稱為閣老。魏裔介在康熙三年(1664年)晉陞為保和殿大學士,人們習慣地稱其為魏閣老。又因其入閣時年僅四十多歲,鬚髮皆黑,故時人稱其為「烏頭宰相」。魏裔介故里——柏鄉,位於冀南平原,屬邢台市。無論地域面積還是人口總量,實屬一個小縣。魏裔介是有史以來出生在這塊土地上官位最高、成就顯赫的大人物。他從大清王朝初期開始,穿越時空三百多年,盛名不息。魏裔介在朝25年,輔佐順治、康熙二帝,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度過了大清開國後「南戰北亂」的艱難時期,在清初的政事、國計民生、軍事謀略、思想理論、文學創作等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樹,為後來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柏鄉老城館驛坑東行,穿過南北大街,柏鄉縣政府原駐地周邊區域叫秀才營,這裡是魏裔介的老家,其名字的由來與魏閣老有著密切的聯繫。秀才營里曾建有一座閣老府,是魏裔介辭官回到柏鄉後的居住地,門口的門墩、上馬石等一應俱全。據傳,康熙皇帝南巡路經這裡,特召魏裔介相見,並關心地詢問歸隱後的境況,魏裔介答道:「教子侄讀書學習,以備國家選用。」皇上聽後非常高興地說:「經夫子所教的孩子都是小秀才。」皇帝金口玉言,從此,魏家的子孫不必經過考試即為秀才,魏公居住的地方便被稱作秀才營。
魏裔介憂國憂民、心繫百姓、熱愛家鄉的崇高品質,自年少時便顯現出來。
魏裔介自年少時,即有著憂國憂民、心繫百姓、熱愛家鄉的崇高品質。明崇禎六年(1633年),他十七歲。當時,晚明社會處於崩潰邊緣,有流寇作亂,攻打柏鄉。知縣懦弱膽怯,不敢抵抗,欲棄城而逃。魏裔介父子挺身而出,勸阻知縣放棄逃跑念頭,一起率城內軍民奮起抵抗,最終將流寇挫敗,城內百姓轉危為安。魏裔介入仕在清初,其時是一個特殊時期。明朝覆亡後,面對戰亂剛過災荒頻發的現狀,清朝的統治者需要出台有利的政策措施來穩定軍心民意。在此背景下,魏裔介身為朝廷重臣,先後上疏二百餘道,內贊政典,外籌軍務,皆中機要。清朝初建,各種朝章制度尚不完備,對此,魏裔介提出不少建議,完全關乎朝廷的典制。魏裔介出身農家,入朝為官後非常關心民間疾苦。順治十六年(1659年),他任太子太保總憲大夫時,一天行至北京南郊,見有數百黎民相聚痛哭,便上前詳細詢問其緣由。原來南郊打磨廠一帶的土地、房屋被跑馬圈地所佔,並限期遷移他地,造成成千上萬戶人家無處安居。他安撫了百姓,並將此情急速奏明皇帝。奏議稱,京郊是國家的根本,黎民是保國的力量,倘若圈佔了他們的土地和房屋,使其無法生存,勢必聚眾鬧事,京城難得安寧,國家存亡難保。皇帝閱奏後,便傳旨「免圈京郊土地」。順治十八年(1661年),魏裔介奏請皇帝要「省刑法,減賦稅,培國本,恤民力」,奏稱「天下初定,民之瘡痍呻吟未息,猶如初飛之鳥不要拔其羽,初植之樹不可搖其根」。順治帝十分重視這項建議,旨准免農稅五百萬兩。是年,順治帝去世,魏裔介奉旨帶領欽天監諸臣前往遵化,多次騎著馬來往穿梭於馬蘭峪、狼兒窩、龍洞峪等處查勘地形,最終將世祖皇帝的陵寢地選定於此,這就是著名的清東陵。
魏裔介一生經歷了從明朝覆亡到清廷建立的時代變遷,為官幾番起伏沉落,可謂飽經滄桑,盡嘗甘苦。
魏裔介從順治考取進士,歷順治、康熙二朝,在順治朝,魏裔介在仕途上可謂順風順水,春風得意。進士及第後僅用十二年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年僅四十二歲。在提拔該職時,順治皇帝特意單獨召見他,作任前談話:「此番擢用,出朕之意,非他人薦舉,不可聽人引誘,須力破黨羽之習,以副眷注。」並賜御制畫作一幅、馬一匹,魏裔介感奮不已,矢志為公。順治帝此番話表明他十分賞識魏裔介的才幹和品行。魏裔介牢記此囑,「侃侃立朝,不引援,不結黨,退朝之後,閉門讀書,門無私謁」。但魏裔介的仕途也並非一帆風順,曾經屢遭挫折,其中大的挫折有三次。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左都御史位上,因奏請「更定職官世襲制度」,觸犯朝臣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遭到強烈反對,順治帝為了維護有功之臣的政治利益,也大為震怒,將魏裔介革職,戴罪留任。順治十七年(1660年),魏裔介彈劾劉正宗、成克鞏「欺罔附會諸罪」,順治極其惱怒,反責怪他舉劾遲緩,於是將三人一起革職。第二年,康熙繼位,又恢復原職左都御史。康熙二年(1663年)加太子太保,升吏部尚書。康熙三年(1664年),再升內秘書院大學士。魏裔介仕清以來,多次擔任科場之職。康熙九年(1670年)二月,他所主持的會被譽為「文體一變」「得人最盛」。魏裔介也因此名盛一時。但是,時隔不久,這次會試卻成了他再次遭參的引線。是年五月,御史李之芳首先舉劾他在此次會試中派家人向被取為中上卷的二十四人通風報信。其次,彈劾他與鰲拜親信班布爾善勾結專權害政,並有意違反朝廷制度,使其在朝親屬均得升轉。而吏部都察院在「會勘」後也奏明,李之芳所參其親屬升轉諸事「皆實」,其他則毫無實據。魏裔介因而免罪,不久,又將他補授為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魏裔介經過種種官場磨難,便萌生退居林下的念頭。他抱定「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的宗旨,於次年正月二十八日上疏告病還鄉。康熙並沒有執意挽留,隨即應允。是年,魏裔介僅五十六歲,離京時,朝廷內外同道、摯友及百姓為其送行餞別者達數百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初九,魏裔介病逝。時人曾說,自宋朝歐陽修以後,他是唯一的先為諫臣、後升宰相、歷職長久並「展其嘉漠」之人。嘉慶、道光年間,還有人將他同並稱「二魏」的另一名臣魏象樞(山西蔚州人)作了比較,認為「其相業勝蔚州多矣」。魏裔介死後,康熙皇帝派官員奉白銀千兩代御祭葬。他的家人想為其申請謚號,可康熙皇帝以其「為人強悍,居鄉多事」為由,遲遲不給魏裔介賜封謚號。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冬,康熙帝玄燁巡幸陝西歸途中,駐蹕柏鄉閣老府,「聖祖幸陝,駐蹕太傅第,眷念舊臣」,此時魏裔介已離世十七載。清雍正年間,魏裔介獲准入賢良祠。清乾隆元年(1736年)遣官祭祀,直至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皇帝念及他為大清立下的功績,追謚「文毅」,並「御制碑文表其墓」。
魏裔介有一句名言:欲當大事,須是篤實。想要做大事,必須踏實,只有踏實做事,才能做成大事。這是一種非常質樸、務實的思想,對後人影響很深。
魏裔介作為一代名臣,政治功績自不必言,可其文學成就卻好像被耀眼的政治光環所遮蔽,其實不然。魏裔介在清初文壇上是一位十分活躍的重要人物,他天性好學,至老不倦,一生著述很多,而多數則完成於退居林下,回歸故里的最後十六年里。他曾擔任《清世祖實錄》總裁官,因其功勞被加授太子太傅。他崇尚程朱理學,作品涵蓋文學、史學、理學、道統諸類,且觸類旁通,相合相融。他的詩學以陶淵明為宗,文賦則推崇韓愈等人。著有《嶼舫集》《昆林小品》《聖學知統錄》《知統翼錄》《希賢錄》《易經大全纂要》《四書大全纂要》《四書精義匯解》《四書朱子全義》《孝經注義》《重刊千祿字書》及《兼濟堂文集》等40多部。其史學代表著作《鑒語經世編》論斷了上下數千年的「成敗得失」,主張讀書必讀史,但不必「隨古人論斷為是非」,而應驗古知今,以求濟世。《兼濟堂文集》作品內容廣泛,數量眾多。其中奏疏「內贊政典、外籌軍務」、關乎國家大體,序文盡顯才學,一目了然。與魏象樞、孫奇逢等人的論學書札相比則流露出他的學術思想和交際理念。尺牘和傳,都是魏裔介為其友人及各界人士所寫傳文,名儒大士的言談舉止、風度氣韻、品格情操躍然紙上。墓志銘字裡行間,充滿凄婉哀傷情緒。碑文、祭文,多奠摯友,痛惜而慨嘆人生。另收入論、記、說、跋、辨、啟、策問、檄文、志、賦等兩卷,內容細微、翔實。該文集是研究魏裔介學術思想的重要典籍。魏裔介去世二十年後,其少子魏荔彤任福建漳州知府,聘請當地學者詹明章為其父著述編一選本《兼濟堂文集》(1711年龍江書院刊本)。2007年,曾參與校點《二十四史》的魏連科先生點校出版了《兼濟堂文集》(中華書局上、下卷)。魏裔介在著書立說之餘,身著布衣,到田間地頭勞作,在阡陌溝壟上漫步穿行,鄉親們經常見到他,卻不知道他原來做過閣老。《清史稿》載:「家居十六年,躬課稼穡,循行阡陌,人不知其為故相也。」這充分體現出他耕讀傳家的理念和樸實低調的處世思想。魏裔介有一句名言:欲當大事,須是篤實。想要做大事,必須踏實,只有踏實做事,才能做成大事。這是一種非常質樸、務實的思想,對後人影響很深。柏鄉、寧晉等地民間流傳俗語:寧晉猴,柏鄉牛。這並不是一句貶義的話,相反是褒義。「猴」並不代表刁鑽姦猾,而是聰明、智慧。「牛」也不代表牛氣、傲慢,而是樸實、肯干。這種淳樸民風的形成也恰恰跟魏裔介的思想暗相契合。
在不久的將來,那位「人不知其為故相」的清代名臣,真的就會從遙遠的歷史中再次回到他的故里。到那時,魏閣老將再次成為街談巷議、路人皆知的熟人。
由魏裔介輩上溯,其魏氏世族代代崇尚讀書問學,以科舉入仕。自明朝正德年間,上祖魏壽因通曉經學被授以山東汶上縣訓導,到魏裔介四世祖魏謙吉、魏謙光之輩,家族勃興,人丁繁盛,才俊輩出。明朝嘉靖年間魏謙吉中進士,魏裔介祖父魏純粹,明萬曆時任知縣,後升為山西道監察御史。父親魏柏祥,明天啟元年(1621年)考授縣令。魏氏家族先後走出了十二位文進士,一位武進士,舉人十幾位,貢生、秀才不勝枚舉。他們中既有朝廷一品大員,又有地方政要。歲月更替,時代變遷。自魏裔介誕辰400年以來,魏氏宗親、後裔也延續了足有十多代,魏氏家族本來就是望族,在經過多代分支、遷徙過程中,雖生活地點不同,但仍為柏鄉祖籍,依舊認祖歸宗,尋根於魏公,如今魏氏家族依然保持著榮盛局面。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