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大藝術家·宮島達男:用數字讓時間永恆

小米·大藝術家·宮島達男:用數字讓時間永恆

他幼時多病,目擊死亡,

讓他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在這每一天中他追逐藝術,

立志要在當代藝術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小米·大藝術家·宮島達男全面上線

點擊視頻,走入這位日本後物派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和我們一同探索東方力量給藝術帶來的不同

YT大藝術家 - 宮島達男:數字藝術英雄

體弱多病,讓他更加珍惜生命

1957 年,宮島達男出生在東京的一個工薪家庭。父親從事建築行業,母親是理髮師。在父親的影響下,宮島達男對手工非常有興趣。他最喜歡的是手工模型,軍艦、飛機模型都是他小時候一定要得到的玩具。

宮島達男在茨城工作室,圖片及攝影:YT。

雖然淘氣,但宮島達男卻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小孩,小時候還做過一場大手術,經常要到醫院。在他13、4歲的時候,他在醫院住院,隔壁床的病人在他眼前去世了,他覺得非常害怕,一個少年,過早的接觸到了如此直白的死亡,讓他覺得生命的無常。

宮島達男作品《Mega Death》,1999年,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展覽作品,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他說,作為一個體弱的小孩,他和別的小孩是不一樣的,他不能去遊戲、打鬧,但這多餘的時間卻給了他更多思考的機會。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時候,他只能去讀書和思考。出院後,他回到學校,成為一個高中生,讓他覺得生命如此寶貴,他要更加積極地生活,對每一件事情都用盡自己全部的力量,努力的去完成。

宮島達男作品《時間之海(Sea of Time )》,1998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而由於他體弱多病,他也無法繼承父親的事業從事建築行業,這讓他不得不去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在高中的他進入了藝術部,還擔任了藝術部的部長,這是他和藝術結緣的開始。

宮島達男作品《時間之海(Sea of Time )》,1998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是在做藝術?還是在研究炸彈?

1957年的日本,在戰後經濟的刺激之下,社會蓬勃發展、快速上升,人人都有著前進的夢想。當時的日本社會,也與世界上的強國交流日益緊密,西方當代藝術的思想很快在日本傳播開來。受到藝術家自由氣質的感召,宮島達男覺得自己也應該克服困難,走一條更加自由的道路。

宮島達男作品《Counter Window Over The Sky》,2003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在宮島達男高中畢業後,日本經濟開始放緩,那時畢業的年輕人開始覺得迷茫,政府也在控制年輕人按照一個穩定的而非自由的方向發展。那時候的宮島達男覺得自己想要走出去,卻非常無力,而自由的創作藝術成為他最嚮往的目標。

宮島達男作品《Time Garden》,2002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宮島達男報考了東京藝術大學,但對於他來說,這個目標實在是略顯得遙遠。他兩次落榜,也不希望成為家庭的負擔,於是決定先工作再學習。然而,工作並不能給他帶來快樂,只有在藝術里他才能看到真正的自我。他拚命學習,去重新認真研究梵高、莫奈、塞尚,去學習電影,在這個過程中,他覺得備受鼓舞,也感受到藝術能帶給人的力量。他重新報考東京藝術大學,終於考取。在兜兜轉轉了3、4年後,他真正地走上了藝術的道路。

宮島達男作品《Counter Void》,2003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在東京藝術大學中,本以為要進入了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殿堂的宮島達男卻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簡單。

作為最高等的藝術大學,東京藝術大學匯聚了全日本的藝術精英,每一個人都被看作是藝術天才。但也因為此,很多人覺得進了保險柜,開始只滿足於考上大學的成就,而鬆懈了下來,開始追逐享樂。而宮島達男是克服了非常大的困難、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才考取,他給自己的目標不是考上大學,而是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宮島達男作品《HOTO》,2008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入學一年之後,宮島達男就開始大量地發布作品,想要更快地踏上藝術家應有的道路。但學校的老師卻不喜歡這樣的他,覺得他是一個「刺頭」,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學生」。但越是這樣的氛圍,宮島達男就越是要做到最好,就像小時候父母不給他買模型時,他也拚命要想到辦法去拿到一樣,宮島達男在醞釀一個大計劃。

宮島達男作品《Wild Time Flowers》,2008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宮島達男開始了他的行為藝術表演。那是20世紀80年代,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也剛剛在世界初露鋒芒,行為藝術在全世界看來還是瘋狂和令人不解的舉動。在東京喧鬧的街頭,宮島達男發出大聲的叫喊;在下雨天,他摔進泥地。在一次新宿的表演中,宮島達男被抓進了警局。

宮島達男的行為藝術作品。

那之後,宮島達男依舊沒有停止自己的行為藝術表演,但他知道要先去向警方報備再進行表演。父母也很擔心這樣的他,看他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忙到深夜,甚至怕他是在研究製造炸彈。

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甚至宮島達男的父母到現在,都認為一個藝術家要做的只是對著花花草草、美麗風景去素描,而無法理解更表達概念的藝術。宮島達男說他從小便立志成為一個在世界範圍內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如果只是模仿別人做過的事,他永遠不會成功。而當代藝術,大家還都在起步階段,在這樣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下,他才更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宮島達男作品《Time Passage》,1996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總有人會懂我的藝術」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

1987年,宮島達男的LED作品《30萬年的鐘》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這一刻,他站在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世界舞台上。使用LED燈與數字創作作品,也成了他日後的代表符號。而這一切,還要回溯到他的大學生涯。

在從家上學的路上,他每天都會乘坐鐵路路過秋葉原,而當時的宮島達男也在尋找表達自我的媒介。而那時的秋葉原,作為世界銷售電子產品的中心,霓虹燈、大幅廣告都能給人帶去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走在秋葉原的路上,他發現了簡單卻直接的東西——發光二極體及LED數字燈。

日本秋葉原夜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威尼斯雙年展上宮島達男的LED數字燈作品《30萬年的鐘》表達自己永恆的概念。光線、變化、韻律在他的手裡像魔法一般,填滿了每個人的視覺空間。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宮島達男一直堅持了這樣的表達方式。他堅信:「一定要有人看得懂我的作品。關鍵在於自己是否能堅信這一條道路走下去。如果說你自己的思想會左右搖擺的話,你就會在意,看的人是不是看得懂。那如果是堅信自己要走的路走下去的話,你就不會介意。」

宮島達男作品《Floating Time》,2000年,圖片提供:宮島達男工作室。

從上海到東京,他踐行著自己的藝術初心

2015年,宮島達男來到了上海。上海這座城市讓他覺得似曾相識。這裡有天井弄堂,保留著古樸的風情,也有著現代的摩天大樓,活力和傳統在這座城市不斷碰撞。

復星藝術中心「數字空中花園」 夜晚景色,圖片提供:復星藝術中心。

這一次旅行,是受到復星藝術中心的邀請,創作一件獨特的屬於上海的作品。宮島達男發出了邀約,邀請300個居民講述300個和上海有關的故事。讓他意外的是,超過1000人提交了自己的故事。「如果說現在在日本跟一般的居住人說,我有一個藝術作品希望大家能夠大眾一起參與來完成的話,大家的反應可能是比較冷漠的或者大家可能有點並不關心。」宮島達男說。

「數字空中花園」 啟動儀式合照,圖片提供:復星藝術中心。

2017年數字空中花園正式落戶外灘復星藝術中心,300個LED數字燈,300個故事,300個和上海發生過關係的人。這便是宮島達男的「數字空中花園」。這些數字,亮起又熄滅,交換色彩之後,又再次循環。生命的共存與獨立,時空的交錯與永恆,在上海外灘邊,不斷上演。如同上海這座城市的本質,每一個不同的生命與故事,組成了上海這座城市。藝術見證了城市的偉大,也尊重了一個個微觀的個體,這便是宮島先生想在作品中表現的——生命的無常。

復星藝術中心「數字空中花園」 白天景色,圖片提供:復星藝術中心。

宮島達男的數字是他的表現手法,更是他的中心思想:「一切,不斷在變化;一切,不斷在和許多事物發生聯繫;一切,將永遠進行下去。」

空中俯瞰復星藝術中心與空中數字花園,圖片提供:復星藝術中心。

「這個就是我為什麼會用到數字來表現自己的一個藝術的行為。並且這個想到的是1987年的時候,我想到這樣來去表現,從那個時候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用數字的,中間沒有變過。」宮島達男說。

宮島達男在茨城工作室,圖片及攝影:YT。

特別鳴謝復星藝術中心、宮島達男工作室對本期節目的大力支持

關於小米·大藝術家第二季

對這個世界,藝術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藝術如何激發未來的創造力?藝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由雲圖出品的中國首檔世界級藝術大師紀錄片《大藝術家》,以中國人的視角,展現世界頂尖的人文、思想與大家。全新升級的《小米·大藝術家·第二季》,我們探訪8位來自東方的藝術大師,探尋東方美學如何影響當代思想。

YT創始人、小米·大藝術家第二季主持人徐寧與宮島達男,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小米·大藝術家·第二季》,由小米手機獨家冠名播出。草間彌生、荒木經惟、宮島達男、隈研武、婁正鋼、蜷川實花、菲利普·斯塔克、村松亮太郎,8位大藝術家,8個探索故事,為你講述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雲圖日報:貝克漢姆推新品牌瞄準男人的身體

TAG:YT藝術雲圖 |